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05-14张志伟赵峰刘志侃
张志伟 赵峰 刘志侃
摘 要:文章从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梳理了部分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并以陕西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4-0072-03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招生规模最大,办学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区域类型高校。扩招以来,地方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规模不断扩张,其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实现等问题日益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和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规划的亮点。当前,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地方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如何克服不分高校办学层次“千校一面”的教育模式,切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整体部署,有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1]。
一、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与问题
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传统热门专业存在于全国上百所综合性、理工科高等院校的专业开设目录中。由于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师资力量、工程平台、学术氛围和就业渠道等各方面都无法与985、211类国内名牌重点大学比较,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存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同质化趋向,培养人才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与地方经济和市场主要服务对象需求相脱节的矛盾[2]。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侧重于给学生传授电子信息系统相关专业知识,尽管也有企业管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穿插其中,但并未将特色创新教育当作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重要构成进行探索凝练,这种传统工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3]。
2010年我国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内先后三批共348所高等院校以创立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和研究成果主要以国内部属高校或重点高校为代表,而地方高校受办学条件、师资结构、经济环境、生源结构等因素制约,其研究成果应用性受到一定制约。目前,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相对有限,主要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专业实践环节、创新基地建设”等单个方面对该类专业学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研究,甚至存在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实际办学定位,照搬重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使所培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降低,无法适应应用型高级工程师的工作岗位,实际就业率和就业岗位层次连续下降[4]。
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专业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与实验区建设有机统一,将理论课程体系、实验保障体系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与创业园等作为实验区建设的组成部分[5]。广西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将
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围绕“构思(C)—设计(D)—实现(I)—运作(O)”思路展开,以适应不同层次和教学环节的实战项目作为驱动,突出未来工程师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社会意识和创新精神四大要素的全面均衡发展[6]。宁波大学信息学院探索了学科竞赛培养机制与教学计划有机对接,并依托大学生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有效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指导及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7]。温州大学结合生源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创业教育和工程教育与学生的年级特点及其对应的工程教育层次、创业教育层次、创业教育形式有机融合起来,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从公共基础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主干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专业选修课程群、特色课程群进行课程设置,并与公共实验平台、专业实验与开放创新实践平台、特色实践平台紧密衔接,引导学生向“工程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分流培养[9]。成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在课程上应按照“基础、专业和应用”三个层次进行设置,在“应用层次”中增设“技术前沿课程和工程实践”内容课程,将其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实到实处[10]。
综上所述,我国部分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相继结合其办学类型和学科专业特点,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进一步推进,各地方高校很有必要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梳理,以期建构起既适合地方高校办学类型特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符合地方高校学生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三、陕西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一)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的背景
陕西理工学院作为陕南地区唯一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的老牌专业,其发展可以追溯到北大汉中分校时期的无线电专业。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组调查研究了本省部分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差异,结合陕西理工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指导精神,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修订为工程创新型。而后在学校教务处和二级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逐级推进下,制定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与时俱进革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了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
(二)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与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强化专业综合改革,突出专业特色; 按照“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满足学生成才需求和持续发展的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改革目标:以创新为引导,结合地方经济对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构建“分层次培养、多路径发展”的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11];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将创新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合理设置专业选修、创新教育、综合训练等不同模块,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思路
根据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战略,以及教育部“开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分层次培养、多路径发展”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工程型、创新型、创造型人才。
为彰显陕西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优势与特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保障专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指导思想、目标和研究思路确定后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条途径进行研究。
第一,以在校学生为主体,对采用10版本科培养计划培养的大三、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10版培养计划开设课程的意见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第二,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其他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同层次省内高校进行充分调研,听取相关专家学者意见,参考其制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关键细节处理,课时分配、考试考查、实践环节、必修选修和实验配置等具体问题;
第三,从“出口”找“入口”,对已工作的毕业生和相关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切实掌握社会对电子信息技术类岗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最新需求,分析麦可思公司提供的《陕西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2)》,总结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对本专业本科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求;
第四,将与学生前途紧密相关的电子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考试大纲、相关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对照,分析课程设置的衔接度和前瞻性,对应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陕西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年制定印发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为指导,严格按照陕理工教〔2014〕29号文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开展2014版本
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确保专业制定的标准与国家对专业提出的新要求和相应标准相吻合,与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发展目标相一致,同时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社会需求预测、人才培养新要求等因素,体现预见性和前瞻性。
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电子信息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不分专业方向,通过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方向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进行优化重组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同时将第二课堂纳入教学体系之中,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专业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学生专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彰显专业优势和特色;通过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结合社会、企业活动需求,整合与行业需求紧密的技术类课程,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切实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提升[12];通过加大校外实践环节,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基础教育单位等进行深度合作,完善“人才共育、专业共建、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机制;通过将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课程设置优化的主要内容如下:为促使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在第一学期新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专业基础课程;为增强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汽车竞赛”“挑战杯”等大型竞赛中取得成绩,增加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学时,并将“电子制作”“PCB设计与制作”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提前至第三学期;为彰显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性人才的主要特点,保证专业主要相关课程的学时,删除了 “数据库原理” “随机信号处理”“科研方法导论”等与主干学科不符、理论研究色彩过重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不符的课程;为保持毕业生的竞争力,加强与当前行业需求的对接,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新开设了 “物联网技术”“Labview图形化编程”等专业选修课;为使学生尽快顺利融入科技制作第二课堂,优化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前移一学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保障落实分类指导、分层次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课外创新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参与502创新实验室、产学研用校企联合育人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各类学科竞赛获取学位所必需的学分。
陕西理工学院通过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学校年均投入20余万元用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设立,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07年以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机械创新大赛中屡获国家级、省级奖励。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有待于兄弟院校和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傅明星.地方普通高校内涵式发展述论[J].陕西理工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王林雪,郑莉莉,曾兴雯.基于电子信息专业背景的大学
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2,(5).
[3]孙志学.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陕
西教育:高教版,2012,(6).
[4]刘志侃.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研究[J].陕
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5]古天龙,景新幸,郭庆等.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2,(1).
[6]周坚和,唐培和.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CDIO多
层次立体化培养模式探析——以广西工学院通信工程
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3,(4).
[7]周宇,王国红,徐铁峰.地方高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教
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人才培养实
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8]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以温州大学
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9,(4).
[9]郭业才,王友保,胡昭华等.以电子信息专业类协同建设
为契机,构建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以南京信息工程大
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4,(3).
[10]方红,雷霖,李红连等.电子信息创新型工程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
[11]陆伟家,张厚军,施险峰.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
的培养途径[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12]宋跃,杨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
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