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桥隧近接混合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2016-05-15余小凯江西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16年15期
关键词:桥隧桥台基坑

◎ 余小凯 江西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复杂桥隧近接混合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 余小凯 江西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城市改造逐步升级,公路交通的复杂程度越来越严重,桥隧连接工程也日益增加,由于桥隧连接工程中隧道和桥梁在施工和设计方面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影响,做好桥梁隧道连接工程的研究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复杂桥隧接近混合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复杂桥隧 近接混合结构 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隧道工程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城市隧道工程,设计车辆行驶速度为40km/h,公路荷载等级为二级,隧道建筑限净宽度为9m,隧道洞口段包括进出口在内都连拱隧道,整体结构比较复杂,桥隧连接问题比较突出。如图1所示。

2.桥隧连接的设计原理以及施工特征

桥隧连接工程设计原理以及施工特征如下:

(1)桥隧连接工程在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相关性。在桥隧连接工程中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距离过小,因而在进行桥台基坑开挖或者混凝土浇筑工作时需在隧道内进行施工。从桥隧设计特征与施工层面来分析,桥台基坑的开挖特点与隧道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桥隧连接工程在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综合性。桥梁连接工程主要包含三种结构类型:一是桥梁施工;二是路基路面的施工;三是隧道部位的施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各个结构主体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在进行桥隧连接工程应综合权衡这三种结构类型,根据工程的各个进度适当调整,使各个环节能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下进行有序实施。

(3)桥隧连接工程后续阶段的施工。桥梁连接工程施工结束后,在后期投入使用后会发生很大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也是工程设计初期我们无法提前预知的,再加之在施工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桥隧连接段的处理不当等问题,所以做好桥隧连接工程的后期保养工作至关重要。

3.复杂桥隧近接混合结构施工

3.1桥台的主要施工技术

3.1.1基坑开挖工作

桥台基坑开挖主要采取的方式斜坡式进行,在开挖中相应的机械再加以人工辅助进行鼎力配合来完成的。施工人员要注意在开挖中为了更好的确保边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开挖中应有效控制边坡的坡度,与此同时为了使工程排水通畅,避免雨水或者工业污水影响基坑的正常施工,施工人员在开挖工作开始前应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

图1 连接隧道洞口桥隧相连段结构平面图

3.1.2桥台模板的加工与安装工作

本工程桥台模板主要使用的是整体定型刚模板,这种钢模板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可减少接缝的数量;二是尽可能的节省一部分结构材料。模板在使用中应严格按照实际所需进行有效安装,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可使用钢管脚手架等构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此外在选择模板材料上施工人员要注意挑选质地优良、抗弯曲能力强的材料,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环节得以顺利实施。

3.1.3桥台混凝土浇筑工作

施工人员在对桥台部位浇筑混凝土前,首先应全面检查钢筋、预埋件以及桥台尺寸等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确保各个环节准确到位,其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浇筑中应保持连续性,若两次浇筑间隔时间太长或者是浇筑中出现中断等都会影响正常的建筑工作,影响工程实际进度。在浇筑中也应严格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施工,从底板板边向中间进行并采取分层方式进行浇筑,分层的厚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且混凝土入模的温度也要维持在5~30℃。最后待浇筑完成后使用振捣器将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捣实处理。

3.2明挖隧道的施工技术

3.2.1基坑支护的设计原理

基坑支护的设计应综合权衡当地地质状况的实际情况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而且回填方式与厚度也应根据原始地面的相关性进行有效设计,尽量降低外部荷载力对建筑物的损害。基坑围护设计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具体如下:

(1)边坡的支护设计应保持稳定状况,而且抗弯曲能力要足够强。

(2)在施工中支护结构不会发生强度破坏。

(3)基坑支护设计主要采取理论计算与工程类比等方式相结合进行综合权衡,而且在施工中按照施工监控量测的信息反馈进行有效施工。为了使施工得以顺利实施,可在基坑支护施工前将隧道明挖断原有建筑物进行拆除并采用放坡开挖模式进行。此外不管是岩石边坡的长度特征或是锚杆等的设置都应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有序进行。明洞顶部与土质边坡侧边主要使用回石进行回填处理,石质边坡边使用与明洞部位混凝土相同的材料进行回填,回填工作也应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基坑顶部应设置一定长度与宽度的截水沟,这样可便于雨水等施工用水及时排除,避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度。

3.2.2施工的准备阶段

施工人员在进行明挖段基坑开挖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实施。

(1)施工人员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查访并结合工程相关资料经过综合权衡后,使用槽探方法进一步核实管线的类型与埋深管道的实际深度。在施工中若发现所制定的方案与实际施工存在出入,则应上报相关部门相互协商后对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施工之所需。

图2 明挖段基坑开挖

(2)进行基坑施工前,相关负责人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对施工的具体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的讲解,从而让全体工作人员能掌握工程中所需的相关技术,以便在施工中能游刃有余的发挥。

(3)基坑开挖工作开始前施工人员事先要将基坑分成几个工程段并在已分好的工程段周边设置测量网点,测量出基坑地面标高,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开挖标高。

(4)根据施工实际所需事先准备相应的设备比如挖掘机、运输机等,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3.2.3明挖基坑开挖实施方案

在基坑开挖前施工人员应在基坑周边设置一定尺寸的截水沟,这样可使雨水等能及时排出,减少基坑积水对轨道围岩的侵蚀。明挖隧道基坑开挖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先纵向分段施工,再横向分层处理,最后做好支护部位的施工。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损害,在施工前相关单位应做好全面的检查,在施工中严格把关,在遇到相关突发状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预案措施。明挖段基坑开挖见图2所示。

与此同时,在明挖基坑开挖中为了确保下穿轨道六号线区间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经过仔细、全面的分析后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1)在轨道结构的一定范围内使用机械分层方式进行开挖而且开挖的深度应控制在2m以下。要注意轨道结构的正上方不能使用任何大型机械,以防止造成轨道被无故破坏等现象。

(2)在进行明挖段隧道与轨道六号线区间隧道同时施工时,施工人员可根据分层开挖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焊接切除,从而有效保护轨道交通的支护部位。

(3)在施工中工作人员应做到保证隧道与轨道结构岩体之间的稳定性,若在施工中发现有岩体出现松动或者破碎现象时应将不完整的岩体进行彻底清除,并使用相同型号的混凝土进行回填处理,最后采取注浆方式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

(4)为了确保轨道结构与防水系统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保护。基坑工作开挖前应做好周边截水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基坑积水对轨道结构的侵蚀作用。

4.结论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桥隧连接施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对桥隧近接混合隧道工程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李培楠,肖勇刚.浅埋偏压段桥隧相接特殊洞门修建技术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10(03):66-69.

[2]杨建山,傅鹤林.桥隧过渡段振动响应数值分析[J].企业技术,2011(7):79-82.

[3]李勇,丁浩.桥隧相接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的设计[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3):416-419.

猜你喜欢

桥隧桥台基坑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桥梁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
桥隧管养新理念(桥梁篇)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无处理软基桥台加固及验算
大连开凿全国最长城市山岭桥隧工程
重庆桥隧大排查:震后“身体健康”跨江特大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