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16-05-19支菲娜

电影新作 2016年2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对策

支菲娜



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支菲娜

【摘 要】2015年,电影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引导和严格监管,电影产业继续快速健康发展,迈出了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发展的坚实一步,也给”十三五”开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影创作生产保持活跃,产业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影院建设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助力电影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国产电影票房大幅超过进口影片、观影人次增幅明显高于票房增幅,中西部地区票房增速远远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增速,显示出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趋于自信、均衡、开放和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 发展报告 对策 供给侧改革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收官的重要年份。回顾“十二五”时期,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提高,电影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从电影大国建设转向电影强国建设,提前5年超额完成《中国电影2011-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中“到2015年,力争全国城市电影银幕数、观影人次、电影票房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20年力争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的2020年既定目标。尤其是2015年,多项政策优化了电影业发展环境,从业人员积极创新,电影产业进一步保量提质发展。(见表1)

表1. 2015年电影产业发展基本指标一览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

2016年,中国电影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第一、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在生产创作上,继续保量提质,保持世界电影生产大国的地位。借助二次元文化的普及,动画片地位更加提升。商业片类型有所拓展。合拍片数量有望增加,对象国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在电影相关技术研发方面,自有技术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提高。在放映和票房方面,增长结构将进一步合理化。票房仍将进一步提高,有望继续保持30%左右的年平均增速。国产影片票房保持过半地位,票房大片数量提升,在总票房中的占比提升。

第二、电影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作用日益明显。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为抓手,电影将进一步普惠化、标准化、均等化,进一步发挥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推动银幕建设,银幕数量仍将提升,但增幅应弱于2015年日均22块的增速。县级城市影院建设继续填空补缺,尤其是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院线发展差距日益增大,迫使市场整合动力增大。在观影人次继续增加,增幅有望小幅超过票房增幅和银幕增幅。

第三、电影产业内外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电影将以二次元文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加深“互联网+”语境下与关联产业、关联文化门类的融合力度。在电影投融资方面,将迎来进一步开放的环境,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对外交流与海外市场建设方面,继续深入改变世界电影市场格局、提升影响世界电影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力,电影节展里中国电影受到的关注将进一步提升。

第四、电影相关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电影法治环境大幅改善,电影相关制度建设加快呼应产业发展的速度。电影业的发展将继续获得相关财税金融、文化政策的护航。

一、电影产业发展政策

2015年,电影体制机制改革、政策与市场的适应、法治化进程促进电影经济良性发展。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互联网+”推动电影产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及行政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培育良好外部环境,鼓励和规范电影产业发展。行业协会也出台了一些自律性文件。这些政策文件主要集中着力于如下五个方面(见表2):一是促进电影产业依法发展、规范发展。二是促进电影创作提高艺术水平和质量。三是培育电影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四是提升电影公共服务水平。五是提升电影产业市场化水平。

发文时间 文号 发文单位 文件名 关键词1月15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电影公共服务2月9日 影字〔2015〕49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做好电子商务售票工作的通知》行业规范3月28日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际合作5月4日 国发〔2015〕24号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产业环境培育5月5日 国办发〔2015〕3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电影公共服务6月4日 新广电发〔2015〕131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电影数字拷贝卫星传输和接收事宜的通知》行业规范6月5日 新广发〔2015〕56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贯彻落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电影公共服务6月11日 国发〔2015〕32号国务院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产业环境培育

6月23日 电 专字〔2015〕1号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电影专项资金对“新建影院先征后返”、“资助城市影院改造”政策的通知》资金支持6月23日 电 专字〔2015〕2号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电影专项资金对“国产高新技术格式影片”奖励政策的通知》资金支持7月1日 国发〔2015〕40号国务院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产业环境培育7月8日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电影票务营销销售规范》行业规范8月31日 财税〔2015〕91号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资金支持9月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立法保障10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全文公布并于12 月5日前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1月4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9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产业环境培育9月1日 新 广发〔2015〕82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廉洁行为若干规定》行业规范9月15日 行业50家社团联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行业规范9月24日 国发〔2015〕54号国务院 《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产业环境培育9月26日 国发〔2015〕53号国务院 《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产业环境培育9月29日 影字〔2015〕578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严厉打击在影院盗录影片等侵权违法行为的通知》行业规范9月30日 影字〔2015〕581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加强数字水印技术运用、严格影片的版权保护的通知》行业规范10月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高创作质量

