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文化构建
2016-05-17谢振安
王 馨,谢振安
(1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 就业处,安徽 淮南 232001)
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文化构建
王馨1,谢振安2
(1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 就业处,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成功构建对于企业观念、制度、产品创新等方面有着极大促进作用,同时也对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和激励,目前我国许多民营高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文化构建上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探究,然而很多企业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如何快速、有效构建创新型文化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总结出31条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将F公司作为实例,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22.0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组织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员工自治程度、企业持续发展、激励制度、鼓励冒险精神、行为模式、领导重视等是民营高科技企业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文化应从制度、员工、管理等方面构建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文化;因子分析;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意识和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的全部精神所在,也是企业在管理上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优化企业的人文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1]。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2]。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和激励,企业在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上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探索,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环境不同,在探究道路上所取得的效果也不相同。本文以F公司为例,就企业创新型文化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其创新型文化建立关键因素。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创新型企业文化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明显企业特色的文化总和,其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规范制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物质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创新上,创新型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就是一种不断突破的过程,它鼓励员工的创新,提高员工积极性,给员工营造一种活跃的工作氛围,提高其创新能力[3]。在创新的时代,创新型企业文化对高科技企业来说都是尤为重要,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开拓员工的创新性思维,从而为企业的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提供基础,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型企业文化,从主体角度来看是指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全部创新精神;从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功能角来看是指企业能够创造、激发和培育企业创新的基础。
(二)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界定
民营高科技企业是指开发高新科技产品的民营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能够带动科技的进步,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4]。21世纪以来,市场的环境变化是相当的快的,在这样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下发展而来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产品更新换代快,反应灵敏,管理理念先进,风险较大,投资较为集中等特点。
二、F公司调查问卷分析
(一)问卷调查对象
F公司在自主创新方面表现出色,在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成功构建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公司是国内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于2002年9月创办,是目前国内矿井物探装备制造领域规模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现为福建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ISO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企业等;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企业的内部创新以及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F公司进行调研,分别对专家教授、企业员工、企业管理层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问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二)问卷设计、样本及数据采集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形成本研究的最初31个测量指标(见表1)。研究量表采用Likert七点计分法,“1”表示偏好最低,“7”表示偏好最高[5]。本次调查以F公司为调查对象,总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36份,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94%。问卷发放情况为:(1)专家教授,调研人员通过与专家教授面谈,让专家就问卷的问题给出专业的打分。问卷100份,回收92份,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92%;(2)F公司员工,对不同部门分别调查,其中技术开发部门发放150份问卷,产品生产部门150份,市场销售部门150份,共150份问卷,返回问卷411份,有效问卷405份,有效率为98%;(3)F公司管理层,问卷150份,回收了133份,有效问卷110,有效率83%。
表1 要素名称
(三)指标的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问卷的可信程度以及稳定程度。本文采用L.J.Cronbach所创的α系数法。α系数可以通过SPSS软件中的Relaiablity Analysis得出,一般认为α系数达到0.9以上就说明指标设置的信度好,0.8~0.9可以接受的,0.7以上就得修改量表[6]。
表2 可靠性统计量
表3 项总计统计量
从表2中可以看出总体可靠性统计α系数为0.954>0.9,说明指标设置的信度好。从表3中可以看出,删除各变量后的α系数也都比较高,说明问卷项目设计得比较合理。
(四)指标的效度检验
由SPSS软件得出效度检验指标KMO适当性检验值,由表4看出KMO值为0.803,一般当量表KMO值大于0.6时则表示问卷的效度是可以被接受的(见表4)。
表4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三、实证分析
根据对F公司关于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运用SPSS22.0对31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相关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等数据。
通过分析结果表5得出前7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从第8个公因子开始特征值开始小于1,根据公因子选取原则选取7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到71.734%,说明它们对大部分信息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5 解释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7个公因子做因子载荷旋转,如表6。
表6 旋转成份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份。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12次迭代后收敛。
从表6看到7个公因子与评价指标之间具有明确的结构关系。按各主因子中载荷量较高的变量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主因子命名。因子1在指标F3,F5,F8,F11,F13,F16,F17,F22,F26,F29,F30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组织的灵活性和敏感性,贡献率达到了21.65%。因子2在指标F12,F23,F24,F25,F14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员工自治程度,贡献率达12.176%。因子3在指标F28,F21,F15,F4,F27,F6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企业持续发展,贡献率达到10.804%。因子4在指标F19,F31,F10有较大载荷,命名为激励制度,贡献率达到8.936%。因子5在指标F7,F9,F1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鼓励冒险精神,贡献率达到8.461%。因子6在指标F2,F18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行为模式,贡献率达到5.221%。因子7在指标F20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领导重视,贡献率达到4.479%。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分析,组织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员工自治程度,企业持续发展,激励制度,鼓励冒险精神,行为模式,领导重视为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问卷分析的结果,本文对于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给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企业制度方面
企业制度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使企业在制度上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企业制度只有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敏感性,才能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应建立长久而明确的目标以及正确的经营之道[7]。提升企业上下的办事效率,排除冗余环节,节约企业资源,建立一整套激励制度,树立一线员工的创新模范和典型,奖励成功的创新行为,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二)企业员工方面
员工就是企业的血液,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对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8]。首先提高员工的自治程度,给员工一定的自治权利和主动性,使员工可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创新活动。其次允许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异议,重视员工的创新自主性和时间的主动性,充分授权。最后鼓励员工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知识分享,充分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企业荣誉感。
(三)企业管理方面
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应该将创新融合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分别从管理思想、制度、手段、人才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9]。企业领导者应从管理思想和管理人才方式上创新,如企业吸收培养敢于冒险、鼓励创新、思想开放先进、注重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企业领导。以及企业应当具体从战略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和手段方面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海兵.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应用模式[J].中国核工业,2014(11):58-59.
[2]陈春花,刘国江.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3):294-296.
[3]甄珍,付东普.创新型企业文化构建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3):157-166.
[4]郭国庆.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与环境优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49-54.
[5]谢玉华,陈佳新生代员工参与需求对领导风格偏好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9):1326-1332.
[6]徐晓明,沈红丽.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信息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5):64-69.
[7]李夏琴.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机制及其运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8.
[8]吴文华,赵行斌.领导风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153-156.
[9]王新南.人本管理思想与一般管理方式的关系[J].现代管理科学,2003(10):81-82.
[责任编辑:范君李丽]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corporate culture in private high-tech enterprises
WANG Xin1,XIE Zhen-an2
(1.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2.Employment Offic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 successful innovative enterprise culture plays a great role both in promoting business ideas, system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and in the ability of the business to occupy a favorable position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Currently,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era of big data and internet+, many of our private high-tech enterprises have carried out different levels of inquiry in building innovation-oriented culture,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is not significant. How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ulture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Accordingly, this paper ha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31 factors of building innovative enterprise culture.The author had a case study of company F, surveyed its management and staff, analyzed the survey results by SPSS 22.0.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following factors are vit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uccessful innovative enterprise, namely, the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and sensitivity, the degree of autonomy of employe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centive system, to encourage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behavioral mode and leadership attention. Therefore, enough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system, personnel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private high-tech enterprises; innovative enterprise culture; factor analysi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1-0054-05
作者简介:王馨(1992-),女,安徽宣城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质量管理。
收稿日期: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