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宫廷戏楼建筑与观看方式研究

2019-08-01朱碧薇

大观 2019年4期
关键词:戏楼清代宫廷

朱碧薇

摘 要:清代宫廷戏台是宫廷戏曲发展的产物,它起源于民间神庙戏台,借鉴了当时城市戏台的结构,结合皇家演出需要,不断发展演变,戏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建筑造型都达到了顶峰,同时也标志着戏曲艺术的顶峰。同时它也见证了那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是珍贵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清代;宫廷;戏楼;建筑;观看;方式

一、建筑布局和戏剧空间

在清代之前,宫廷演剧场所一直停留在汉代厅堂庭院式的狀态。清代开始,在传统戏台的基础上,借鉴当时城市中的戏台并结合皇家演出的形式,兴建了大量戏台,主要建造在紫禁城及周边行宫内,通过对清代皇家建筑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初步统计北京故宫11座,目前留下的戏台有5处,分别是畅音阁戏台、漱芳斋院内戏台(重华宫戏台)、漱芳斋内“风雅存”戏台、倦勤斋戏台和长春宫戏台,多为乾隆年间所建。可以说清代的皇家戏台,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建造工艺上都达到了中国传统戏台建筑的巅峰。所有的宫廷戏楼都各有特色且建构精美,但这些戏楼在建筑布局、结构空间上都各有不同,有专门性的戏楼戏台,也有随机进行的亭台、庭院表演,这些戏楼大多数在八国联军侵华及之后的战争中被损毁,通过对文献记载及现有戏楼的分析整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院落式戏台,二是室内戏台,三是其他形式的戏台。

院落式戏台属于室外戏台。一般是四面围合的封闭式院落,戏台对面一般为看殿,两侧为观戏游廊。院落式戏台其演出空间和戏台楼层各有不同,有单层、二层和三层三种。

室内戏台是直接建于建筑的内部,大多以室外戏台的建筑形式为基础,来满足在室内观赏表演的需要。在清宫中,室内戏台多为小戏台,由于场地大小的原因,不适合大型戏曲演出,只适合花唱、清唱和演杂耍、戏法、说唱之类的小型演出。

除上述院落式戏台、室外戏台还有两种特殊形式的戏台,一种是亭式戏台,其表演空间的建筑形式是亭式的,例如北京故宫宁寿宫如亭戏台;另一种是临时戏台,为了典礼及帝后观赏的需要,在宫内搭建临时演戏的戏台,常为庆典烘托气氛所建。

二、建筑空间与观众席位布局

(一)建筑布局与观众席位

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戏曲形式和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戏曲后期的表演规模越来越大,例如,出现了表现两军对打的场景,所以戏台也不断扩大,前后台开始出现明确的区分。此时的戏台在不同地区衍变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规模有的豪华,有的简单,舞台装置也各有不同,但是总的特征都是以三面观的形式呈现。清代开始,宫廷中兴建了大量固定戏台,用于满足平时帝后嫔妃宴饮娱乐和重大节庆的演出活动需要。

淑芳斋二层院落戏台,台基高0.85米,宽13米,进深10米,天花板上设有天井,可以安置井架辘轳等机械设备,供演出升天入地的神佛剧时使用。台板下面有一口大井,起到加强音响效果。庭院四周围以敞廊,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有助于演唱的回音和共鸣效果。又因为戏台和厅堂隔有数米的庭院空间,台上演奏锣鼓等乐器不致于过分震耳。这座戏台是供皇上太后宴处时看戏娱乐用的,届时可以坐在厅堂里往外看戏。

淑芳斋室内戏台,是位于后厅西室里面的一座小型戏台,名之曰“风雅存”。其建筑样式小巧玲珑,呈方形亭子式,三面伸出,周围有栏杆,上面有攒尖顶,全部为木质。台基高0.5米,面宽3.9米,进深3.5米,顶高2.2米,是一座具体而微的小戏台,仅仅能容下个别演员扬袖。台西边有耳房,用作后台。这座戏台是专门为皇帝或太后进膳时演出15分钟的承应小戏而设的,是戏台中精致型的代表。

故宫戏台里最值得注意的当然是宁寿宫里的畅音阁大戏台。畅音阁大戏台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完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台基高1.2米,总高度达20.71米,总面积685.9平方米,其下层寿台有柱子12根,寿台天花板上有天井3个,地井5个,地井通后台,中有水井一口,既可供演出时制造喷水效果用,又可以“借水音”增加演唱的共鸣效果,使声音的音色更美。南面为阅是楼,上下两层,通常皇帝和后妃坐在下层堂屋里观看演出,上层有阳台也可看戏。东西北三面都用两层圈楼围绕,宫女内侍或外臣赐宴就都在两侧楼的廊下看戏。

清代更为普遍的是在吉庆之时搭建临时剧场,以烘染喜庆气氛。这种临时的搭建数目众多,耗资甚巨,同时也因便于搭建和拆除,所以并无实物遗存,于是清代宫廷纪实性长卷绘画中的信息便成为研究这一方向的重要参照。《康熙万寿图卷》描绘了康熙六十寿辰之时的庆寿盛况,画卷从神武门开始一直沿西四牌楼、新街口、西直门直到畅春园,沿途共搭建49座形式各异的戏台,蔚为壮观。

(二)礼仪规则对观众席位的影响

宫廷演戏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礼仪功能,二是娱乐功能。其中礼仪功能是宫廷礼乐文化的一部分。清代把戏曲演出列入朝廷仪典,重要节令如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除夕等等,戏曲表演活动相对固定。宫内廷的庆祝活动,如皇子出生等,也应举行庆祝仪式。

