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蒙台梭利”:一所偏爱原木色的森林园
2016-05-17周春伦
本刊记者_周春伦
青白江“蒙台梭利”:一所偏爱原木色的森林园
本刊记者_周春伦
引子
七八月暑期,成都市博达国际幼儿园青白江校区里留园的孩子有八十余名。园内的一切依然有序运行。园长曾庆兰在两个校区之间流转,这个星期恰好在青白江校区。
大巴车由成都驶入青白江,两旁飞速后退的行道树逐渐由紧密分布的各类公司、制造厂替代。
车还未进站,满车急不可耐的人一拥而出。在百度百科介绍里,这个位居成都东北界、因一条江而得名的地方,是西部最大的铁路物流枢纽,也是四川重要的冶金、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大概,车里大部分人是奔着这些工厂来的。而我的目的地是一所幼儿园,这在此时此地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2013年,当成都博达国际幼儿园第一次将“蒙台梭利”的概念带入青白江的时候,大概也有同样际遇。对青白江的幼儿家长来说,这个词几乎是完全陌生的。几经周折,博达国际幼儿园最终落户在此是偶然。这里恰好有这样一个场地,可以供这群教育者践行理想。
他们在原有场地和建筑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改建,一个集蒙氏教育和中国传统特色于一体的崭新园子出落在青白江街头。这所园子从一开始便以不可动摇的坚定姿态,向世人宣告了它将来要走的路。当“蒙氏”遇上“传统”
曾庆兰园长
彩色的奥尔夫音乐馆
从初次接触蒙台梭利教育到真正践行它,曾庆兰用了大半生光阴。2009年,她从传统幼儿园退休。同年,开始深入研究蒙氏教育。
曾庆兰与蒙氏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幼师毕业时。还是小姑娘的她曾与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有过一次擦肩,尽管后来并没有机会去深入探究和实践,这次擦肩过程中的“惊鸿一瞥”却使她念念不能忘。相较于那个时候,现在她有更多时间,几十年学前教育经验也让她终于有足够的底气和洞察力去做这件事情。2013年,她以园长的身份正式进驻新开园的博达国际幼儿园。
在青白江街头,博达国际幼儿园并不十分显眼。其校门与外墙以原木色为主色调,没有花花绿绿的装饰品或者放大的孩子的笑脸,如果不是那几个表明身份的字,偶然经过的路人大概不会联想到它是一所幼儿园。
实际上,园内的建筑风格和教室的布置与前面所见如出一辙:装饰简洁,色调单一。门窗、桌椅、柜子、地板,甚至楼梯、走廊护栏都是原木制品。在儿童餐厅中央,有一个很大的极具设计感的建筑,类似从万圣节里走出来的南瓜,供孩子们用餐后歇息和玩耍,很受欢迎,其整体也是原木打造,保持了原木的色调。这与蒙氏的教育理念有关系——尽量保持环境的自然和原始,朴素单一的色调能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这并不妨碍一所幼儿园对活力的追求。博达园的主色调是原木色,但在一些建筑外墙上仍然可以见到大胆的红色、蓝色及黄色色块,包括功能室内清新的草绿色等,与原木色形成强烈对比,又相呼应而成为和谐的一体。
尽管来园之前已经通过图片对它有了大致印象,但真正走进园子的那一刻,我还是感到内心被震动。就如同它的创办者对传统文化和蒙氏拥有同等热爱一般,园子将简单舒展的欧式风格与内敛精致的传统韵味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比如,园林的设计大量参照苏州园林的布景手法,障景、漏景,凸显园子的层次感。而绘本馆、奥尔夫音乐馆,是纯粹的北欧设计,融入了城堡与风车元素。国学馆则大面积采用稻草漆,用手摸上去有粗糙的质感,头顶是一排排青瓦,尽量还原古代的现实。美术室保留了水泥地面,孩子们常常拿着各色粉笔在地上一阵胡乱涂鸦,保洁阿姨清洗起来方便快捷,只需要一桶水就让地面恢复到它原来的样子。老师反映,孩子们真的太爱这种方式。
桌子椅子也会说话
