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辅助技术在腔静脉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16-05-17付国伟赵阳超王振卿黄明君赵文增
付国伟,赵阳超,王振卿,孙 微,黄明君,李 军,赵文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体外循环辅助技术在腔静脉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付国伟,赵阳超,王振卿,孙微,黄明君,李军,赵文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辅助技术在腔静脉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腔静脉肿瘤在CPB辅助下行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其中3例为原发或继发下腔静脉平滑肌瘤(其中1例蔓延至右心房),1例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为肝癌下腔静脉内转移,2例为肾癌下腔静脉转移,1例为胸腺瘤累及上腔静脉及右心房。通过右房-主动脉插管或右心房回输管建立CPB行辅助循环。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将腔静脉肿瘤完整切除,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显示,1例术后2个月出现肝衰竭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4、6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其余5例随访1 a无复发。结论CPB辅助技术在腔静脉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通过充分暴露术野,保证了肿瘤的彻底切除。
[关键词]体外循环;腔静脉;肿瘤;手术
原发或继发的腔静脉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针对肿瘤腔静脉广泛转移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姑息或部分切除术,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清除病灶,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将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人工心肺氧和后回输体内的一种技术。我们总结了8例腔静脉肿瘤术中应用CPB技术的相关资料,结果显示该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PB辅助下腔静脉肿瘤手术治疗的8例患者,其中3例为原发或继发下腔静脉平滑肌瘤(其中1例蔓延至右心房),1例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为肝癌下腔静脉内转移,2例为肾癌下腔静脉转移,1例为胸腺瘤累及上腔静脉及右心房。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无远处肿瘤转移迹象。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1.2围手术期管理
1.2.1术前评估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胸腹部增强CT和(或)MRI检查,常规行心脏彩超检查,2例患者行PET-CT检查,明确肿瘤类型及腔静脉侵及范围,有无远处转移等。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测髂静脉以下下肢静脉的通畅性、有无血栓形成。综合评估,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发现远处转移,患者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治疗。
表18例腔静脉肿瘤患者一般资料
序号性别年龄/岁症状诊断侵及范围1女42下肢肿胀伴腹痛平滑肌瘤肝后下腔静脉2男57下肢水肿、腹胀肾癌肝下下腔静脉3女48消瘦、腹胀肝癌肝后、上下腔静脉4女39腰痛、腹痛平滑肌瘤肝上及右心房5男51下肢水肿平滑肌瘤肝后、上下腔静脉6男57血尿、腹痛肾癌肝下下腔静脉7女45腹痛、下肢水肿平滑肌肉瘤肝下、后、上下腔静脉8女53胸闷、颜面部水肿胸腺瘤上腔静脉及右心房
1.2.3术后治疗8例患者术后均接受放疗或化疗,术中行人工补片修补者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术后均给予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结果
2.1CPB辅助方式本组8例患者中,2例患者行右心房-主动脉插管,常温CPB辅助下完成上腔及下腔静脉内肿瘤组织的清除,其余6例患者单纯行右房插管建立回输通路。此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生命体征无大的波动,同时通过充分暴露术野,保证了肿瘤的彻底根除。
2.2疗效8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围术期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常规放疗或化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例患者出院后2个月死于肝衰竭,1例平滑肌肉瘤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1例术后8个月发现脑转移,保守治疗后死亡,其余5例患者随访1 a无复发及转移。见表2。
表28例腔静脉肿瘤患者围术期情况
序号插管方式CPB辅助时间/min输血量/mL腔静脉处理随访结果1右房管36200直接缝合无复发2右房管67400补片扩大缝合无复发3右房管58400补片扩大缝合术后2个月肝衰竭死亡4右房-主动脉插管400直接缝合无复发5右房管290直接缝合无复发6右房管57200补片扩大缝合术后8个月脑转移7右房管280直接缝合术后6个月复发手术8右房-主动脉插管44200直接缝合无复发
3讨论
部分肿瘤侵犯腔静脉及导致腔静脉内瘤栓形成在临床上日益多见,此类肿瘤多为其他部位转移所致,如腹部肝癌、肾癌、平滑肌肉瘤转移,胸部胸腺瘤、纵隔肿瘤转移等,极少数为原发腔静脉内肿瘤。腔静脉肿瘤侵犯腔静脉继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腹痛、腹胀、下肢水肿等[1-2]。由于手术切除腔静脉肿瘤极易出现大出血、肿瘤组织脱落沿血行远处转移等被认为是肿瘤根治的禁忌与难题[3]。
CPB是利用体外辅助装置,将血液引出体外,经人工氧合器氧和后由驱动装著(人工心脏)重新输入体内的一种心肺辅助技术。该技术在心脏外科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专业渗透。随着各专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体外循环设备、理念的更新,CPB已经在诸如神经外科、肝胆外科、肿瘤科、急诊科等广泛应用。CPB在原发或继发腔静脉肿瘤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常用的方法有:汪忠镐院士早年报道的经右房-股动脉插管的深低温停循环技术[4];梁发启报道的胸骨正中切开建立常规的体外循环;近年来较多报道及应用的单纯右房插管回输方法。归纳以上各种CPB方法,其目的都较一致:1)为外科创造一个清晰的无血术野,利于肿瘤的彻底切除;2)减少血液丢失及破坏;3)维持机体内环境及生命体征稳定,保证重要脏器灌注;4)减少肺栓塞发生率。
本研究中8例患者,2例由于肿瘤侵犯到右心房,故行右房-主动脉插管,并行循环下将右心房及腔静脉内肿瘤彻底清除。其余6例单纯侵犯腔静脉,行右心房插管回输术野血。全部患者在CPB辅助下均成功彻底切除肿瘤,术毕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彻底止血。
关于CPB技术在腔静脉肿瘤中的应用,之前有较大争议,反对者认为CPB可以加速肿瘤的血行播散,增加术后复发率,同时造成一定的血液破坏及凝血功能障碍。而一些学者在此类手术中采用CPB技术,术后随访并未发现明显异常的术后复发率[5-6]。目前为止的大样本资料表明,在CPB辅助下行局部的腔静脉肿瘤切除治疗,只要术前无远处转移,手术切除彻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充分使用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并未增加患者病死率,大都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相信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对照研究,CPB技术会得到进一步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Spinelli F,Silo F,La Spada M,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tumors invalving the inferior vena cava.Personal experieence[J].J Cardiovasc Surg,2008,49(3):323-328.
[2]Alexander A,Rehders A,Raffel A,et al.Leiomyosarcoma of the inferior vana cava:radical surgery and vascular reconstruction[J].World J Surg Oncol,2009,7:1-5.
[3]Mingoli A,Cavallaro A,Sapienza P,et al.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inferior vena cava leiomyosarcoma:analysis of a word series on 218 patients[J].Anticancer Res,1996,16(5B):3201-3205.
[4]汪忠镐,马颂章,王仕华,等.布加综合征根治性矫正术的探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11,(3):132-134.
[5]Wachtel H,Jackson BM,Bartlett EK,et al.Resection of pfimary leiomyosarcoma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with reconstruction:a case seri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Surg Oncol,2015,111(3):328-333.
[6]Lee HM,Jeong DS,Park PW,et al.Surgical treatment for an invasive leiomyosarcoma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J].Korean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3,46(5):373-376.
(收稿日期:2015-10-17)
[中图分类号]R7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412(2016)02-0164-03
DOI:10.3969/j.issn.1673-5412.2016.02.024
作者简介:付国伟(1982-),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体外循环辅助技术相关研究。E-mail:fugwei@163.com通信作者:赵文增(1958-),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zhaowenzeng1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