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5-16丁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高校

丁雷

摘 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经被社会广泛关注,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但是我国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能非常系统和完善地为广大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想要让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得到更多的关怀,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就业服务体系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积极构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以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对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为更多的毕业生指明就业方向,从而缓解紧张的就业压力,最终促进就业形势的稳定。

1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概述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泛指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提供就业帮助的等一系列服务工作的总称。它是以大学生充分就业和人生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基础,以高校为依托,以社会中介和用人单位为补充,针对大学生而形成的一个分工不同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就业服务体系。政府、高校、毕业生、社会是就业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组成。完整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包括就业技能的培训、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咨询的提供、就业指导的服务、就业委托服务和就业管理等等。

2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2.1政府政策的支持

我国政府根据我国就业市场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地调整了市场功能的定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真正贴近高校毕业生需求,在努力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使得高校毕业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帮助。另外,政府也加强调查,深入就业市场,根据不同变换的形式,及时调整策略,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深入发展提供便利。

2.2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加强

在当前的就业服务体系中,高等院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与顺利进行。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基本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了健全的服务机构、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良好的就业信息平台以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此外,高校还积极与用人单位企业合作,举办校园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提供便利。

2.3毕业生自主就业意识的提高

毕业生是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广大高校毕业生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现在很多的毕业生已经基本摆脱了等待帮助的状况,更多的大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指导,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得自己始终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毕业生自主就业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社会和市场的不断变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1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发展的滞后

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置有就业指导中心,但是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他们大多都是从其他岗位上调任或者兼任,并没有系统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知识,并且教师人员大多缺乏,往往会造成工作任务重,工作进度跟不上,造成就业服务质量达不到。目前,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课程开展设置不太合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不能贯穿在学生各个的年级学习阶段,而且课程主要讲授为主,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高。另外,高校就业服务内容过于单一,很多就业服务仅仅局限于就业信息发布、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协议办理、档案派发等事务性的工作,而对毕业生求职选择、求职技巧、心理辅导、创业教育等则涉及很少。从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来看,我们的就业服务还是没有跟上毕业生的需求。

3.2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矛盾突出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急剧上升,2016年的本科毕业生已经达到了七百多万人,这远远超出了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很多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不了解,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又很高,片面地认为用人单位的条件和待遇不能满足自己,从而选择观望不就业。然而,很多用人单位和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因为很多毕业生自身原因不能满足他们岗位的需求,以至于采取优中选优的方式,从而导致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正是由于毕业生对就业要求期望过高而用人单位对岗位的高要求,最终出现了毕业生难就业用人单位招工难的现状。

3.3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的不健全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已经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快速的发展也使得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就是高校就业市场的不统一,当前各种人力资源就业市场的信息共享并不是十分畅通,不同种类的机构都会组织各种招聘会,虽然种类很多但是信息不全面,造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需要进行多次选择,对他们都会带来麻烦;其次就业市场供求的不平衡,由于高校人才培养过剩和社会需求减少,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一个岗位会有很多人竞争,从而造成无业可就的现象;最后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目前就业市场时常会出现劳动纠纷、不正当竞争、乱收费、中介诈骗等现象,就业市场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说明了就业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

3.4高校就业信息化服务有待提高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络是毕业生接收信息的最快渠道。现在高校的就业服务中心都配置了网络系统,但是发布的就业信息内容并不丰富,主要就是一些招聘和实习信息,没有所面向的服务对象和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的需求。另外它的网络联系也相对独立,缺乏与毕业生良好的信息互联,进而并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现代化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就业服务的质量,从而导致了就业服务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阻碍了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

3.5政府缺乏足够的重视

现在一些社会上的就业服务机构存在工作人员编制少、工作效率低、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另外在现行的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存在严重滞后现象,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对毕业生就业服务的质量。政府的调控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就会制约着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4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议

4.1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生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能够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科学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最终增加自己成功就业的机会。

4.2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是广大学生学习相关就业知识最直接的方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应当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各个年级段,并应当针对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的课堂内容,特别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增加实践认知课,以让他们能够更真实地体验到即将到来的就业实际。应当把就业指导课纳入学生必修的学习课程当中,一定要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程度,增加他们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另外,我们要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就业指导和帮助。

4.3增强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能否最终顺利就业关键还是需要靠学生自己。当前大学生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注重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抵抗压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亲睐,这对我们的大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各种实践能力以及强大的心里素质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不被市场的潮流所淘汰。

4.4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增强他们的创业素质。要逐步建立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要不断完善对有创业意识学生的能力和心里品质的培养,并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积极鼓励他们走上创业道路。

4.5加强就业信息网络现代化建设

现在大学生接受信息最快的渠道就是互联网络,我们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提供网上就业政策解读与宣讲、职业规划与咨询、心理辅导、求职技能与培训、就业困难与失业援助、法律咨询与求助等。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网,拓展就业平台,加强学生与学校以及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就业过程变得更加便利。

4.6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

学校和用人单位联系的密切能够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两性互动。高校可以借助用人单位的资源建立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受到更好的实践教育;用人单位也能够与高校交流,更好地发现人才,做到人才需求的引进。通过双方的积极联系可以使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更加完善。

4.7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

政府在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调控作用,应当通过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大学生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利,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还要完善相关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工作岗位,提供就业保障和服务。政府要重视大学生就业难得问题,一定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投入,积极引导,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得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敏,李明章.澳大利亚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启示[J].高校探索,2015(6).

[2] 晏玉珍.河南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见识[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1).

[3] 王庆波.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内涵建设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3(5).

[4] 罗润东,王璐.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12(5).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