蒙台梭利教育实验起源于意大利,这位医学女博士从医期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智力有缺陷的儿童。顺理成章地,她进一步地关注到这一类儿童的教育问题,并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之后,蒙台梭利的教育主张最终在“儿童之家”得到全面实践。这些儿童均来自贫困家庭,身体和智力水平正常,但这一套教育方法却在他们身上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蒙台梭利首先将注意力放在校园的环境布置上,她的要求非常具体入微。
博达国际幼儿园在场地和教室陈设上完采用了蒙台梭利的教育主张。和传统幼儿园一样,这里有一个留有花园空地的大操场,直接与教室相连接,学生全天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户外自由活动。
教室撤除了书桌、长凳和固定椅子,以轻便牢固的木桌椅代替。最大的桌子,较长的一边可以坐下三个人。最小的桌子则只供单人使用。所有的桌椅都非常轻便,方便孩子们移动。桌椅都有高度区分,以适应不同年龄的孩子使用(混龄班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一大特点)。
这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蒙台梭利教室的各个角落都有体现。比如,小便池、洗手池都从低到高地有序排列。每个教室都配备有一排又长又低的橱柜,专门用于存放教具。教室里宽广的黑板悬挂得很低,装有粉笔和擦布等用具的筐子放在黑板旁的地面上,方便最小的孩子取用。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布置都是在为接下来的教育做准备。
蒙台梭利相信环境将直接对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墙上的一幅好画,会让孩子赞叹,觉得赏心悦目;而有的影响是隐藏的,教育者甚至察觉不到二者之间的联系,比如,固定的桌椅实际上在向孩子传递一种无形信号:你可以无节制、粗暴地行动,你的行为不会对它们产生任何影响,它们将始终纹丝不动。这实际非常不利于培养儿童的活动灵巧性,孩子们将永远无法学会得体优雅地行动。
中国传统教育同样强调环境对人的濡养作用,在博达国际幼儿园的国学教育中,这一部分内容被称作“境教”。
因此,孩子们可以看到出自《论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语句,镌刻在园林里随处可见的石头上。教学楼走廊里的装饰相框,内容大多为经典古诗词,选自学校的自编国学教材。蒙氏教室也加入了国学元素,《弟子规》被写在一个一个彩色的圆形剪纸上,作为装饰物粘贴在一侧墙面。带有欧式风味的餐厅里,墙壁上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等字样,分别出自《朱子家训》和《资治通鉴》,劝导孩子当知节俭。
令人快乐的“从实体到抽象”
走完整个校园,我提出要去教室看看,于是随意选择了一个教室走进去。
门口处,一个看起来不到三岁的小女孩正一门心思地对付手里的一套我暂且称之为“游戏”的东西。这套“游戏”的硬件是一个长条形状的大木块,木头上的10个小孔里分别放着大小不一的10个小圆木柱,柱径按先后顺序逐渐缩小。
我看的时候,小女孩已经将所有木柱取出,混在了一起。现在她要做的就是怎样给它们各自归位。看起来,她正在进行艰难的探索,她不停地把小圆木柱拿在手上触摸、比较,然后挑出一个放入圆孔里。有时候,眼看快完工了,她瞥见一个错误之处,便又全拿出来,再重新比较。她是如此专注地做着这一切,似乎正在做一件世界上最令人快乐的事情。
老师说,小女孩正在工作,和班里的其他大孩子一样。工作的内容是蒙氏教具。这位看上去还很年轻的老师,坐在教室最里面一个角落,安静地注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没有做任何干涉。
有的孩子做完了手里的工作,轻手轻脚地将它归还到橱柜里,又拿出一套新教具,饶有兴味地做起来。似乎十分自主。
