APP下载

“人人爱上课工作坊”开创教研活动新局面

2016-05-19王红花

好家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互助激励提高

文 王红花



“人人爱上课工作坊”开创教研活动新局面

文王红花

摘 要:所谓“人人爱上课工作坊”即为我园一种创新性的教研活动形式,以每月集中备课、个别展示、集体研讨、代表评课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团队凝聚力的形式。活动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在“爱上课工作坊”活动中,我们以“爱”为宗旨,把个人的战斗变为集体的奋斗,以优势互补将弱势优化,真诚交流互帮互助,适度激励激发动力,使教研成为教师的职业成长中的一种享受。

关键词:激励 交流 互助 提高

所谓“人人爱上课工作坊”即为我园一种创新性的教研活动形式,以集中备课、个别展示、集体研讨、个别交流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团队凝聚力的形式。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确定题材。园部按照幼儿园课程中社会、语言、艺术、科学、健康五大领域,每个月第一周划定其中一个领域,统一教研活动的领域范围;第二步为集体备课。以小、中、大三个年级组为单位,在统一的领域内分别进行自主选材、集中备课,再由一名组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试教、集中修改、调整等,直到最后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案。第三步:全园大组展示。每个月第四周为“爱上课工作坊”集体教研活动周,三个年级组的代表面向全园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展示,并介绍活动思路、实施策略和教学感想等;第四步为研讨交流。这是爱上课工作坊气氛最活跃的一个环节,三个年级圆圈式坐法,分别针对有效性教学的话题开展小组评课交流,之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作为中心发言人表达本组教师的观点,并与上课教师进行互动。

在“爱上课工作坊”活动中,我们以“爱”为宗旨,如何爱?如何让老师们愿意迎着压力而上?把上课当享受?把评课当提升?是我们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一、把个人的战斗变为集体的奋斗。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采取赛课等形式来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慢慢发现,这样的形式虽有激励作用,但也停留在教师个人之间的竞争,让能力强的总是优势,能力弱的还是弱。有的教师心理压力大,不愿意上课、害怕上课。我园有一位新上岗教师小薛,在学期初,我园要求新教师上请客课,由于缺乏经验,又是第一次上公开课,从上课开始,她便紧张地说了第一句忘记了下一句,只顾自己背教案,不与幼儿进行互动,在孩子们吵吵闹闹中结束活动,这给她带来了很大压力。之后园部进行教师赛课活动,自主报名参赛,我们发现报名的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新教师都不敢参加,而小薛更是躲闪着回避。

而“爱上课工作坊”成立后,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因为是年级组共同参与的活动,集体选材,集体备课,集体准备,最后一人展示。起初,我们让老教师先带头,新教师参与其中听、学为主。到最后一个月,小组内请新教师小薛上课,起初她有点畏惧,组内老教师鼓励她,帮她备课,多次试教,最后成功展示,效果很好。整个过程给了她很大鼓舞,与学期初的表现相比更是大有提高。这也是“爱上课工作坊”的亮点之处,每个人的智慧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结晶,展示出来的课保证质量,也给上课老师以极大的自信心去面对,表现出最好的自我。

二、以优势互补将弱势优化。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一个领域,而每个人都愿意表现自己最擅长的一面,所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补足劣势是关键所在。“爱上课工作坊”每月一个领域,每个年级组推选一人上课,就给了在这个领域有优势的老师极大的展示空间,愿意主动承担重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每个月领域一定就有擅长这一领域的老师先报名要求展示,于是其他组员就积极帮忙,参与备课与方案修改,而在整理过程中,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弱势的老师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三、真诚交流互帮互助。在“爱上课工作坊”活动中,老师们最大的变化不是上课,而是研讨的氛围和积极性。以往在教研活动中,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上课老师非常害怕别人评课中说她的不足,觉得没面子,有竭力维护自己进行反驳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生性好强的老师,有的甚至还因为评课中提了自己的建议而与上课老师私下结怨的现象。这一现象违背了教研活动的初衷。而在“爱上课工作坊”的课后研讨中,避免了这一点,用小组圆圈式集体交流的形式,每个人在小组研讨中积极发言,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有了心理负担,也不必有爱挑刺的压力。然后每组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将小组意见反馈给上课老师,这样意见是对评课的话题,也是大家的观点,避免了误会。而评课者在过程中也渐渐学会如何有效评课,不说空话、大话、套话,将优势和不足全面分析,抓住重点说出精髓,有针对性提出整改措施。上课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最最受益,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碰撞出了不同思维火花,对上课老师是个启发。得到的每句建议都是宝贵的经验,促进自身上了个台阶,也从中学会珍惜和感恩。我也在活动之余征询了老师们的看法,了解他们对这样的研讨形式的想法,她们都表示很喜欢这样的模式,真正让她们打消了顾虑,多了真诚。

四、适度激励激发动力。每个老师都是优秀的个体,只要有效激发。老师们每次活动之后,园部根据上课、集体备课、评课三个层面给予加分,作为工作奖励,与考评挂钩。每个月教研活动结束,在考核分值表中,我都给上展示课的老师5分奖励,中心发言人3分奖励、集体备课的老师2分奖励,一分就是对应相应的奖励金。虽然不多,但每个人感受到了被尊重,被认可,被需要,都有机会为自己,为小组赢得积分,学期结束结合其他项目的分值考核,将小组所有成员的集分累加,评出优秀教研组,并获得相应的奖励金。大大激励了老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教研氛围浓厚了起来。

从人人“爱上课”到人人“上好课”,这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活动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从行政领导到普通教师,从拔尖人才到园级骨干,从师傅到徒弟,每位老师都有机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展示个人的才华,收获集体的智慧,在结伴中同行。既发挥了教学相长的作用,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化成长,更是增进了同伴互助互学,结伴而行,共同成长,积极创新的学习氛围。老师们不是把教学当压力,而是作为乐趣,享受其中。这也是“爱上课”的动力所在。

(江苏省丹阳市丹凤幼儿园)

猜你喜欢

互助激励提高
试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难点及对策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