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觅踪
2016-05-17刘作忠
刘作忠
全国十大地方剧种之一、源于长江中游荆州的汉剧(又称汉调),清代流传至洞庭湖南,成为湘省重要剧种之一。再向南至广西,成为桂剧的一部分。沿长江溯流西行,成为川剧胡琴腔和滇剧襄阳腔(源于汉调襄河派)的一部分。那么,汉剧向北的走向如何呢?
今天,我与一位文友乘一叶扁舟,沿碧绿的汉水而行。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微风拂面,桨声乃,水鸟在船后追逐着浪花,也追逐着浪花里泛起的小鱼。水在动,鱼在动,船在动,我的心也在动。时有白云飘过,影投水面,如碧绿的缎带上绣满了深蓝的花纹。两岸青山耸峙,山谷百转曲回。青山的倒影随着柔波荡漾,水有多长,倒影就有多长,如飘舞的玉带,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行至汉水与洞河汇合处,眼前突然一亮:一座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古戏楼呈现在我面前。当地一位退休老师告诉我,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戏窝子”,一度戏楼遍布。那时候,月月有庙会,会会唱六七天戏,称“会戏”;遇农历节日,就演“节戏”;信佛敬神者为表达对神灵的虔诚,往往出资包演一场或多场戏,称为“愿戏”;违犯乡规民约者,常罚其为众人包演一场戏,是为“罚戏”。也就是说有看不完的戏,听不完的曲。他的祖父就是汉剧票友,有事无事总爱哼几句汉调二黄,说一段二黄道白。
说到汉剧,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儿时,我常随外婆和舅舅在枝江县江口人民剧场、随爷爷和父亲在沙市人民剧场观看过汉剧,时隔50多年,还依稀记得当年的一些情景。我与这位老师坐在依山而建、面临清波粼粼的汉水的古戏楼下,在徐徐清风吹来的山花绿草芳香中,开始聊起汉剧。
清朝初年,随着湖广大批移民至川陕,长江中游的汉剧也随移民者的步伐传入秦岭、巴山、汉水间,成为陕西除秦腔外最大的剧种和士、农、工、商等各界人士陶情冶性、自娱自乐以及教化民风的重要形式之一。有人统计:从明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的400余年间,仅安康地区就有各类戏楼240余座,其中能知建造年代者100余座。这些戏楼多密集于汉水流域两岸宽谷地带和月河、任河等10余条汉水支系的县城、集镇。其中61个大镇有118座戏楼,濒临汉水的商埠码头14个镇有50座戏楼,仅安康城内就有戏楼22座。汉阴县自双乳街至平梁铺百里长、20里宽的川道中,有戏楼45座。
这位老师告诉我:早在清乾隆二年(1737年),紫阳县蒿坪东明寺乐楼即有汉调“乾胜班”登台演出的壁题。当时,汉调又称汉调二黄、土二黄、本地二黄,新中国成立后统称汉剧。陕南土二黄入川,形成“川二黄”,又称“胡琴戏”或“丝弦戏”,为川剧五大声腔之一。东北渡过黄河,形成“晋二黄”“上党二黄”。自陆地入豫境,豫西仍称“汉调二黄”,而怀庆府(今河南沁阳)一带则称“怀二黄”。有学者考证:清乾隆年间“西安流行的秦腔实为陕西土二黄声腔剧种”(程砚秋、杜颖陶:《秦腔源流质疑》,《新戏曲》二卷六期)。
陕西汉剧唱腔主调有上、下二调。上调即二黄调,善于表达沉痛、抑郁、严肃、悲愤、惋惜等气氛与情绪,每用于正剧、悲剧演唱;下调,即西皮调,惯于表达舒畅、爽朗、豪迈、洒脱等情绪和气氛,具有乐多于哀的特点。此外,还有昆曲、吹腔、四平等杂腔什调。
陕南汉剧有数十种板式,400多首曲牌,收入《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的汉调二黄有1032个剧目,其中春秋战国故事剧目208个,秦、汉、三国故事216个,两晋、五代故事50个,隋、唐故事162个,宋朝故事162个,元、明、清故事158个,无朝代故事68个。艺人将这些剧目归称“三本半”:封神、列国为一本,秦、汉、三国为一本,唐、宋、元、明、清为一本,野史外传为半本。其主要乐器以胡琴(俗名二弦子)、二胡、月琴为主,俗称“三大件”。体裁上有正剧、喜剧、悲剧、悲喜剧、耍戏;形式上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和唱做并重、文武兼备的全行当戏等。