看戏不仅是清宫廷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场的重要社交礼仪。“奉旨听戏”对于这些王公大臣既象征着荣宠,也是义务,因为观众都是宗亲重臣,所以听戏时的座次也就也就成了身份的标志,并且参加“赏听戏”的宗亲、大臣在着装上也要根据不同的演戏活动进行更改。

翁同龢在光绪十六年(1890)六月二十五日作了详细记录:

是日起三日赐听戏与西苑之纯一斋,斋在丰泽园之西,有门日“静谷”,历三层殿座始至水座也。两廊十一间,以七间为王大臣等座,列毡垫两层,每间约六七人,余在第五间也,较宁寿宫为逼仄,且系地座,无高凳,终日盘膝,不能去帽,每入座必一叩首,礼节亦繁矣。辰正入座,先在戏台下立候已久,甫入即出脱袿,巳初早饭,午初果席,未正二晚饭,极丰腆精美,闻皆系慈圣指麾,盖从来未有也。果食、奶茶照旧。饭所在静谷门外,临河支帐子。列坐凡十余桌,甚敞,微嫌热耳。自辰正至申正一刻,凡三十三刻。归后乏极。

由翁同龢对座次的记载可以看出,清宫演戏时“赏听戏”也是朝廷政治的反映。宫中戏台坐南朝北,帝后妃嫔在戏台对面坐北朝南的正殿,皇族宗亲、朝廷重臣等在东西厢廊。如,光绪九年记第一间为亲王,第二间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近支王公,第三间为军机大臣,第四间为各部尚书,第五间为南上书房,以此类推。当然座次也会根据演戏地点、戏楼位置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视听结构分析

(一)观看的视角

故宫中的室外戏台,多数为三面开放、三面看戏形式,戏台突出,回廊与看台相连接。淑芳斋室外的二层戏台和宁寿宫里的畅音阁大戏台都是三面观戏台,通常皇帝和后妃坐在戏台对面的看殿看戏,宫女内侍或外臣赐宴就都在两侧楼的廊下看戏。

以现代的角度,按照戏台不同的形式对故宫内戏台进行视距视角的分析,从观众眼睛到舞台的水平距离最大极限在38米,而最佳视距为15到22米,水平视角一般在30至60度之间,垂直视角在15至30度之间。淑芳斋室外的二层戏台以看殿为中心视距为41尺,水平视角46度,垂直视角17度,宁寿宫里的畅音阁大戏台以看殿为中心视距为72.15尺,水平视角51度,垂直视角11度。正对戏台的看殿作为帝后观看戏曲表演的区域,视距和视角都符合现代剧场观众席的最佳观演体验,而舞台两边的回廊,王公大臣需按照品级于看戏廊就座观戏,不论在视距还是视角上都不在舒适范围,有的可能甚至看不到演出,这种观演关系更多是为了体现多传统礼仪的尊崇。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视线设计以满足正殿为主,在可以兼顾的情况下考虑看戏廊的观赏视线。

宫内的室内小戏台,建筑结构上以一面观为主,觀看距离较近,视角舒适,侧重贴近欣赏,更加注重气氛的营造,作为皇家日常娱乐所用,观戏者或坐或靠,边听戏边饮茶就餐,自然随意,更多体现了娱乐性。例如,在沈宗畴《便佳簃杂抄》中说:“阅是楼在养心殿右,距慈禧寝宫约数十步。……厅前有廊,不甚广,凡福晋、命妇蒙特召者,均坐于是间。……戏台方式,不甚大,而极华丽,是为宫内之小戏台。”可见宁寿宫养心殿右侧的阅是楼小戏台,是慈禧经常与福晋和命妇们看戏的地方。

(二)演员与观众的互动

在古代娱乐设施匮乏的情况下,戏剧无疑是一种当时最受欢迎的取乐方式,不管是民间还是皇宫中的帝王,都对这一种娱乐方式情有独钟。

乾隆时期,紫禁城大兴土木,将乾西二所改建为重华宫,并在宫内建漱芳斋戏台。乾隆常驻重华宫,饭前饭后喜欢看点小戏,便在后殿修一座小戏台,竹木结构,方形亭子样式,台后开小门与西耳房相通,为的是边吃饭边看戏,有时趁着办公闲暇,溜出养心殿,来这里看戏班排演,时不时指点一二,甚至登台与戏曲演员对唱两句。

不仅乾隆,历代皇帝都可以称得上是戏迷,只是程度或深或浅。据历史记载,嘉庆皇帝刚刚登基就一连看了十八天的戏,嘉庆帝不仅听戏,他对排演新戏、分配角色、舞台调度等都一一过问。同样咸丰帝爱看戏,也爱唱戏,有时还指导太监演戏,是个十足的戏剧迷,他有时自己改编剧本,然后让宫廷剧团和聘请来的民间剧团表演。另外不得不提慈禧太后,京剧进入宫廷和慈禧喜好听京剧有非常大的关系。她不但看戏,还带着一帮太监穿上戏服,粉墨登场,不仅如此,慈禧太后还亲自编写剧本,亲自监督排演,对于舞台设置,慈禧太后也有自己的见解。

四、结语

清代宫廷戏台是宫廷戏曲发展的产物,它起源于民间神庙戏台,借鉴了当时城市戏台的结构,结合皇家演出需要,不断发展演变,戏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建筑造型都达到了顶峰,同时也标志着戏曲艺术的顶峰。同时它也见证了那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是珍贵的文化财富。

作者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

猜你喜欢

戏楼清代宫廷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济南地区古戏楼调查与研究
第六道宫廷古法白米饭
宫廷古法白米饭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病”友们的宫廷大戏
“世界最大戏楼”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