表2. 2015年出台的电影产业相关政策文件一览

二、生产创作

2015年,电影创作生产力保持活跃状态。全国电影产量小幅下降,生产各类电影758部。其中,故事影片686部,同比增加68部(见图1)。

图1. 2003~2015年国产故事片生产情况(单位:部)

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此外,故事片以外的其他影片生产也创新高,共202部。全年还生产纪录影片38部、科教影片96部、特种影片17部,动画影片51部(见表3)。

表3. 2007~2015年故事片以外的其他影片生产情况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捉妖记》《寻龙诀》等影片既具有本土大片的文化特征,工业化完成度又较高;《港囧》延续了品牌效应;《夏洛特烦恼》是著名话剧品牌“开心麻花”原班人马打造,《煎饼侠》则依赖大鹏这个网络剧明星,影片立意新颖,事前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市场检验,目标观众定位准确。这些高票房影片有力带动了国产电影整体质量的上升。

优秀的国产非类型片坚守了中国电影的创作情怀和美学高度。《刺客聂隐娘》是2015年最能代表中国电影艺术成就的作品,尤其以胶片格式拍摄的方式,体现了老一代电影人的美学担当。《狼图腾》承载了知青们的青春年华,又富于草原、狼群等奇观,吸引了大批观众,以近7亿元票房排名年度票房第9位。《失孤》《山河故人》《十二公民》《闯入者》《一个勺子》等影片体现了国产电影创作的丰富性和作者的思考深度,皆是年度代表性作品。

国产纪录片创作和面世情况表现优于往年。《味道中国》《旋风九日》《喜马拉雅天梯》《胜利大阅兵》等陆续上映,是观众受容度更加开放的表现。

戏曲电影的产量大幅增加。这主要是受到2011 年7月启动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影响,2015年共上映了《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状元媒》《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5部京剧电影。

合拍片立项与过审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在合拍公司共立项94部影片,比2014年的77部增加了17部;审查通过60部影片,比2014年的43部增加了17部。合作对象涉及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比利时、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1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内地与港台地区合拍仍为主流。

从制片主体来讲,国有制片主体生产数量多、题材广、类型丰富,尤其主旋律题材与商业题材齐头并进。中影股份、上影股份与华夏电影公司是国有制片主体的代表(见表4)。受政策引导和市场积极作用,一些沉寂已久的国有制片主体趋于活跃。如河南影视制作集团等,虽然也一直有制片业务,但2015年业绩明显更为突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已于2014年12月23日复牌并取得省工商登记。2015年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筹备参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莫言原著改编电影《藏宝图》以及《冯梦龙传奇》等3部影片的拍摄制作,并依托原福建电影制片厂在两岸影视项目合作方面的优势,与台湾建设“海峡两岸棚内剧集成化生产创作基地”。虽然刚刚起步,利用区位优势,主打海峡牌的做法,有利于电影生产资源区域平衡发展。

表4. 主要国有制片主体2015年故事电影(含动画电影)生产情况一览①

民营制片主体的商业类型片持续看好。光线影业、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乐视影业、万达影业这五大民营电影公司的工业化大制作与个性化中小成本各有侧重。

表5. 主要民营制片主体2015年故事电影(含动画电影)生产情况一览②

三、发行与营销

2015年,发行主体类型多元、格局变动剧烈。中影股份发行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国有企业仍是发行市场的中坚力量,光线影业、博纳影业集团等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五洲电影发行公司依靠资源优势,成长迅速。四海电影发行联盟成立,对行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1.传统大体量发行公司影响行业格局

