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产喜剧片发展的喜与忧

2016-05-19何晓燕

电影新作 2016年2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

黎 莉 何晓燕



新时期国产喜剧片发展的喜与忧

黎 莉 何晓燕

【摘 要】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影商业化的发展趋势,贴近大众生活的喜剧片一跃成为国产电影市场的支柱类型影片,保持了高涨的创作活力和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但部分国产喜剧片显露出叙事弱、内涵弱、视听语言弱的“三弱”问题饱受观众诟病,作品同质化倾向等现实困境严重阻碍了国产喜剧片的发展,而名利双收之作更是凤毛麟角。国产喜剧片要对市场做精确定位、多元的类型融合、打造可持续的品牌及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营销等策略方式来获得突围。

【关键词】新时期国产喜剧片 现实困境 突围策略

自1997年香港喜剧片《大话西游》进入内地观众视野,周星驰代表的“无厘头”喜剧片在内地掀起了一阵收视狂欢,而《功夫》《西游降魔篇》等周星驰电影中所呈现的戏谑、消解主流文化的“无厘头”后现代叙事方式,给大陆观众带来新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带给大陆的年轻导演诸多的创作启示。也就是这一年,冯小刚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甲方乙方》开启了冯氏“贺岁片”的喜剧电影创作,《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等拥有游戏化的故事情节及“笑中带泪”的主题思想的“市民喜剧片”上映后的大受欢迎,使冯氏喜剧成为国产喜剧片的代表。不难发现,冯氏电影中有诸多后现代电影手法如戏仿、拼贴、娱乐至上等元素与周星驰喜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来,市场上大受欢迎的都市爱情喜剧及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历史古装喜剧,再加上以宁浩的黑色幽默喜剧、徐峥“囧途”系类喜剧及2015年异军突起的年轻导演董成鹏的“屌丝”喜剧、“开心麻花”舞台剧改编的喜剧等为代表的多元化喜剧作品成为国产喜剧片的代表,这些作品具有非常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喜剧片也一跃成为国产电影市场的支柱类型电影。但是在票房市场大好的前景下我们不难发现国产喜剧片发展的后劲不足,部分喜剧片显露出叙事弱、内涵弱、视听语言弱及同质化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更好的发展趋势,因此,怎样让国产喜剧片突破现实困境?怎样让国产喜剧片更好发展成为国产电影的中流砥柱?都是当今国产喜剧片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新时期国产喜剧片发展之喜

新时期以来国产喜剧片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国产电影票房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逐渐形成有本土特色、贴近现实生活的喜剧类型,年轻导演的创作手法日渐成熟,出现了一批像《泰囧》《西游降魔篇》等风格独特、制作优良的票房冠军作品,极大地促进了国产喜剧片的发展。

1.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及高涨的创作热情

纵观近年来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几乎为喜剧片,2012年的《泰囧》、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2014年的《心花路放》及2015年的《捉妖记》都是以喜剧作为主要类型融入其他类型的作品,国产喜剧片在国产电影市场呈现出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且年度票房前十名的电影中喜剧片中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笔者搜集总结了近三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名的作品,表格如下:

表1. 2013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名电影①

表2. 2014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名电影②

表3. 2015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名电影③

从电影票房市场来看,2013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名中有三部喜剧片,2014年有五部,2015年有五部且都为票房前五名,喜剧片在国产电影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及强大的票房号召力,2015年上映的喜剧片票房几乎都上10亿。根据豆瓣网整理④,2016年取得公映的喜剧片多达60部,其中国产喜剧片占了很大比例,由此可见,国产喜剧片的创作热情有增无减。

2.借鉴融合并形成有本土特色的三种类型喜剧

国产喜剧片主要以都市爱情喜剧、历史古装喜剧及后现代风格的喜剧为创作类型,其三种类型喜剧片都借鉴和融合了国产电影其他类型的优势元素,如都市爱情题材的大受欢迎、历史古装的成熟及黑色荒诞电影的巧合与悬念制造,有着“接地气”的本土气息,是电影市场票房反映较好的类型。

