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只是还没准备好
2016-05-16燕子坞主人
燕子坞主人
当我还是传媒公司主编的时候,每次跟人说起我大学学的专业是会计,都会迎来诧异的眼神,而诧异里又多少有些“这人挺牛”的意思。心理学家说,跨界能增加一个人的魅力,越是跨得莫名其妙,越是让人目眩神迷,比如兼职芭蕾舞老师的男性“码农”,比如周末是私房菜馆厨娘的阿尔巴尼亚语女教授……都让人觉得此人摇曳多姿。
我对自己小规模的跨界,没有丝毫得意,事实上,那是我的一大遗憾。当年我的理想是学中文,但父母逼我学了会计。后来每次说起这段往事,我都埋怨父母的专横,直到听了一个故事。
故事是老同学M的。她奋斗多年,成为一家外贸企业的中层干部,想凭借手中的资源自己创业。可她的父母一听就怒了:“放着年薪20多万元的铁饭碗不要,非要自己折腾?你现在背靠大树,人家才跟你做生意,没了金字招牌,谁还理你?你要是败光了家产,我们两个怎么办?”
她心灰意冷,跟一个前辈倒苦水。前辈听完,说:“我也觉得你不应该去冒险。”她瞪大眼睛问:“你以前不是支持我的吗?”前辈打断她:“你看上去准备得很充分,但我今天才发现,你其实还没准备好!想想看,一旦你有了自己的公司,只会有越来越难的挑战——员工会搞砸你的生意,客户不跟你做生意,竞争对手想抢走你的生意……每一件事都比你说服你的父母要难得多。如果连父母都说服不了,你要如何说服未来的陌生人?如果你是因为父母的压力而犹豫着要不要踏出第一步,那就完全不要去尝试,你根本还没有准备好。”
那天,回味着她转述的这番话,我重新审视了那个蹉跎了岁月的大学志愿:高中时我的语文成绩不算好,作文也从没被老师在班上读过,对中文系的向往大半是因为爱读闲书。中文系毕业后能干什么,我完全没想过。那时文科班的主流志愿是会计和法律,这两个专业未来的方向很明确,所以父母一“逼”,我虽然抵抗了一阵儿,但其实心里已经放弃了“非主流”的念头……直到后来会计念得不顺,工作没着落,才怨恨父母“当初要不是你们不让我读中文,现在我早就如何如何了”,其实该怨的,只是自己当年没为未来好好准备。
所谓父母的专横,有时只是迷茫的你患上的“被迫害妄想症”。你一边享受着父母给予的稳定,一边拿这份稳定当作自己不如意的借口。
当年,我也曾很不屑于老板对我写的文案指手画脚。直到后来听到了这样一句话:“你只为你的文案负责,而老板是为文案背后几百万的生意负责!”我才猛然醒悟,老板指手画脚是在履行他的职责。
同样,父母为家庭的未来负责,他们是你最无私的“天使投资人”,说服他们,才能在你前途未卜的时候后顾无忧。
我刚到公司的时候,想做一个5分钟的动画短片推广我的项目。脚本、绘图、后期都可以在公司内部完成,只有配音需要外包,费用不过1200元。本以为这点儿钱老板不会放在眼里,结果方案被驳回。老板要我提交预算和推广方案,我说预算就是1200元,推广就是放到网上播啊!现在想起来,实在太可笑了。
别的不说,4个同事一个月的人工成本,就已经超过5万元。推广的效果呢?我拿不出任何的数据支撑。一个老板如果任由新人拿几万元钱打水漂,如何能经营好一家公司?
在你眼中,父母是那样不可理喻,但你有没有试过像说服老板那样去说服你的父母?在公司里,你的项目要拿出切实的方案,要收集可靠的数据,要提交够用却又不会让老板皱眉的预算,才有可能被立项。而面对父母,你的方案、数据、预算在哪里?韩寒退学当作家,扎克伯格辍学开公司,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反对?
当你埋怨父母干涉你的人生时,往往你的人生已乱作一锅粥了。当你为未来准备好一切,相信他们会带着祝福的微笑,目送你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