2015年,传统大体量发行公司在坚守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稳步发展。

国有企业方面,中影股份发行公司全年主导或参与发行影片393部,总票房199.51亿元。其中,发行国产影片318部,票房110.80亿元;进口影片75部,票房88.71亿元③。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主导或参与发行影片150部,总票房159.16亿元。其中,发行国产影片97部,票房84.6亿元;进口影片53部,票房74.56亿元④。上影股份有限公司主导或参与发行影片31部,发行区域票房32.1亿,市场份额7.3%,同比增长103%⑤。

民营企业方面,光线影业全年发行影片14部,总票房逾55.73亿,同比增长超79%。联瑞影业出品及参与发行影片6部,总票房约45亿元,同比增长近946%。博纳影业集团发行影片16部,总票房31亿元,同比增幅18.5%⑥。

2.五洲、四海形成集群效应

2014年末成立的五洲电影发行公司快速发展,已经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五洲电影发行公司由万达影视传媒主导,联合大地时代电影发行、广州金逸影视传媒、横店电影院线共同投资成立。2015年发行影片16部,票房67.52亿元⑦。主控发行的《夏洛特烦恼》《煎饼侠》两部中小成本影片票房均超10亿元。

2015年6月,四海电影发行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成员包括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时代电影大世界有限公司、江苏幸福蓝海院线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电影公司、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覆盖全国750家影院、4000逾块银幕。联盟依托各公司地域优势,实现发行营销资源的集中整合。

3.营销手段推陈出新

2015年,电影营销手段日益丰富,推动影片票房提高。

传统路演手段深化升级。作为最直接的线下营销模式,路演可实现预热市场,提高媒体曝光率,实地开发观众群的目标。2015年,路演宣传覆盖城市愈加广泛,并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根据影片特点呈现出精准化、差异化的特征。例如,《万万没想到》的路演覆盖了全国100个城市、500家影院;《煎饼侠》为了贴合网生代“屌丝”受众,将山东蓝翔技校作为路演首站,并覆盖了部分县级城市。

互联网渠道广泛应用。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电影类专业网站、移动应用APP等互联网渠道均成为电影营销的重要阵地,不少影片直接采取互联网预售手段宣传影片。营销方利用自媒体时代网民集体发声的特征,培育“种子用户”,引导网民自发加入影片营销环节。例如,猫眼电影成为《捉妖记》《煎饼侠》的首席互联网营销平台,为影片量身订制营销方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营销方靠培育“自来水”发酵口碑,票房低开高走,最终突破9亿元。

强调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例如,《捉妖记》凭借主投公司蓝色星空影业母公司浙江影视集团的平台优势,结合浙江卫视在内的20个广播电视频道推广营销。《煎饼侠》依托热播网络剧《屌丝男士》IP优势,综合运用病毒视频、病毒图片、借势营销等新媒体营销手段。万达、华谊、光线三家联合出品或各自出品的《寻龙诀》《恶棍天使》《老炮儿》三部影片结为“贺岁档联盟”,形成合力。

四、电影投融资

近两年,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为电影业提供的投融资环境日益优化。影视基金活跃,金融市场开放,上市和拟上市的影视类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电影业不断吸引业外资金。

1.影视基金活跃

影视基金正在成为支撑提升电影工业化程度的重要力量。

一是近年来新组建基金层出不穷,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影视业对于资本的强大吸引力。2015年新成立的基金主要有:3月23日上海基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总额为10亿元的“越秀基美文化产业基金”,重点用于华语电影及关联项目的开发制作;6月14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影数字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与贵州广电集团以及唐季礼共同发起“中影国际基金”;8 月29日上海复腾资本旗下的盛世传闻影业与鑫富鼎基金公司联合推出的“北京鼎盛星空影视文化基金”等等。

二是基金助力电影产品质量提升,利于获得增量收益。如睦谷富投资集团参股投资《杀破狼2》,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栀子花开》,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投资的引力影视参与《咱们结婚吧》《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制作,富海国龙影视基金投资《谜城》等等。