第一类都市爱情喜剧,它是都市爱情片与喜剧片的联姻,这类影片的故事的场景发生在大都市,较真实地反映出都市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常用引入发笑的方式或巧合、夸张的人物表演展示其喜剧特色,以大团圆的男女主角结合为结局,甜蜜的爱情故事中充满着幽默和浪漫的情节。如2013年上映的由薛晓路导演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片中吴秀波饰演的“大叔”温文尔雅而汤唯饰演的“拜金女”任性霸道,两者的差异化性格配置及相处中的搞笑场景,两人最终碰撞出浪漫的爱情火花,电影在上映后受到青年观众的追捧,票房达5.19亿,而电影的续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将会在2016年4月上映。

第二类历史古装喜剧,这类影片把故事背景放至历史背景下,有虚构的时代背景如2002年上映的《河东狮吼》和2015年上映的《捉妖记》等架空的时间背景作品,也有真实存在但经过创作者艺术加工的历史,如讲述明朝的2008年上映的《十全九美》及2010年上映的《龙凤店》等。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及数不尽的民间神话和传说为古装喜剧片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故事素材,所以许多创作者会对经典的小说或是传说进行艺术改编,如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改编,自刘镇伟的《大话西游》的成功后多次被翻拍成电影且多为喜剧片,如《西游降魔篇》《大圣归来》《万万没想到西游篇》及2016年春节档上映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一系列取材于《西游记》的喜剧片。

第三类后现代风格的喜剧片,主要指电影的叙事和视听呈现出游戏化、解构和消解主流文化传播大众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后现代风格影片,大多以戏谑和调侃的方式来制造笑料。如新时期以来冯小刚拍摄了一系列贺岁喜剧片如《大腕》《天下无贼》《非诚勿扰1、2》等创作风格一脉相承的作品,即“后现代性的通俗、幽默化的宣泄、大社会荒诞背景的小人物调侃、悲剧元素正剧温情对喜剧风格的适量注入等等”⑤的影片,第七代导演代表人物宁浩从《疯狂的石头》起拍摄并形成了个人风格强烈的对现实社会戏仿的黑色幽默喜剧片,笔者用后现代类型喜剧片来总称这一类喜剧,也包括上文提到的周星驰的荒诞夸张式“无厘头”喜剧和徐峥的家庭回归式“囧途”系列喜剧等作品都是带有明显后现代风格的喜剧片。

二、新时期国产喜剧片发展之忧

国产喜剧片在经过新时期十几年的发展后日渐成熟,但是由于其商业化的本质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除了少部分作品叙事精湛制作水平高,大多数国产喜剧片都或多后少的显露出叙事、内涵或视听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利益的趋势下,借鉴和模仿的同质化情况严重,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国产喜剧片很难想要实现名利双收的现实愿望,诸多困境都严重影响了国产喜剧片的更好发展。

1.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三弱”问题凸显

新时期以来,虽然有《捉妖记》《西游降魔篇》等制作精良的大成本喜剧作品,但大多数喜剧片为中小成本制作,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存在着叙事弱、内涵弱、视听语言弱等问题。

叙事弱主要指许多国产喜剧片一味追求“喜剧性”的观影效果,大量制造搞笑包袱和段子,往往忽视了情节逻辑的重要性,电影的故事情节老套且单一枯燥,剧情经不起仔细推敲,细节处存在种种叙事不清楚的问题。如2015年12月18日上映的《万万没想到西游篇》,该片是网络热播剧《万万没想到》的衍生之作,虽然作品延续了网剧中的密集笑点,但是在众多笑料堆积的背后却是故事情节的老套、没有创新点和叙事的紊乱经不起推敲。国产喜剧片要摆脱叙事弱的桎梏,需要创作者去构思巧妙的电影故事和情节,光单调乏味的抖喜剧包袱很难吸引现代观众的目光,获得关注。

