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再造:教育与生命同行
2016-05-14刘建平
刘建平
我们秉持这样的观点:学校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我们追求这样的理想:让课程更适应学生的发展,更焕发教师的个性。
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这是学校的文化使命。使课程从国家一统走向学校为本,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一度回归”。在此基础上,去除学校功利色彩,使课程走向学生为本,则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二度回归”。
2006—2011年,正值东莞新课改蓬勃发展时期,在东莞市政府和东莞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进行了历时五年的课程整合及课程校本化探索实践;力求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 使课程从国家一统走向以学生为本。目前,从基础型课程到拓展型课程、体验型课程,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文丹枫博士等专家学者称之为“全人课程”,现概述如下。
一、学校课程再造的“生命”意蕴
人的生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生命的自然属性也即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寿命的长短;生命的社会属性也即社会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它是以文化为内核和根基,从零开始不断拓展的;生命的精神属性也即精神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它并非纯粹指人在顺境中所能达到的高度,人在逆境中所处的低谷,因为生命的深刻体验和灵性的深层次激发,也构成了富有意义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种特性源于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人最初作为自然生命体而存在,他要发展成为社会生命体的人,就必须在自然生命体的基础上,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这些发展,不是生理遗传所能实现的,它只能通过社会遗传来实现。教育是实现社会遗传的有效途径。教育促进了人的精神成长和社会性的发展,使人由自然的、潜在的社会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人。所以,无论是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学校的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因此,我们所进行的学校课程再造,期望使课程设计从国家一统走向以学生为本,就要着眼于培养完整的人,让教育点燃“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
二、基于“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重建
1.课程理想
完整的人并非与生俱来的,教育的过程就是成全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存、自我超越的过程。基于生命发展,我们确立了自己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全人课程”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少数“精英”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或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所有学生模式化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阶段的发展;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
“全人课程”目标:塑造精神生命、开琢自然生命、构建社会生命,培养完整的人。
2.建设方略
(1)以整合重建课程结构,聚焦生命成长。
其一是将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校本课程整合为拓展型课程,再划分为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指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其二是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及班队活动整合为体验型课程,再划分为品德主题活动及校园节文化,其中的品德主题活动,一至六年级分别是我与己、我与家、我与人、我与国、我与地、我与天六大主题,指向“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
(2)以联动重建课程教学,提升生命价值。
其一是课堂教学策略:基础型课程情知互动、拓展型课程技趣互促、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其二是课程实施策略:从“我”做起,整体联动。如一手硬笔好字课程的“我”,就方法而言是“描红”、就过程而言是“姿势”、就内容而言是“作业”、就对象而言是“教师”、就学科而言是“语文”、就目的而言是“写字”。
整合: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联动:是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联动即“联合行动”之意。
3.“三位一体”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及体验型课程等三类课程构成“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如右图)。基础型课程追求情知互动,主要关注塑造精神生命;拓展型课程追求技趣互促,主要关注开琢自然生命;体验型课程追求道行互通,主要关注构建社会生命。
说明:一手硬笔好字为15分钟短课,一门兴趣爱好为50分钟长课;校园节文化为每学期一个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依次进行,5月、11月的最后一周为展示周,两年一循环。
三、指向“生命”发展的课程教学探索
1.基础型课程的情知互动与塑造精神生命
情知互动即师生互动、情知交融。具体指基础型课程教学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和情与知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个人与群体的互动。情与知的互动包括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情与知的互动、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情与知的互动。
情知互动有四项教学策略。
一是教学目标多元化,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二是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三是教学过程活动化,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四是教学关系民主化,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
我们提出基础型课程要情知互动、和谐共生,强调情与知互为手段、互为目的,旨在改变过于注重知识量的现状。我们期望淡化3R即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etic),强化4C,即批判性思考与问题解决(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有效沟通(effective communication)、团队共创(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创造与创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2.拓展型课程的技趣互促与开琢自然生命
技趣互促即以趣引技、以技育趣。具体指拓展型课程教学中通过技能与兴趣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达到技趣共进的效果。
技趣互促有三重教学境界:
第一阶段兴趣先导,兴趣是媒介,是平台;第二阶段技能驱动,技能是保障,是动力;第三阶段技趣共进,技养趣、趣养技。
我们提出拓展型课程要技趣互促、相得益彰,重视学生生命潜能,淡化学校功利色彩。我们反对为特色而特色,期望让学生拥有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从而使学生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
3.体验型课程的道行互通与构建社会生命
道行互通即知行合一、表里一揆。具体指体验型课程教学中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还包括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只有把“道”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道行互通有三个教学定位:
内容注重项目意识,举一反三;过程注重合作意识,同伴互助;评价注重生活意识,行胜于言。
我们提出体验型课程要道行互通、止于至善,旨在让教育“接地气”,改变“高大上”的现状。我们期望让学生体验感悟生活角色、权利义务、社会关系,并在生活中践行孝顺、慈爱、善良,友爱、尽力、倾心;服务、友善、融洽。
四、学校课程再造的成效
郭元祥教授曾说: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我考察过数百所中小学,像松山湖中心小学这样基于课程的“跑道”,建设学校文化、建构意义课程、创新课程制度、深化学校变革的学校真的太少了。
由此可见,历时五年的课程整合及课程校本化探索实践,值得我们深入总结、深刻反思,持续推进。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2009年建校,之前是2006年开办的东莞松山湖学校小学部,可谓是一所“乳臭未干”的学校。学校目前有口皆碑、一位难求,被称为在课程的“跑道”上起飞的学校。概括地说,学校课程再造促进了学校高起点开局、学生全方位发展、教师多方面提升。
学校的发展,如《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广东教育》《东莞日报》等纷纷进行专题报道;学生的发展,如毕业生进入初中后,在学生会、艺术节、中考等方面都处于绝对领先水平;教师的发展,如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以高分同获东莞市先进学科教研组,8位老师被评为东莞市学科带头人,接近全市(400多所小学)总评人数十分之一。
其实,最令人欣慰的,是学校、学生、教师生动活泼的成长状态。
责任编辑:赵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