2.企业积极进入资本市场

国内资本市场对电影企业而言,其重要性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扩大而日益重要。

一是已上市的影视类及相关文化类公司,日益重视深耕国内市场,并加快整合业内资源。作为最早在美国上市的几家影视公司之一,博纳影业宣布在纳斯达克退市,回归国内二级市场融资。12月,阿里影业加入买方财团,参与博纳影业私有化,显现了国内市场具有纵深发展的可能性。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1.45亿元股,向阿里、腾讯、中国平安、中信建投4家发行,主要用于对华谊国际之下属子公司Huayi Brother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td.进行增资,便于投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以及艺人经纪管理等相关业务的美国公司或韩国公司;奥飞动漫以9.04亿元收购四月星空100%股权,投拍《十万个冷笑话2》等8部动画大电影和3部真人电影;天神娱乐拟以13.23亿元收购儒意影业49%的股权。阿里影业也于4月以8.3亿元收购粤科软件。11月,淘宝电影和娱乐宝以5.2亿美元并入阿里影业。

二是多家影视公司筹备上市。恒大文化产业集团(证券代码:834899)12月4日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ST星美拟以30亿元收购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并实现借壳上市;无限自在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谋划挂牌新三板,一旦挂牌成功,将成为“中国电影营销第一股”。11月20日,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披露了招股书,即将冲击新三板。12月30日讯,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过会,意味着这两家国企上市指日可待。

三是业外公司仍在持续进入电影界,显示出电影业的吸引力。12月4日,靠声学器件起家的上市公司共达电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影视类公司春天融和100%股权、乐华文化100%股权,其交易总额高达41.2亿元,对春天融合和乐华文化的估值分别为18亿元和23.2亿元。放映环节方面,11月27日,上市公司当代东方与上海富厚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圣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景鹄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禅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中广国际数字电影院线(北京)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以3235.29万元收购中广国际数字电影院线(北京)有限公司30%股权,介入电影院线业。网络售票公司微影时代获得由腾讯、万达、文资华夏、鲁信、刚泰文化等多家机构参投的1.05亿美金B轮融资后,又于11月完成15亿元的C轮融资。融资后,微影时代市场估值已近100亿元。12月12日,*ST松辽全资子公司江苏耀莱影城管理有限公司使用不超过1.5亿元的额度增资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2.19%的股权。此外,影视数据平台艺恩完成由中广文影和景林联合投资的A轮数千万元融资。

3.多项金融制度进一步探索

一是“完片担保”制度。2014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时,中影国际为电影《如果还能遇见你》提供完片担保服务。自此以来,国内电影业不断探索完片担保制度。1月19日全球最大的电影完片担保公司——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ilm Finances Inc,FFI)在上海宣告成立中国分公司。张艺谋的《长城》、袁和平的《卧虎藏龙2》随后与其签订了完片担保服务。

二是众筹进一步推动电影业大众化创新发展。经过前几年试水如影片《小时代3》后,在国家层面鼓励“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政策环境下,电影众筹项目增多并成绩斐然引发关注。如《狼图腾》《港囧》《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众筹一方面为电影产品提供新的融资渠道,一方面也激活了大众参与电影制作的热情,培养了潜在观影人群。

五、票房与市场

“十二五”期间,电影市场持续繁荣。城市电影市场票房、人次、场次等各项指标持续攀升,国产影片市场主导地位基本确立,中国电影海外销售收入稳步提升。

1.2015年票房与市场基本情况

2015年,全国年度电影总票房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69%,创2011年以来增速新高。(见图2)银幕总数达到31627块,单银幕票房收入为139.34万元,同比增幅为10.91%,体现出单银幕回收能力的提高。

图2. “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情况⑧

全年城市影院观众12.6亿人次,同比增长51.08%。(见图3)

图3. “十二五”期间城市影院观影人次增长情况⑨

2.国产影片市场主导地位基本确立

在电影票房持续攀高的同时,国产影片面对好莱坞影片的激烈竞争,票房占比已经连续3年超过50%,市场主导地位得到巩固。2015年,国产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见表6)