除了作品质量差的问题,大多数国产喜剧片媚俗化、内涵弱情况严重,尤其是近年来电影市场上大量制作的都市爱情喜剧片,为博人眼球不惜打出“一夜情”“猎艳旅”等低俗化的嘘头,粗制滥造之作大量出现在银幕之上。如2015年上映的由李欣蔓导演的都市爱情喜剧电影《有种你爱我》,讲述了左小欣违法“借种生子”却意外收获爱情的故事,虽然电影中对都市青年的爱情观和价值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当下年轻人在情爱、婚姻,以及性选择上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展示,但这些以性感、爱情为嘘头的作品台词漏骨低俗、床戏激情戏大量充斥屏幕,严重阻碍了国产喜剧片的发展。再如《单身男女》《撒娇女人最好命》等影片中所传达的“拜金”“滥情”等负面的价值取向和感情观,对观众尤其心智不成熟的低龄儿童会造成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而国产都市爱情喜剧片惯用的无论如何混乱的感情过程和经历,最终两人都会走在一起的大团圆结局对观众有着扭曲的误导,不利于健康社会价值的构建。

2.热衷于模仿借鉴、同质化倾向严重

喜剧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好莱坞商业电影制片厂为实现“垂直一体化”的制作和发行模式进行的成熟电影类型划分,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包裹着类型片的外衣。纵观大多数喜剧片同质化倾向严重且热衷于模仿借鉴,2002年由刘镇伟执导王家卫监制的喜剧电影《天下无双》国内票房成绩骄人,在此情况一批模仿该片故事情节和叙事风格的电影出现,如《十全九美》《龙凤店》,都是以明朝正德年间为背景且都讲述皇族与民间普通人的爱情故事,作品风格类似,但很难超越经典之作。而同样是2002年上映的《河东狮吼》以其差异化的人物配置及浪漫的爱情故事成为国产喜剧片的另一部经典之作,在此后,一系列以古代武林、江湖为叙事背景创作的历史古装喜剧作品如《武林外传》《大笑江湖》《大话天仙》《神奇侠侣》《江湖论贱实录》等泛滥于银幕之上,剧情的老套及演员风格的相近使这类作品很难从同类型作品中脱颖而出,很多影片采用人气明星作为主演也很难逃脱票房惨淡的结局,如2014年2月上映的《大话天仙》,同样是由刘镇伟导演,孙俪、郑伊健等人气偶像主演,但是影片的华丽造型背后是情节线索的混乱和电影故事的苍白枯燥,电影上映后豆瓣评分3分,成为网友评选的年度十大烂片之一。

2007年由徐峥主演讲述都市人情感危机的爱情喜剧片《爱情呼叫转移》上映后大受观众喜爱,讲述都市青年人爱情的喜剧片一跃成为创作者们热衷的题材,相继推出了《单身男女》《非常幸运》等叙事精巧、风格独特的作品。但是近年来粗制滥造的同质化作品大量出现毫无新意,这类影片大多以都市单身男女为主人,情节故事贯穿着“三角恋”“出轨”“情感的抉择”为线索,最终男女主角都能修成正果获得爱情,如《女人不坏》《前任攻略》《临时同居》等作品层出不穷。而模仿冯氏喜剧及宁浩喜剧片的后现代风格喜剧也大量出现,如带有冯氏讽刺风格的《夜店》《鸡犬不灵》等作品,模仿宁浩《疯狂的赛车》的《疯狂72小时》。2015年底由陈思诚执导《唐人街探案》上映后虽然票房一路飙升且10天突破6亿票房,但是本片与徐峥的《泰囧》有许多相似的地点,如故事背景都发生在泰国,融入了黑帮、悬疑等元素,连街道追杀打斗场景都与《泰囧》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王宝强与刘昊然的差异化搭配及诸多夸张的表演都像是《泰囧》的姊妹篇,借鉴模仿痕迹过重。