以教具辅助教育,这是蒙台梭利的方法。教具设计的出发点在于训练儿童的各种感觉,包括触觉、温度觉、重量觉和实体觉等等。比如,温度觉训练,蒙台梭利准备了一套小金属碗,分别盛满不同温度的水,让孩子将小手伸到冷水、温水和热水中去感受,他们会发现,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训练。同样的,孩子们还会蒙上眼睛,用手去触摸各种物体的表面,以此来辨别光滑和粗糙。
刚刚小女孩所操作正是蒙台梭利教具里的“大小差别视觉训练”教具。刚接触时,孩子还没有办法通过视觉一眼就辨别出物体的大小,于是他们会用手去触摸,由实体到抽象,建立“大”和“小”的概念。在蒙氏教育里,对“大小”“多少”“长短”“冷热”等各类概念的认识,都是通过实体教具来完成。这正契合了幼儿的学习规律。
蒙氏教育方法均建立在儿童身心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教具既是教育工具,也是足以吸引孩子的游戏,比如,2岁或3岁的幼儿最能以排列小实物为乐,所以他们乐此不疲。
我好奇,孩子们怎么选择自己的工作内容呢?老师说,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为他们示范新的教具操作方式。只要是老师示范过的工作,他们都可以选择。
蒙台梭利还特意强调了一个动作:重复。老师们常常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孩子一旦了解了一种练习的含义,就喜欢对它一遍遍重复,即使自己已经能够熟练操作了,仍然会重复无数次,直到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她解释,重复对应的是一种心理需要,孩子之所以喜欢经历这一过程,是因为他借此在发展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所以,这种自发的重复是必要的。
这与传统教育里“读经”的方式有类似之处。孩子们喜爱反复诵读一段熟悉的内容,愈是朗朗上口,愈加表现得有兴致。博达国际幼儿园便采用这种反复诵读的方式,国学课大多数时候,孩子们跟着老师念童谣、诗词,以及从“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篇章里选出的经典段落。
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自我教育”
一位主班,一位副班,外加一位保育员,是博达幼儿园每个班级的“标配”。当孩子年龄偏小或者有刚入园的孩子需要特殊照顾,会临时增派教师。
室内游戏
一个正专注工作的孩子
国学诵读
其中,有原本就在蒙氏教育体系工作过老师,也有刚毕业的年轻人,以及从传统园里出来的老师。每一位新入园的老师都要经过专业系统的蒙台梭利教育培训才能正式上任。
蒙台梭利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被动的观察者。老师不能轻易发出指令或者干涉孩子的行为,除非这种行为是无用的、危险的、冒犯他人的,或者粗暴、教养不良的。(博达国际幼儿园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不伤害自己,不干扰他人,不破坏环境。)其他任何时候,老师要做的就是带着热切的科学的好奇心,以及对被观察对象的绝对尊重,去不加干预地观察和理解儿童的行为。
老师在给孩子示范一件教具时,是避免说过多语言的。她们安静从容地操作给孩子看,在有必要引导孩子从感觉上升到概念时,她们会用简单的语言重复,比如:“这是冷的。”“这是热的。”“这是光滑的。”“这是粗糙的。”然后交给孩子自己去探索。
蒙氏教具的教育价值恰恰就在孩子对错误一遍遍纠正的过程中。就像前面所看到的那个小女孩一样,她在反复的比较、分辨、试错中发展了能力。
“儿童要成长,不是因为他被喂养,不是因为他呼吸,也不是因为他被置于他所适应的温度条件中,而是因为他体内的潜在生命在发展并在体外显露出来。”
老师需要时刻辨别孩子们的哪些活动应当阻止,哪些活动应当继续观察。比如,当一个孩子已经能够很有把握地快速完成所有动作,开始将教具当作玩具使用时,说明这种教具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老师会及时指导孩子换另一套教具工作。根据不同孩子能力的发展情况调整课程,这也是老师要做的事。