表6. “十二五”期间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票房及市场份额情况

2015年,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81部,其中,国产影片47部,国产电影的单片票房回收能力提高。(见表7)

2015年,国产影片《捉妖记》以24.39亿元票房位列年度票房冠军,险胜票房24.26亿元的进口影片《速度与激情7》。

有5部国产影片票房突破11亿元。《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3亿元票房收入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夏洛特烦恼》与《煎饼侠》成为中小成本制作影片的票房黑马。票房收入前十名的影片涵盖奇幻、喜剧、动作、动画、战争等领域,类型更加丰富;3D影片数量7部,体现出高新技术格式影片持续为票房增添动力。(见表8)

表8. 2015年国产影片票房排名前十名11

进口影片方面,《速度与激情7》位居进口影片票房冠军位置。票房排名前十名进口影片中,动作、科幻、奇幻仍是主要类型,好莱坞影片占据垄断地位,拥有3D、3D IMAX、中国巨幕等高新技术格式的影片数量达到8部。(见表9)

表9. 2015年进口影片票房排名前十名12

六、院线与影院发展

2015年,院线影院总体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终端影院建设铺开,院线经营更加注重管理与服务,影院投资管理公司得到了更多市场关注。多样化、市场化的放映体系正在日趋完善。

1.2015年院线与影院基本情况

处在“十二五”结束、“十三五”开局的关键之年,2015年全国银幕总数、银幕增速、放映场次等多项指标保持快速增长。全国院线数量48条,较2014年新增1条院线——贵州星空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新增城市影院1200余家,影院数量超过6000家;日均新增银幕22.01块,银幕总数增长至31627块13。(见表10)

表10. 2011~2015中国电影市场院线和银幕增长情况14

银幕增速再创近年新高,约超过2014年平均日增银幕14.79块的50%。(见图4)

图4. 2006~2015年平均日增银幕块数(单位:块)15

2.院线发展两极分化

2015年,院线市场各项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受市场大盘普涨影响,票房突破10亿元的院线数量达到14条。万达院线、中影星美、广东大地位列三甲。(见表11)

表11. 2015年前10位电影院线公司经营情况16

2015年,院线市场集中度居高不下。

一是万达院线仍稳居龙头地位。2015年,万达院线经营业绩遥遥领先,年度票房59.65亿元、放映场次365.59万场、观影人次14568.84万人次,票房与观影人次全国领先,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13.54%,较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票房超过市场规模第二大的中影星美近60%,优势地位显著提高。

二是前10位院线排名竞争激烈。2015年,票房排名前10位的院线年度票房总和达到292.01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66.26%。中影星美、广东大地、上海联和、中影南方新干线、广州金逸珠江、中影数字,年度票房均超过21亿元,观影人次均超过6300万人。中影星美、广东大地和上海联和等院线的排名竞争激烈。

三是中小规模院线发展加速。2015年,票房收入5-20亿元的中等规模院线数量为15条,其中,增幅超过全国总体增幅的院线有7条。横店影视的院线票房收入从2014年的10.58亿元提升至2015年的19.77亿元,增幅达86.93%。北京华夏联合2015年票房收入12.21亿元,较上年增幅达到85.23%。与之相对,尚有院线处于低水平经营状态,市场资源需要进一步优化重组。

3.影院建设经营有创新

2015年,全国影院总体呈现健康、高速发展态势。

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以10907.09万元成绩蝉联影院票房冠军。深圳橙天嘉禾影城以10105.17万元位居亚军。上海万达影城五角场店凭借IMAX优势多次上位月度票房冠军。观影人次方面,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利用超大多厅影院优势保持观影人次领先地位。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全部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见表12)。2015年,票房超过2500万元的影院280家,数量占比约4.67%,市场份额占比约26.72%,影院总体经营效率有待提高。

2015年,影院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县级城市影院建设成效显著,全国共有县级影院3241家、银幕12777块18。