3.大多数作品难以实现名与利的双赢

当我们欣喜于国产电影票房一路飙升和中国成为全球电影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同时,除了少数制作精良且上映档期选择成功的影片获得较高票房和口碑,大多数国产喜剧片由于制作成本的限制及其他“大片”的威胁下,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名与力往往成为矛盾的两面,很难同时实现。这些电影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口碑好但是票房惨淡的影片,如2007年由张杨导演,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电影讲述了民工老赵为使好友老刘死后“落叶归根”,历尽艰难将老刘尸体运回老家的故事,影片荒诞的情节中带有浓郁的真情实感,在网上的评价大多超过7分且获得第57届柏林电影节独立影评人(全景单元)最佳电影奖,但影片在国内上映后的票房只有2200万,不到制作成本的一半。另一部影片是青年导演杨庆的处女作《夜店》,影片由徐峥主演,讲述了一个小型超市24小时里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抢劫故事,影片多条线索的平行蒙太奇叙事手法及人物性格的鲜明有特点让这部处女作口碑尚佳,但是票房不过千万。

另一类是票房收益高但观众口碑差的影片,这类影片大多以爱情喜剧片为主,如2013年由金依萌导演,范冰冰主演的影片《一夜惊喜》,题材涉及一夜艳遇、办公室恋情、未婚生子、姐弟恋等多个社会敏感话题,最终也因为电影题材的大胆获得1.72亿的票房成绩,但网络5.5的低分评价,观众口碑不佳。另一部于2015年11月上映的《前任2:备胎反击战》老套的借用明星与普通人爱情故事的情节毫无新意,豆瓣网上评分5.2,票房2.52亿,而12月上映的《怦然心动》也讲述同样的故事,豆瓣网上评分4.5,票房1.59亿,两部电影的情节老套单调,故事低俗缺少创新点,但是由于郭采洁、杨幂等人气明星的参与,“粉丝效应”达到最大化,使得电影在口碑不好的情况下仍然能获得较高的票房。

三、国产喜剧片的突围策略

从2012年国产电影的第一个10亿票房电影《泰囧》到2015年制造出票房神话的《捉妖记》,国产喜剧片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诸多奇迹,而这些制作精良、名利双收的喜剧作品的成功给我们诸多的启示和思考,不仅要做好作品的质量的把关工作还要学会运用互联网的商业思维模式进行营销,寻找突围的策略。

1.市场精确的定位分析

创作者不仅要对题材做好精准的定位,还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观影因素,作为当下中国电影票房的主力军——“网生代”(与网络发展一起成长的年轻人)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观影群体,这群90后甚至新千年成长的年轻观众,他们的成长中充满了网络游戏与漫画书,非主流的价值取向及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探究是“网生代”一族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电影作品中漫画式的场景和游戏化的情节就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关注从而获得票房。如电影《捉妖记》中3D魔幻的妖怪形象及场景画面场景契合了当下中国日益年轻化电影观众的口味,游戏化的故事情节使年轻观众的获得快感得到了代偿性的满足。另一部2016年春节上映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大闹天宫》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为了呼应猴年的气氛,这部片子主要以孙悟空为故事主角,讲述他解救师傅唐僧的故事,影片以3D魔幻加喜剧与武打的元素,制作成本达4.5亿人民币,累计票房超过十亿人民币。

2.多元素的类型融合

多元素的类型融合有利于电影的创作突围,喜剧片作为类型化电影的大类,从诞生之日就不光是喜剧的单一元素叙事,往往包裹着爱情片、警匪片等其他类型电影进行创作,纵观新时期票房高的喜剧作品,往往是对新类型的创新融合之作。如改编自“开心麻花”同名话剧的《夏洛特烦恼》,自2012年推出上演以来场场爆满,成为“开心麻花”最具代表性的话剧作品,《夏洛特烦恼》除了延续“开心麻花”系列作品“绵密、多元、多味的笑点”⑥外,电影在喜剧类型的基础上加入近年来很火的“穿越”元素,让夏洛“穿越”回到自己青葱的高中时代,在“黄粱一梦”中他替观众打老师、调戏班花、当明星享受着钱财和名誉、美女和才能,做人生最大的“赢家”。导演用游戏手法假定和虚拟了一个超现实的梦境,满足了观众“假如可以重来一次”的愿望,影片很好地契合了电影“制幻”的本质特征,满足了观众们观看电影“寻梦”的情结。