对于初次接触蒙氏教育的老师来说,自我角色的转变是最难的。在“儿童之家”,曾有老师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羞愧和无能。蒙台梭利说:“在实验教育学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越丰富,波澜壮阔的生命奇迹就会越早地出现在她的面前。”
蒙台梭利毫不掩饰她对生命的崇拜,应当说,蒙氏教育的整个体系都是建立在相信生命的基础上的:相信生命本身是具足的,是富有能量的。如同她在著作《蒙台梭利》方法这本书里所说:“儿童要成长,不是因为他被喂养,不是因为他呼吸,也不是因为他被置于他所适应的温度条件中,而是因为他体内的潜在生命在发展并在体外显露出来……”
每一个儿童天然就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在某一个阶段,他们会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澡,自己用积木搭建一个小房子。或者,当老师整理一个针线筐时,他们会非常高兴地跑过来搭把手。当然,这个时候他们还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活动,常常动作缓慢,或者将水洒了一地,或者碰翻了针线筐。这时候,作为家长的成人是如何反应的呢?他们往往一把夺过孩子手里的物什,动作娴熟地取而代之。
真正纪律的第一道曙光是从工作中放射出来的。当一个儿童因为对某种工作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全神贯注的时候,他就开始踏上了通往纪律的道路。
蒙台梭利讲到她亲眼所见的一个例子:有一天,儿童们嘻嘻哈哈聚集在一个漂浮着玩具的水盆周围。一个两岁半的小男孩被单独丢在圈子外边。他内心充满了好奇,并尝试挤到中央,但因为体格太小没有成功。他站在那里环视四周,脸上浮现出思考的神情。终于,他瞄准了不远处的一把小椅子,显然,他决定要把椅子搬过来放到人群的背后,然后再爬上去。就在他满脸洋溢着希望,开始朝椅子走过去的时候,一双从天而降的大手毫不留情地截断去路,将他拦腰高高举起来,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这位老师用充满同情的语气说:“来,可怜的小家伙,现在你也能看到啦。”
蒙台梭利注意到,小男孩虽然看到了漂浮着的玩具,脸上却丝毫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兴奋。他没有享受到用自己的力量克服障碍后所感到的快乐,单单看那些玩具并不会使他受益。老师在这件事情上阻碍了儿童的自我教育而不自知。
因此,一个好的教育者懂得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干预。这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
真正的纪律不是静止,是活动
在博达国际幼儿园,儿童入园的第一件事是晨检。孩子们从分别装着绿、黄、红色卡片的三个筐子里,根据自己的状况拿一张卡片。绿色代表健康,黄色代表有待观察,而红色代表生病。就这样在秩序中开启一天的生活。
之后,他们将专注于自己手里的工作,上艺术课程、国学课程,或者自由活动,或者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活动。没有人胡乱跑闹。夏天最热的时候,满园的知了声往往是主要曲调。
“这里的孩子真让人感动,他们总表现得十分自信、行动优雅又有礼貌。”眼前,曾庆兰园长一边用剪刀剪着一个彩色卡纸,大概准备用作孩子的教具,一边对我说。或许是长期从事幼教工作的缘故,这位老教育人开口说话总是笑呵呵的。
校园生活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完成,从吃饭、穿脱衣服和围裙、扣纽扣、洗碗碟到打扫房间、掸灰尘、整理用具等等。孩子们户外活动回来,会自己用毛巾擦完汗,然后折叠好。小孩子擦不到背,大孩子会主动帮忙。这些生活训练,都是蒙台梭利课程体系里非常重要的内容。蒙氏教育的很多工作都与实际生活直接相联。
