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改革创新分析

2016-05-17魏喜玲

财会学习 2016年4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改革创新行政事业单位

文/魏喜玲



探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改革创新分析

文/魏喜玲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一直在进行改革创新。在在会计工作中,存在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定期盘点不到位、财务预算不准确等问题,还在收入、支出与成本管理等方面存在作弊行为,并且行政事业和单位事业的事业支出、行政支出与年终报表也有出入。因此,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创新建议,希望能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改革创新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经受着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定期盘点不到位、财务预算不准确等问题的困扰,因此只有完善了财务会计制度与收支管理监督体系,提高了审计监督工作效率,并重视培养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人才,才能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管理的问题,使得财务会计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与监督

在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能,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其作用与意义更加重大。就目前而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投资和社会多元化项目融资,因此人们对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财务会计必须对单一来源的核算模式进行扩充,将其转换为多渠道财务核算模式,并按照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工作;其次,从原始凭证中记录、反应出的经济业务数据开始进行审查监督,并杜绝账外设账,必须依法设置账簿,最后要检查会计核算中的资产、负债、权益人、收入与支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合法性。

(二)财务会计的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

在会计工作中,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属于会计工作长远性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更是如此。由于人们对财务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尽忠职守,做好财务信息的采集、整理,并做好行政单位的资金预算,最后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分析,将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充沛的发展动力,没有后顾之忧。在会计工作的成本控制方面,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方式会采用收付实现制,因此在会计工作中的资产、负债等项目中具有局限性。比如,在针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时,通常是一次性计提折旧,因此收付实现制就会导致单位资产计量不全面、划分不清晰,最终导致行政单位的真实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失去平衡,并使得会计信息不可靠、不安全。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

在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管理属于会计工作安全性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更是责无旁贷。首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定期盘点不到位;其次,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不准确,收入、支出与成本管理存在作弊;最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事业支出、行政支出与年终报表有出入。简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漏洞百出,非常欠缺整顿、改进。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问题

(一)财务会计制度与固定资产盘点问题

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并不是十分重视财务会计工作,所以财务会计制度渐渐与时代发展脱节,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思想较为落后、随意,并且完全没有相关的督管机制。此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既使会计工作不具备很高的准确性,又导致会计工作不具备很高的规范性。伴随着岁月的迁移以及时代的迅猛发展,许多会计账户的设置早就焕然一新,可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根据会计核算程序的更改而更新财务会计制度[1],最终导致财务会计工作难以运行,也使得财务信息丧失真实性、安全性。由于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发现固定资产盘点问题时没有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时候也没有对其入账计入进行随时关注,无法从细节上掌握单位内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最终由于各种遗漏、失误从而低估、高估固定资产剩余价值,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实际价值不吻合,使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得不到掌握,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向不知所踪。

(二)收入、支出与成本管理问题

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在财务预算中设置预算机构,因此财务预算中出现人员不足,从而在收支活动中难以对预算进行控制。此外,预算编制过程、编制时间非常短,预算编制质量不过关,不仅欠缺管理体制进行约束,而且还导致内部资金不能发挥最大化效果[2]。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盘点不是很及时,所以收入、支出与成本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通常采用单位业绩、领导业绩作为考核标准,不仅没有经过成本核算,而且也没有具体的细节规定,最终使得成本管理工作不科学、随意性大。

(三)事业支出、行政支出与年终报表有出入

由于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支出被称为行政支出、事业支出,并且“预算外收入”与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将“预算外收入”单独列出后,其与行政支出、事业支出就有了很大的出入[3],最终对财务会计工作发展产生了阻碍。

三、行政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改革思路

(一)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与收支管理监督体系

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首先,对中国的税法、财经法规、会计法规进行深入学习与了解[4];其次,修改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使其能与财务会计的资金计量、预测等工作相协调。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监督体系,首先,针对收入、支出与成本管理作弊现象进行分析,并制定出详细的监管制度;其次,要保证收入与支出的合理性,要确保成本管理的实效性,使得财务会计工作持久发展。

(二)提高审计监督工作效率完善会计工作

审计工作需要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监督方式来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首先,要培养一批专业审批人才来进行审计工作中的监督管理[5];其次,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改进,最终保证财务会计工作高效运行。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要利用社会监督来增加财务会计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还要利用站务公开的方式,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用、管理概况在单位网站和信息栏上进行展示,促进全体同事进行互相监督,使得会计工作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三)重视培养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人才

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还要重视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由于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人才既满足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又提高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因此给予会计人员一定的技术支持意义重大。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迅猛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财务会计管理问题中,主要存在财务会计制度与固定资产盘点问题、收入支出与成本管理问题、事业支出行政支出与年终报表有出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与收支管理监督体系,使财务会计的资金计量、预测等工作能够相协调,也使得财务会计工作能够持久发展;我们要提高审计监督工作效率并完善会计工作,培养专业审批人才进行监督管理,促进全体同事进行互相监督,最终使会计工作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我们要重视培养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人才,使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也使得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玲.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策略[J].财会研究,2014,5(37):232-234.

[2]魏敏.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J].人资社科,2014,18(34):295-296.

[3]胡淑艳.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策略[J].财会研究,2015,4(26):165-166.

[4]张俊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创新探究[J].财会研究,2015,1(138):69-70.

[5]刘一民.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管理视野,2014,6(13):136-137.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管理改革创新行政事业单位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工会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