二是高端影厅建设热度高。2015年,近80%的银幕可以放映3D影片,巨幕数量超过350块19。大陆地区IMAX银幕数量达到282块20。截至2015年10月,已有27个省(区、市)的56个城市建设了逾百家中国巨幕影厅。通过RealD6FL影厅认证的影厅数量已经达到210个21。1月,上海中影国际影城(长泰广场店)成为国内首个THX认证的杜比全景声中国巨幕影厅。3月,中国首家MediaMation MX4DTM 影厅在南宁青秀万达影城启动。5月,天津百丽宫影城建成亚洲首个LUXE巨幕影厅。8月,北京千禧影城成为全球首家全激光放映的多厅影院。8月,国内首家ScreenX22影厅落户北京万达影城CBD店;12月,4DX23影厅入驻北京万达影城通州店,此外,“万达9号厅”的高端影厅标准已在北京CBD和上海五角场两家影院落地。

表12. 2015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17

三是注重差异化市场定位。影院影厅的功能性区分更加普遍,主题装饰影厅、多功能影厅、儿童主题影厅等特色影厅品类更加丰富。UME影城双井店专门开设书吧,经营各类影视文学期刊及其他热销图书,拥有电影玩具店、明星手模及签名墙,塑造了影城浓郁的电影文化氛围。部分影院甚至将个性化装修作为影院的特色亮点。主题影院数量增多,“贝拉贝拉儿童天地”儿童影院、绵阳中环电影城汽车影院等主题影院颇具特色。

四是影院注重精细化运营。根据不同影片在不同区域各有优势的特点,影院普遍重视分析自身所处商圈位置、覆盖人群特点,进行针对性营销。例如,广东大地旗下影院将大量营销资源投放在国产片推广上。广州青宫电影城准确判断影片与本地市场需求的匹配度,聘请专职美工与宣传人员,因地制宜,对部分水土不服的影片重新包装。影院注重将日常服务与营销活动深入到细节中,部分影院提供食品托盘、空调毯、3D眼镜清洁纸巾,在影厅内专门安装空气净化设备、电子温控系统等,引入儿童专用坐垫,提供儿童托管服务。

五是非票房收入项目不断丰富。影院卖品种类不断增加,部分影院推出抹茶、洋葱等口味爆米花吸引年轻观众,售卖电影相关杂志书籍、纪念品、海报等特色卖品,代售演唱会、音乐会、体育比赛门票,部分影院与同商圈的电玩、餐厅、书店等商家进行营销互动。此外,影院积极举办或参与电影明星见面会、首映式、电影节展、文化节、旅游节、会议承接、专题讲座、艺术沙龙、游戏比赛、体育比赛直播、音乐或歌曲选秀节目、歌手Show Case等活动,既提高了影院人气,又拓宽了收益渠道。

八、相关业态

借力于高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衍生品市场开发有突破,影视园区建设发展加快。

电影质量提升、衍生品设计和营销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的版权意识日益加强,使得2015年电影衍生品业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种电影收入结构逐渐优化的现象,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之后的必然趋势。一是片方加大衍生品开发力度。与往年开发衍生品的多为动画片不同,2015年,不少实拍的商业影片在制作过程中已将衍生品纳入开发环节。如科幻喜剧片《不可思异》研发玩具产品。《狼图腾》与邮政业联合开发邮册、邮资封、明信片等,与环保家电业合作开发空气净化器等。《大圣归来》不仅将实物衍生品授权给专业公司来推广,还与大型手游研发公司合作推出同名手游。二是借力互联网开发和营销衍生品。阿里旗下的天猫搭建版权衍生品交易平台。《狼图腾》与阿里天猫合作推出“男人的盛宴——狼人的选择”主题活动周。12月,时光网发布《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魔兽》《功夫熊猫3》等多部续集电影的2016衍生品,产品包括高端藏品、手办、数码产品、出版物等,大部分产品是为专门投放中国市场而推出。三是探索衍生品经营品牌化。中影股份成立专门的电影衍生品分公司,开创“中影影家”电影衍生品专有品牌,在北京开设两家衍生品试营店,拓宽电影收益渠道。并已与国内各大影业机构、好莱坞六大影业公司及日本、韩国、印度、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影业公司开始了电影衍生产品开发运营的全面合作。四是探索衍生品产学研一体化。10月,中影股份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共建“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并设立电影衍生品设计专业,培养相关人才。