除了日常的生活训练,博达国际幼儿园内有一个专门的生活体验馆,有我们在家中厨房能见到的一切用具:菜板、菜刀、微波炉、电磁炉等等,所有的东西都是真实的。蒙台梭利用生活真实替代了传统幼儿园区角游戏里的角色扮演。在每周一次的生活体验课上,孩子们将系上围裙,实实在在地动手蒸一回馒头,或者做冰粉、包粽子。
蒙氏教室里没有奖励,也不存在外在形式的惩罚,但大多数时候,孩子们都表现出让人吃惊的主动、专注和秩序。对此,蒙台梭利曾在著作中反复地谈到纪律,与“强制和服从”不同,她认为,真正的纪律必须通过自由来实现。
传统教育方式习惯用静止来表现纪律:“在旧的教育方法中,获得纪律的证据在于一个与此完全相反的事实,即儿童本人必须保持不动与肃静。”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要学的恰恰不是静止,而是活动。
蒙氏班级里,真正纪律的第一道曙光是从工作中放射出来的。当一个儿童因为对某种工作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全神贯注的时候,他就开始踏上了通往纪律的道路。
因此,当某一个孩子发生扰乱他人的行为时,老师会让他坐到教室角落的一把舒适的小扶手椅里,暂且与同学们保持一定距离。从这个位置,他能看到全班同学各自专注于学习的场景。这种直观效果带来的震撼,蒙台梭利认为,没有任何呵斥和教诲能够与之相提并论。慢慢地,这个孩子会真正希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和大家一样地学习。
同样,传统教育中习惯性的命令——“安静!别动!”——也被一系列活动代替。
比如,训练儿童保持各种程度的安静。蒙台梭利曾怀抱一个小婴儿走进教室,对他们说,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老师,因为你们谁都不能像她一样安静。于是,孩子们都安静地打量起这个温柔的小生命,几乎要屏住呼吸。
再比如,与协调有关的练习:从椅子上起身和坐下,踮着脚行走,以挺直的步态沿地上的一条线行走。通过一系列肌肉训练,孩子们学会了在静止中永远无法学会的:行动敏捷。他们再也不会因为笨拙而碰倒桌椅和器皿。
外部活动是激励内心发展的手段,他们也将在活动中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如何不影响他人。最终,教育的目的是为生活做准备,是人的生命的全面发展。纪律本身只是途径。
不止于蒙台梭利
待学校的午休时间结束,我走进了另外一间教室。
这个班里的孩子正在用手机录制视频,好一会儿,我终于听明白,原来有个名叫“开心”的小伙伴生病住院了,这些孩子有话对他说,所以请老师帮忙。
蓝妈妈正在给孩子讲绘本故事
录制完成后,一位妈妈模样的老师开始带大家念儿歌、诵诗词。儿歌的内容如此应景:“夏天真热闹。小知了,忙吹箫。小青蛙,把鼓敲。纺织娘,打桥板。蝈蝈儿,歌声高……”童声一片和着窗外的知了声。
内容出自博达幼儿园自编国学教材。这套教材总共12册,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春、夏、秋、冬四册。正如名字所显示的,教材内容都是应季节和节日而选择。包括诗词、童谣、民俗故事及“三百千”经典内容等。
通常情况,上午开展蒙氏工作、早操和国学诵读课,下午是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以及户外游戏和生活体验课。蒙氏教育在数学、感官、生活等方面显得更为擅长。即使是音乐课,它所强调的更多是对孩子进行节奏训练。博达国际幼儿园表现出了更开放的心态,它发挥了在国学教育方面的优势。此外,定期有绘本课、亲子阅读活动。
刚刚那位带孩子们念儿歌的老师,就是一位故事妈妈,孩子们顽皮地喊她“蓝婆婆”。“蓝妈妈故事会”在青白江很有名,它是一个志愿服务组织,义工老师们定期给社区孩子、留守儿童讲故事。这位“蓝妈妈”在去年8月份走进博达,做起主班老师。在这之前,她已经从事幼教工作多年。
好故事让她着迷。因为读故事的时候,她看到孩子们眼里闪烁的光。蒙台梭利也让她着迷,她看重这种教育给予孩子的自由,在这种宽松环境里,生命潜能得到最大发展。
而曾庆兰园长说:“在传统幼儿园做了几十年,总觉得在尊重儿童、观察儿童、顺应儿童天性、给儿童自由、儿童的自主发展这些方面很难真正实现。”而蒙台梭利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