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经济机理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以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证
2016-05-18邵兴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四川成都610000
邵兴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四川成都 610000)
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经济机理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以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证
邵兴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四川成都 610000)
近年来,面对开发区城镇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分离,如何实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尤为迫切。本文结合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实践,将产城融合的经济机理归纳为“居住-就业”二元动态均衡;提出了产城融合的理想判断标准是“职住平衡”,即在居民与企业层面,实现劳动力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均衡;在政府与市场层面,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开发区;产城融合;经济机理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11.004
一、前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认为我国开发区正处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期,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新的突破。在此背景下,尽管“产城融合”一词,于2009年就见诸媒体报道,但随后更多作为规划理念引入开发区的规划中,理论界迄今尚没有对其经济机理进行专门系统化研究。为此,本文结合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实践,探讨产城融合的经济机理及其应用。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开发区首先在我国沿海地区设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不少开发区已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因而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面对开发区城镇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分离,如何实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尤为迫切。为此,这部分从国内外,开发区与产城融合两个层面,对开发区研究的学术史及研究动态展开梳理。
1.国外学者的研究
在国外,没有与我国开发区内涵相同的地域概念,但在国外存在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园等相似概念。为此,本小节对开发区及其相关的产业集聚等理论进行梳理。
(1)开发区的类型及发展历程。在国外,一般可将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园等归入开发区行列。早在17世纪早期,一些如威尼斯、马赛等自由港就具有了出口开发区的部分功能(He,1995)。第一个正式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则是我国台湾地区1965年高雄建立的出口加工区(Shoesmith,1986);自由贸易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含义有一定重合,如在菲律宾、韩国将其称为“出口加工区”,希望以此促进进出口,而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则注重其引资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园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Phillimore,1999;Chen,Huang,2004),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等。
(2)开发区的作用。具有促进出口、改造技术、提供就业机会及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功能(World Bank,1992)。
(3)国外对我国开发区的研究。随着我国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国外学者也时时把目光投向我国的开发区,如Susan M.Walcott(2002)以深圳、西安等地高新区为例,研究了我国高新区发展的阶段、作用等;Haiyan Zhang等(2009)以苏州、上海等为例,对比分析了三个城市工业园区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绩效问题。
总之,国外对于开区的研究主要在于讨论其产生、产业集聚的动力与规律,并取得了较为系统的成果,但国外对开发区的产业空间结构,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等尚没有系统的理论成果。
2.国内学者的研究
以1984年第一批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为起点,经过30余年的建设、调整,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包括国家和地方不同级别的,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类别的开发区群体。为突出与本课题的相关性,本部分从开发区的基础理论、开发区的空间区位、开发区产城融合等方面展开文献梳理。
(1)开发区基础理论研究。目前,关于开发区的基础理论主要有韦伯(1909)的工业区位论,佩鲁(1950)增长极理论,马歇尔(1890)产业区理论,这些理论所提出的外部规模经济、共享与协作、溢出效应、增长极等概念,对于我国开发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国内研究者借鉴这些理论,认为我国开发区应以第二产业为主,同时相应地发展第三产业,以便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胡军,1986;陈刚,1995;郑江淮等,2008)。
(2)开发区的空间区位研究。开发区宏观区位研究。对于开发区选址,研究者大多采用多因素分析法,从不同视角对开发区的区位布局进行研究。如魏心镇,王缉慈(1993)认为,开发区应靠近交通便利、通信手段先进、国内外市场环境优良的区域。而在高新区选址中,知识密集区位尤为重要(顾朝林,1998;陈益升,2002)。
开发区规划布局研究。从规划上看,开发区与城市并不完全一样,开发区规划应体现其独特性(周干峙,1984)。其规划应考虑企业群的分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居住用地的协调等因素(戴孝毛、支晓东,1988;张器先,1985)。
开发区空间结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从演化的动力机制、特征表现、作用关系和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开发区与母城的空间结构(包括产业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演化过程(王慧,2003;王战和,许玲,2005;沈宏婷,2007),并归纳出了双核式、连片带状和多极触角等空间结构(张晓平、刘卫东,2003;杨东峰等,2006)。
(3)开发区产城融合问题研究。产城融合理念研究。对产城融合这个概念, 学界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寻求产业和城市的共同发展。着眼于人本导向、 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三个方面,实现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张道刚,2011;刘瑾等,2012;陈云,2011)。