陕西汉剧与湖北汉剧的角色大同小异,也分十大行当:一末,老生,演老龄男性人物,带白须或麻须,唱做并重;二净,面部勾勒脸谱的男性人物,俗称大花脸;三生,中老年男性人物,带黑三口条,又称须生或三须,分文武两类;四旦,性格刚毅、举止端庄的中青年女性,称正旦,常穿青素褶子,又称青衣旦;五丑,面部用白粉勾画脸谱,与大花脸、二花脸对比又称三花脸;六外,俗称毛净、二净、二花脸;七小,年轻不挂须的男性,又称小生;八贴,又称贴旦,泛指青衣、老旦以外的其他妇女角色;九老,老旦即老年妇女;十杂,无固定归行的角色。十门角色,各有独具特征的唱、念、做、打、舞、眼、手、身、口、步等基本表演程式与规范要求。
十大行当中,每一行当又细分归类,如:生有蟒袍生、靠架生、纱帽生、罗帽生;小生行有贫寒生、袍带生、短打武生和长靠武生之分;丑有官带丑、巾子丑、赖歹丑等;一末代中军、家院、师爷及老旦等;二净代摇旦、武老旦;三生代挂半个白须;四旦代小王子;五丑代草鞋花脸;六外代中军、摇旦、豹儿脸;七小代书童、家院;九老代军师;十杂门门不挡;等等。
“唱、念、做、打”系汉调二黄的基本功。“唱”居四功之首,历代艺人创造出不同角色的发声和唱法,以及咬字、用气的一系列技巧,讲求字、声、情、气、味,从而达到死腔活唱、声情并茂、韵味俱佳的艺术效果。“念”即念白,亦称道白、白口。艺人重视念白,有“千斤白、四两唱”之诀。“做”即表情。“打”即武术和翻跌技艺。由唱念功、腰腿功、顶功,斤头、把子、毯子功、架子功等组成文功、武功两大类。
坐在古戏楼前,戏楼当然是我们的重点话题。老教师说, 旧时乡村演戏多在草台。草台台基一般高过人头,或借势土台,或立木铺板,前台三面敞开,台顶及后台四周搭围布棚或席棚。戏班演出备一幕二帘,划分前后台,前台裸露,后台隐蔽,以一桌二椅作演出景具,敷演天上人间。幕、帘,多为红布制,少数绸制。挂在上下场门之间的大幅称“中堂幕”“台幔”,挂在上下场门的条幅称“马门帘”。幕帘有绣缀绘画成图案装饰。桌、椅是传统戏主要陈设。桌为条形,椅为靠背方椅(比生活用椅高,便于表演坐式),上加红、蓝、粉、黄、青、白六色丝绣图饰的幔帐。
我记忆中的古戏楼台口额枋上有挂灯铁环,也有戏楼在台口栏杆上增设两个木桩供放油灯,增加光亮。油灯有陶碗或铁制的灯盏,内装菜籽油、棉籽油或芝麻油,以棉线为灯芯。后来改用马口铁皮做油壶、四方开嘴、多芯照明的煤油灯,进而增加玻璃罩俗称草帽煤油灯,并由额枋挂灯改挂戏楼前上空,既扩大了光照范围,又减少了舞台油烟。
记得有个戏班演《莫成替死》时,台口放三四个盛满白酒的碗,刀斩莫成时,点燃白酒,闪闪绿光映照着跪地的莫成,气氛阴森。
我还记得,传统戏无音响效果,演员唱、念,乐师的演奏,全靠自身嗓音和功力传声。乐师以唢呐模拟婴儿啼哭声、鸡鸣鸟叫声,揉滑琴弦模拟车轮声,叩弹琴弦可表现绣花女合股丝线试其松紧的“嘣”脆声。鼓师以不同节奏、音量、技法变化的鼓声加锣声、镲声,既可表现深夜沉沉、更漏几点,也可渲染官府审案、将帅升帐的肃杀气氛;既可代告状人击鼓之声,也可表现开刀斩首、人头落地声;还可代作雷声轰鸣,加上大镲互磨发出水声、风声。“前场”师傅吹鸣长号模拟战马嘶叫。“火彩”师傅手指紧捏燃烧的火纸折条,按不同方位,顺火势撒出掌心握放的松香末,粉从火燃,既可表现“浓烟烈火”“火山火海”,也能配合演员的做、打,拟作“腾云驾雾”“梦幻虚境”“神妖变化”“布阵斗法”“出入地狱仙府”“还阳凡间人世”等。
空旷山谷中的古戏楼的风铃声在秋风中格外苍凉,似乎在诉说当年的春花秋月、晨钟暮鼓、冷泉佳话、高山流水、江枫客船、声色犬马、悲欢离合、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随着电视、网络的日益繁荣,传统戏剧正日益衰落,今天举目四顾,还有几人能知汉剧、能唱汉剧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