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2016-05-19徐立莎
徐立莎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徐立莎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是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与良好的环境保护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的选择
1、基地应选在周边2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地方,大气、农灌水、土壤等都应符合相关标准。
空气:远离工矿企业、医院、公路主干线、生活垃圾等污染源。
水源:有无污染的水灌溉资源。
土壤:产地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与土壤、水源环境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无公害蔬菜产地。
2、基地应尽可能选择在蔬菜的主产区、高产区和独特的生态区。
3、基地土壤肥沃。
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1、注重轮作,避免重茬,减少土传病害。
2、嫁接。通过嫁接技术增加植株抗病性。
3、高垄栽培。高垄栽培、合理密度等措施可以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优化群体结构,给作物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栽培过密容易形成白粉病等,低垄栽培,容易根部病害严重。
4、膜下浇灌。设施内采用通过膜下暗灌技术,降低棚室菜空气湿度,可以减少一些高湿病害的发生。
5、选用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病害发生规律,选择相应的抗病品种。
6、做好种子处理,减少种子带菌,培育无毒壮苗。(种子处理、苗床消毒)
7、加强苗期管理,提高植株抗性。
8、按需科学施肥。根据肥料养分状况和各种蔬菜品种的需肥特点及土壤肥力,科学合理的施用肥料,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在施肥种类上,应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在施肥方法上,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肥料成分上,应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复合肥料为辅。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要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土壤、植株营养诊断进行追肥,选择适宜的肥料类型、用量和追肥时间。对于一次性收获的蔬菜,特别是叶菜类,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氮肥。对于连续结果的蔬菜,追肥次数不要超过4—5次。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未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的、质量指标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肥料、含有激素或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料;禁止使用硝态肥料,合理使用含氯化肥。
9、科学防治病虫害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各种有效的农业、物理、生物、生态等非化学防治手段,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限制使用矿物源农药,控制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正确诊断病虫害种类,选准对口农药,严格掌握农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以及每种农药在每种作物上的最多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克服病虫害的抗药性。
10、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收获、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
无公害蔬菜收获要及时,要做到清洁、整齐、依类分装,防治挤压破损,保持美观新鲜。加工区周围50米内应无污染源,并执行加工操作全程无污染。
三、无公害蔬菜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产出的农产品,要按照技术要求,经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机构委托监测单位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产品,经相应管理机构审批后,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方可视为无公害蔬菜产品。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鹿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