3.可持续的品牌打造

要改变通知换的倾向树立有特色的电影风格要打造独特且可持续的电影品牌,使电影获得无限的发展生机。如《港囧》为代表的“囧途系列”电影作品,票房收益极高两部作品均突破十亿票房,“囧途系列”电影自第一部影片《人在囧途》起就打造出“公路+喜剧+伙伴”品牌模式,不管下一部作品是《印囧》还是《韩囧》,在徐峥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下,“囧途系列”电影拥有可持续开发的无限空间。2016年春节档上映的《澳门风云3》也是借助前两部作品高票房之势,“澳门风云系列”电影延续了香港黑帮片的经典打斗场景及八九十年代导演王晶执导的《赌神》系列电影的经典元素如赌博、兄弟情、复仇等桥段,加上两岸人气如周润发、刘德华及第三部中李宇春等明星的加盟,在打斗与喜剧之间制造出热闹的画面,是对经典港片的创新与致敬,票房累计也超过十亿人民币。

4.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的营销方式

“互联网+”是全球化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的直接体现,它不仅体现出独特新颖的互联网思维,还是国际视野下全行业的融合和重塑,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益最大化。纵观近两年取得高票房的国产电影,除了其作品制作精良外,都无一例外的借助了“互联网+”的东风,如《小时代》系列电影、韩寒的跨界作品《后会无期》的微博的成功营销等,“互联网+”的营销策略思维极大的为电影造势,获得大众关注,赢得口碑从而取得高票房。如电影《煎饼侠》借势“大鹏”与网剧《屌丝男士》的持续效应,《屌丝男士》是搜狐视频与主持人董成鹏合作完成的网剧,累计点击量达30亿,受众庞大,“东家”搜狐视频海量大数据对受众喜好的精准分析及合作方万达影视经验丰富的营销策略,电影《煎饼侠》上映后票房节节高,最终夺下2015年暑期档国产票房的亚军。由此可见,“互联网+”的营销策略可以帮助电影获得受众关注,可以帮助电影扩大其影响力加快传播速度和效率,从而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

四、结语

国产喜剧片在经历了早期以冯氏“贺岁喜剧片”为代表及新千年后青年导演宁浩、徐峥导演的多类型喜剧成功探索后,在中国电影市场年年破纪录的大好形势下,呈现出热情不减的持续创作力和强大的票房号召力,2016年的国产喜剧创作热情高涨,如贺岁档有四部影片上映,分别是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前两部很高票房的《澳门风云3》、3D魔幻喜剧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及由赵本山主演的《过年好》,票房号召力都很强,周星驰的《美人鱼》票房更是突破30亿,成为新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而其他获得公映的喜剧片如《恶人报喜》《一家老少向前冲》《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等影片都备受影迷的关注,国产喜剧片的数量相较去年的上映数量也依旧未减。在如此高涨的创作热情下,需要尽快解决国产喜剧片的现实困境,改变“三弱”和同质化的现象,从市场的定位、类型的融合、品牌的打造及互联网思维的运用等几方面入手,使国产喜剧片取得长足良好的发展。【注释】

①数据来源电影票房数据库、豆瓣网等数据整理http://58921.com/alltime

②数据来源电影票房数据库、豆瓣网等数据整理http://58921.com/alltime

③数据来源电影票房数据库、豆瓣网等数据整理http://58921.com/alltime

④http://www.douban.com/doulist/3516235/

⑤尹鸿、李德刚.品牌领导消费:从冯小刚电影个案分析中国电影消费.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65.

⑥李春.夏洛特烦恼:“开心麻花的味道”[J].当代电影,2015(11):50-52.

黎莉,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硕士生;

何晓燕,博士,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我国推广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的现实困境
民事诉讼中提交答辩状制度的困境及完善初探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教学即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