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2016-05-17
视点
VIEW POINT
旧式师徒关系走向何处?
时逢德云社创办20周年,曹云金发7000字长文细数与师父郭德纲十五年来的恩怨,称自己长年免费为师父打工,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一旦违背师父的意愿独自发展,便会被清理出师门。二十年来,随着中国娱乐发展迅速,在面对契约关系、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以道德权威为管理手段的旧式师徒关系将如何发展?“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人伦关系与现代的教师职业道德又该如何融合?
@张丰:在传统社会中,很多行业的传承都是靠师徒私授,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这种建立在师徒关系基础上的工艺伦理,事实上被彻底摧毁了。大多数工艺,都有专门的学校来培训,规模化复制经验,不再掺杂老师的个人性格在里面。如果用商业思维来看,需要照顾的是双方的利益,而不再是对师父忠诚与否。
@五仁月饼:徒弟与师父因观点分歧而决裂在古今中外不少,国学大师章太炎作《谢本师》直言老师俞樾:如先生之棣通故训,不改全、戴所操,以诲承学,虽扬雄、孔颖达,何以加焉。周作人又作《谢本师》忠告老师章太炎:先生老矣,来日无多,愿善自爱惜令名。在国外最为著名的案例是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师徒关系类似父子关系,弗洛伊德则认为荣格对他的“背叛”是一种“弑父”。纵使道不同,这些师徒还是在学问上或者科研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澎湃新闻:某种程度上,中国依然是人伦社会。国人仍习惯将各种关系拟于人伦,比如“公司为家”,比如四海之内皆是叔叔阿姨。但聪明人应该明白,现在的人伦社会已不同于传统的人伦社会。现在的人伦更像是各种契约关系之上的装饰,是为了消除人们对契约关系冷冰冰的感觉,单拿它来平衡利益、判断是非、处置争端,可谓食古不化。
@徐美洁:师徒关系从孔子七十二徒,彼此间的言行,可能是最早的师生关系描述,既有“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和融,也有“小子可鸣鼓而攻之”的训诫,都算是关系模式的范本。师与徒,虽然不在“五伦”当中,但因了“天地君亲师”的地位,又因了“亦师亦友”的交往实践,故大致可类“父子”,而稍及“朋友”之伦。儒家给这两伦定出的基本准则是“父子有亲”“朋友有信”,父子一伦,首先强调的是“亲”。
橱中人的故事
2005年春,泸州市纳溪区居民李铁军以“娃娃到学校学不到东西”为由,将女儿李婧磁带回家自己教。十多年过后,同龄人早已迈进大学开始新阶段的学习,而李婧磁依旧由父亲教,其父声称要将女儿培养成生物磁场方面的科学家。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母亲将健康的女儿视为病人,进行各种非常规的治疗,女儿的所有行踪都受母亲的监控,在一天晚上女儿将母亲杀死。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实施了以爱为由的控制呢?
@武志红: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指向分离的,最终将孩子推向更广阔的世界。像这位父亲的养法,是将孩子重新拉回到生命最初的孩子与妈妈共生的状态里,从广阔的世界坍塌回一个狭小的点,如不改变,她将被憋死在这个父女病态共生的关系中。
@五仁月饼:麦克尤恩的短篇小说《对话橱中人》,讲述一位单亲母亲希望儿子永远三岁,为此她使儿子与外面世界隔绝,使用对待三岁孩子的方式对待日渐长大的儿子,最终她成功做到了控制儿子的成长节奏。可悲的是,当儿子在做了一阵子试图摆脱这种爱时,发现他其实很怀念这种控制。这种控制与被控制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习惯,孩子会失去探索广阔世界的勇气。但相比于外界,父母只是流向大海中的一条小溪,让大海来养育孩子才能游得更远。
经典,读不读,如何读?
不久前,道里书院柯小刚老师贴出文章《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信中讲述了惟生坎坷的读经之路,面对未来无所适从。随后媒体开始关注并报道,将读经教育推向风口浪尖。经典,要不要读又如何读?
@龚鹏程:一本书,便应如此从前、后、左、右、上、下乃至旁通曲畅,让学生去读的。古人说“读书百篇,其义自见”,并不是一百遍都用同一种读法。那是呆子,如苍蝇撞玻璃,撞同样地方上百次,能有啥用?故曰读书读书,贵在善于读之。举一反三,不难隅反。唯有小孩子会读书了,将来才能有出息,儿童时期那一段诵读经典的岁月才不至于浪费,否则诵记经典和虚耗生命于考卷教科书中有何两样?