产城融合存在问题研究。由于我国的开发区建设主要刺激了普通劳动力的聚集,没有促进城市功能和社会网络的优化,从而带来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孔翔、杨帆,2013;罗守贵,2013)。具体面临着配套不足、环境恶化、产业竞争力弱及新老城区功能衔接不够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转型与重构(曾振等,2013;刘荣增、 王淑华,2013)。
促进产城融合的措施研究。从整体上来看,一些学者提出了通过产业规划来促进产城融合的措施。 贺传皎等(2012)以“产城互促”为指导思想,深圳为例,提出产业布局规划在产业对象重组、产业空间指向、规划协同等方面的转型。刘荣增和王淑华(2013)提出强化新区有机成长和功能用地的适度混合使用和构建体系化的新区城市公共等级服务网络。
产城融合的评价研究。随着产城融合理念的逐渐深化,对于开发区产城融合程度的评价也越发重要起来,学者们也试图通过各种评价方法来测度一个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程度。如林高榜(2007)通过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分别确定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特征指标。苏林等(2013)以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为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产城融合度进行综合评价。
3.文献述评
涉及开发区的文献比较多,特别是产城融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这些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已有的研究在视角、系统性和评价体系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其具体表现为:
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目前,大多文献从规划角度来展开,从经济学视角探讨其内涵及规律的文献不多。研究缺乏系统性。 目前,学者们对产城融合的研究成果还不太系统,对产城融合理念、发展模式、实施策略等理论的研究还比较零散。评价体系不完善。直接研究产城融合评价的文献比较少,对其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体系化、易操作的评价体系。
三、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实践
1.发展概况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总体规划面积160余平方公里,分为南部汽车研发制造区、北部拓展区和成都经开区生产生活配套区。开发区主要以汽车(工程机械)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千亿产业园,是成都市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之一的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
自200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经开区吸引工业项目426个,其中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汽车、沃尔沃、二汽神龙等多家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均在25%以上。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2.1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483亿元、增长19%,其中工业投资144.9亿元、增长51.5%。实现汽车整车(机)产量92万辆,整车主营业务收入1219亿元。重点项目投资、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和促进创新创业工作受到市政府表彰。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3年位居全省“十强县”第一。
2.产业集聚现状
第一,汽车整车制造规模发展。成都经开区围绕“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成都国际汽车城建设目标,现已聚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等11家整车企业,初步搭建年产155万台整车生产平台,成为西部地区第二大整车生产基地。2015年,成都经开区整车产量突破92万辆、增长1.7%,产量约占全省的87%,实现整车(机)主营业务收入1219亿元。预计2016年整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增长11.4%。
第二,汽车配套产业聚链延伸。近年来,经开区根据国际汽车城全产业链搭建的思路,围绕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沃尔沃等主要整车企业和博世、德尔福、麦格纳等进入全球供货体系的独立零部件配套企业,大力发展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围绕五大总成的配套体系。
第三,汽车服务业蓬勃发展。汽车贸易博览业快速发展,以成都国际汽车博览城为龙头,中国兵装万友汽车博览中心、吉利汽车超市城市综合体、九峰国际汽车博览城等一批汽车贸易博览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汽车贸易千亿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全球汽车论坛、全国超级卡车越野赛、成都汽车精英赛、汽车文化节等一批汽车文化娱乐项目提升了成都国际汽车城的知名度、美誉度。
第四,园区配套功能加快完善。按照成都卫星城的战略定位和“四态合一”理念,坚持“南北联动、两翼齐飞”,“一心两翼两带”的城市空间形态加快构建。近年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62.5亿元,建成骨干路网173公里,城市“四路”被建设部评为示范样板;建成110-500KV各型变电站13座,区域供电能力达440万千伏安;天然气配站5座,日输配气能力310万立方米;民生物流、一汽物流等项目建成投运,大型商场、宾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一大批城市生活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以天鹅湖片区、皇冠湖片区、东山国际片区为重点的45 km2生活配套服务区加速形成,产城互动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结语
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城镇化过程中各方面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城镇空间的扩张也没有相应带来人口更多向城镇有效集中。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持续存在, 给产城相融带来阻力。加之,资源要素需求的制约,将进一步凸显,这将影响到产城融合发展方式的物质基础。资源要素的配置既是产业功能布局作用的结果, 也会反过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新一轮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应着力于从劳动力、土地及公共产品等市场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
[1]王兴平等著.《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整合——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曾振等.《产城融合背景下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载于《规划师》2013年第12期
[3]罗守贵.《中国产城融合的现实背景与问题分析》,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邵兴全:博士,副研究员。现供职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主要从事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