衍生品开发在2015年初步取得经济效益。以《大圣归来》为例,在阿里平台售卖的衍生品首日即获得近1200万元的销售额。就连山寨版《大圣归来》和《捉妖记》衍生品,在淘宝上的日销售额也过万元。

影视园区建设经济贡献明显。中国庞大的电影引入旅游市场,吸引了国际著名影视园区入驻。2015年,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视城等世界知名的影视园区建设有序推进。11月,北京环球影城项目正式启动开工建设。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规划占地4平方公里,一期工程预计2020年全部建成。根据北京就业现状,预计通州环球主题公园建成后可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万个,间接就业机会或可突破10万个24。位于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建设也在有序推进,将于2016年春季正式开园。这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在有效拉动国内旅游消费的同时,也会在提升当地综合形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

九、对外交流与世界电影市场资源配置

2015年,中国电影对外交流随着国家外交局面的发展更加频繁,中国电影作为世界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日益凸显举足轻重的作用。

1.电影对外合作在国家外交中的地位日显提升

国家间电影合作日益频繁。继2014年7月习近平同志访韩期间签署中韩电影合拍协议以来,电影合作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2015年,中国与马耳他和荷兰分别签署国家间电影合拍协议。至此,中国已与13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从表13中可以看出,近两年中外电影合拍协议签署的频率正在提升。

2014年中国与英国、韩国、印度、西班牙等国签署的合拍协议,其效果在2015年持续发酵。英国威廉王子3月访华并提出了较为细致的中英电影交流计划。10月21日习近平访英,与英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两国与会企业在电影产业等领域总额3.25亿英镑的合约签署。中韩合拍影片如《我的新野蛮女友》《平安岛》《夏有乔木》《鸣梁海战》等的推进,显示出中韩影视合作从过去的演员、导演简单合作,转变为资本、创作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

与其他尚未签署合拍协议的国家间的电影交流热度也在提升。11月3日,作为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的合作成果之一,北京文资华夏影视文化投资基金与法国WILD BUNCH公司日共同成立了规模为1亿欧元(约7亿元人民币)的中欧电影基金,重点投资中欧合拍影片等。俄罗斯Central Partnership与中国电影集团于10月初签署有关共同经销电影的协议25。

表13. 中外电影合作相关协议一览资料来源: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http://www. cfcc-film.com.cn/

2.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电影业资源配置

中国代表性电影企业深入好莱坞电影产业链各环节,与美国加强全球电影市场的布局。多家公司与好莱坞达成合作协议,如华谊兄弟、电广传媒、博纳、乐视、游族影业、阿里影业等,将有助于提升国内电影工业化水平(见表14)。

时间 中方机构 美方合作机构合作项目及其他权益3月 博纳影业集团studio8以及索尼电影公司投资并参与制作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3月18日电广传媒 狮门影业 未来三年合作拍摄14部影片,协议总金额高达15亿美元。3月23日 中信国安国际影视特效产业基地美国电影投资集团(Film Financial Services)合作3D魔幻电影《暗术》。未来计划合拍5部电影,共同培养人才。4月1日 华谊兄弟 STX娱乐 在2017年12月31日前联合制作不少于18部合作影片。除享有部分合作影片在大中华地区的发行权外,华谊兄弟还将享有所有合作影片的全球收益分账。4月17日中影股份 华纳兄弟影业签署《电影衍生品项目意向书》,中影股份将制作及发行以华纳兄弟与DC漫画旗下品牌为基础之商品,并在中国影院进行销售。5月 亚太未来 Symbolic Exchange签订全球独家战略合作及首看权协议。亚太影视将投资其电影产品。6月24日 阿里影业1905万达当代东方派拉蒙 阿里影业参与《碟中谍5》的发行、票务和衍生品等合作。1905联合万达、当代东方参与《碟中谍5》10%的权益。主要负责派拉蒙电影线下的媒体宣传和落地推广。7月 万达影业 首次投资的好莱坞影片《铁拳》8月 游族影业 Bliss Media、美国创新艺人经纪公司成立“游族Bliss电影投资基金”(YooZoo Bliss Fund),融资1亿美元投资合拍影片。9月 华策影业 极光影业(Arclight Films)合资成立极光联盟影业,启动投资规模达3亿美元的电影制作计划,包括中澳合拍的《蛛巢》等。9月 华策影业 迈克尔·奥斯兰签署《联合开发战略合作协议》9月20日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华纳兄弟 合资成立“旗舰影业”(Flagship Entertainment Group),开发和制作华语电影和英语电影,面向全球市场发行。10月10日爱奇艺 狮门影业 双方签署长期协议,狮门将向爱奇艺提供其与第三方制作影片的播放权。包括在爱奇艺平台进行订阅式视频点播(SVOD)以及交易式视频点播(TVOD)的影片播放权。