@新京报书评周刊:20世纪早期的“废经”,与其说是西方经典对中国经典的全面驱除,不如说是中国经典在分殊后被编入现代知识体系。其中关于天地万物、社会治理、国家制度之类的科学性内容已经被现代学科体系所整合。连科举制度所考察的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在其内。所以,从现实层面上来说,已经不需要靠“读经”来培养一般的劳动者、知识分子或者官僚。但问题在于,“经典”的神圣性不在它可被割裂的部分,而在其整体。它一旦被分殊,就蜕化成可被更新扬弃的世俗学问,而非价值和意义不可置疑的来源。
@李亮臻:为了认证这个教育体系的有效性,我和同仁们两个月跑了中国的很多地方,去看,去听,去思考。我们发现,十年来这场运动已经浸入中国最僻远之地,开始影响一代人的成长,而其间从每天读十分钟到每天读10小时,从只读一样到什么都读,读经教育生发出的变种之多之杂,叫人叹为观止。 然而教育终归复杂,人性终归复杂。古人说,因材施教;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古人说,人弘道,非道弘人;古人说,言传不如身教;古人说,师今人不如师古人,师古人不如师造化。说的,都是教育之复杂之不可因循。
@贾冬婷:我仍然信奉经典的力量。直到今天,我仍然能感受到小时候学习古文和国画的短暂经历的持久滋养。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希望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在他们的生命里扎根。但是,如何学经典是需要斟酌的。真正的传统文化是生命成长的学问,它不可能通过大规模的运动来推进,而是要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去。就像这些读经的孩子们经历的那样,十年如一日地背诵经典来“扎根”,但后来意识到,没有阳光、空气和水,多好的种子都会腐烂。
韩春雨事件
今年5月英国 《自然·生物技术》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刊发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与合作者发明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这项世界顶尖的技术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韩春雨被称为诺奖级别的科学家。7月初,方舟子发文质疑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成果存在“不可重复复制操作”的问题。随后澳大利亚科学家发表博客称,经过多次尝试后,他仍旧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NgAgo能进行基因组编辑。面对越来越多科学家的质疑,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9月份,承诺并没有兑现,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淡出公众视野。
@甄大元:应该公布原始记录和原始数据等资料,以便专业同行人士检视、质疑和研讨。除了常规的手写实验记录之外,分子生物学研究还会产生不少电子记录。分子生物学的很多实验需要生物技术服务公司的外包服务,一般情况下课题组会有相对固定的服务商,在服务供需双方之间特别容易产生原始的电子文档。所以,有没有设计过那些质粒、有没有完成过那些测序,是很容易自证清白的。
@蔡宇伽:两次实验均失败了,这是我个人的例子,不能证明这个不能重复,还需要更多的人做实验,公开数据。科学家是有义务公开数据的,让别人去重复。科学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同时你也要愿意成为别人的肩膀,这样科学才能进步。
@贾鹤鹏:到目前为止有关韩春雨NgAgo基因编辑技术是否可重复这一争议本身,既不是阴谋论的产物也不代表商业利益压制学术,而恰恰代表了科学共同体内部最为正常的学术竞争逻辑。
@方舟子:发表论文不等于成果就已经获得了承认,是不是真实可靠的还要看能否被别人重复出来,越是重大的成果越要等别人的重复。韩国黄禹锡、日本小保方晴子的干细胞研究也是发表在著名期刊上的,比《自然‧生物技术》还要著名。在遭到质疑后,韩国、日本管理部门立即对黄禹锡、小保方晴子进行调查、处理,而韩春雨遭到质疑后,有关部门却是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河北科大的微信号、微博号甚至还接连发表文章对我进行攻击、造谣、诽谤。
中国作家郝景芳获雨果奖
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80后女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摘得中短篇小说奖。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三体》获奖之后,中国作家再一次摘得雨果奖。
@三联生活周刊:这部小说严格来说是一部社会小说,也是一部政治小说,甚至可称为反乌托邦小说。故事得以在逻辑上成立,在于郝景芳无形中化用了马克斯韦伯的“理想型”理论。我们知道,社会是分阶层的,但这种阶层永远是分析层面的,是一种理想型,在现实生活中,是到处都张贴着“人人平等”的标语的。
@经济学人:2014年很火的图书《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托马斯‧皮凯蒂,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图表以及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给大家证明:就财富积累而言,二战以来的持续和平正在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