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05-16宋威周会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贫困生健康教育

宋威 周会杰

摘 要 贫困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其心理问题易受其外界客观因素和内部主观因素的影响。贫困生不仅在经济上需要给予资助,更需要在心理问题上给予帮助,高校积极地进行对策分析是及时有效缓解及消除贫困生异常心理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贫困生 心理问题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1.1自卑心理及成因

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高校贫困生大都来自农村或城镇经济困难的家庭,受其教育条件、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很多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方面他们对“贫困”不能正确认识,受“拜金主义”、“盲目攀比”影响使其与同学相处中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和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城乡教育环境差异,贫困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只顾埋头苦读,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当其进入其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大学时,发现自己只会学习其他方面别无所知,进而对其自身评价很低,自信心大减,使其原有的自信心严重受挫,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引发心理问题。

1.2自我封闭心理及成因

贫困生受往往由于家庭文化水平限制,自我评价偏低,自我定位不准,在相对落后封闭的环境中成长,使其容易产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交谈,即使与宿舍同学也不愿交流,从而形成自我封闭。这种性格特点在强调个性彰显的高校里极易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不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同时过度的自尊心则会使某些贫困生在与人交往时敏感多疑,会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自我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常常给人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不能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1.3焦虑与抑郁心理及成因

由于家庭情况限制,家庭经济压力大,在无形中对其学生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外在压力。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导致贫困生经常疲于打工来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学生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由于自卑及自我封闭,遇到事情无人或羞于倾诉,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继而使其贫困生容易产生焦虑或抑郁的心理。而且,贫困生往往背负着家庭的希望,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特别由于经济问题对其大学抱有较高的期望,但抱负水平偏高,抗挫能力不足,极易在抱负水平和现实水平产生较大差异,从而对自身认识产生偏差。

1.4敏感与妒忌心理及成因

作为贫困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最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生的内心尤为敏感,对涉及到与自己相联系的事情,总会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甚至别人关心的话语总能让其听出不同的声音。究其原因,贫困生长期的心理障碍引发了他们认识观念的负向差。他们自认为在地位、境遇方面低人一等而产生一种痛苦和不满的情绪体验,特别是有些贫困生自认能力较强但却无法享受其他学生物质上的奢侈,产生不满及憎恨,甚至分化出带有攻击性的心理——妒忌。

2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加强贫困生理想信念教育及心理素质教育

高校心理工作者不仅应积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生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意识到人的财富不仅包括物质上,同时还有精神上的富有。同时,还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团队拓展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正确对待贫困,勇敢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树立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最终达到自我解压和正确面对贫困的健康心理状态。

2.2建立合理有效的支持体系

建立动态管理的贫困生档案,加强贫困生家庭实地走访、调查、登记,建立健全的奖、助、贷相关体系是帮助高校贫困生的主要途径。其中,合理区分贫困生类型,依据类型给予贫困生不同的方式资助是合理有效的支持方式。

在资助过程中应该注意采取正确的措施。以防贫困学生心灵的再度伤害。社会公开资助的方式以及弱势群体的身份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通过社会资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必然是件好事,但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由于实施不当或扭曲无形之中也增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贫困生往往在物质上得到了帮助,心理上却又遭遇了再度创伤从而加剧自身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嫉妒等消极情感。

2.3引导贫困生参加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许多贫困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事件的处理处理能力,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使其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发掘自我优势,提高自信,消除自卑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我承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以多种形式进行感恩教育,将爱心不断传递,让贫困生在活动中得到自身锻炼,也是其体验新事物,提高自身素质及社会认知能力,改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2.4构建家庭关心、鼓励体系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环节。贫困生往往缺乏与家长的深度沟通,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家庭走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将学生本身的思想动态、想法告知家长,并传授贫困生家长心理咨询的简单方法,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进行贫困生的心理干预,使贫困生在逆境中重整风帆,向高处攀登。

总之,贫困生工作时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共同关注、分析和解决。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贫困生心理问题也属于动态变化,针对贫困生心理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心理干预方法和策略,使贫困生顺利就业,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基金项目:河南工业大学“先锋成长计划”辅导员工作室项目。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贫困生健康教育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