表14. 2015年中美电影合作基本情况一览

中国企业也积极与非美国的其他世界各国合作,拓宽国际化视野。如制片方面,基美影业与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欧罗巴影业合作,华谊兄弟与韩国Showbox(秀博思)的战略合作,中影股份与日本松竹株式会社的战略合作等等。在终端建设方面,11月2日,万达院线以22.46亿元收购英国公司HG ANZ持有的HG Holdco 100%股权以及7000万澳元的债权,控股HG Holdco持有的澳大利亚第二大电影院线运营商Hoyts,由此获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52家影院424银幕,成为澳洲和新西兰电影院线行业主要市场参与者之一。此外,万达院线还将拥有大洋洲市场的影院广告业务。

3.国产电影的海外表现

2015年,中国电影全年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比2014年增长48.13%,增幅创下新高(见图5)。有近20部国产影片在北美公映,包括功夫片、喜剧片、真人秀大电影、爱情片等类型。其中,《港囧》取得逾100万美元票房,《夏洛特烦恼》也吸引了大量在美华人观影。

图5. “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全年海外综合收入情况26

【注释】

①数据来源:相关各公司。

②数据来源:相关各公司。

③数据来源: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④数据来源:华夏电影公司。

⑤数据来源:《2015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巡礼》,载于《中国电影报》,2015年1月13日第6版。

⑥数据来源:《2015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巡礼》,载于《中国电影报》,2015年1月13日第6版。

⑦数据来源:《2015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巡礼》,载于《中国电影报》,2015年1月13日第6版。

⑧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⑨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⑩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⑪数据来源:《中国电影报》,2016年1月6日第1版,

⑫数据来源:微票儿票房分析。

⑬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⑭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⑮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⑯数据来源:《中国电影报》,2016年1月6日第4-5版。平均票价为作者计算。

⑰数据来源:《中国电影报》,2016年1月6日第4-5版。平均票价为作者计算。

⑱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⑲《毛羽:让科技助推中国电影实现梦想》,载于《现代电影技术》、“中国电影科技网”编辑部官方微信号“电影技术微刊”,2015年12月3日。

⑳数据来源:IMAX官网,http://www.imax.cn/ theatres/#1,数据截至2015年12月12日。

㉑数据来源:RealD官方微信号,数据截至2015年12月12日。

㉒ScreenX:由韩国CJ集团研发世界首个多面投影系统,将图像投影至影厅左右墙壁,使观众可以在270度、三面银幕上观看一部完整影片。

㉓4DX:在提供3D立体画面的基础上,对4DX座椅进行特殊设计,模拟出动感座椅震动、前后左右摇晃等动作特效,加上下雨、刮风、雷电、香气、喷雾、泡泡等环境特效,打造特别的观影体验。

㉔资料来源:《北京商报》http://expo.ce.cn/sy/ gd/201511/06/t20151106_6932086.shtml

㉕http://www.entgroup.cn/news/Markets/2326259. shtml.

㉖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

支菲娜,北京电影学院2013级博士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视域下的中国大电影产业及其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3JDWYD01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对策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