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教学设计结构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2016-05-14万荣庆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结构课堂教学

【摘 要】教师的教学设计缺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通过“板块三串式”的教学设计模式,改善教学设计结构,从而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

【关键词】教学设计;结构;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16-03

【作者简介】万荣庆,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局(江苏常州,213001)教研室主任,初中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

在一次对全区中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情况调研分析后,我们发现,有近80%教师的书面设计中对于教学方式设计特别是学生学习方式、交流反馈方式设计单一,甚至缺失。同时在随堂课的调研中更是发现师生间的单向活动多,生生间的双向活动少;学生接受式学习多,同伴互助学习少,学习效率不高。

针对调研情况,我们随即展开对一批国内教改较突出学校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的研究,同时认真学习相关教学设计理论,阅读国内外有关教学设计的书籍,包括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的《有效教学方法》,董林伟主编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创新》。

在理论学习中,我们明确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学习、关系的建立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三个方向,同时提炼出了影响一堂课的五个关键因素是清晰的授课、任务驱动、多样化学习、组织学生积极投入、确保成功率,明晰了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主线(目标)、学习任务、活动方式、效果反馈。因此,要改变现实的教学状态,一是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设计结构,要让教学设计清晰体现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形成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可操作的一种教学设计结构;二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并促进学生间、师生间展开有效互动。

为此,我们在以“问题串”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并展开了实践探索。

一、“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

“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分两个层面:“板块设计”与“三串设计”。

“板块设计”是解决教学设计中如何对学生学习目标任务进行整体思考的逻辑结构设计,是学习目标的第一次分解。

受凯洛夫教学设计理论的影响,当前的教学板块结构设计一般为“复习导入、概念讲解、例题示范、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这种板块设计突出的是教师教的环节。对于一些进行自主学习创新学校的教学设计结构,如“创设情境→探究活动→拓宽练习→课堂小结”或“自主预习、自主探究、自主释疑、自主练习、自主小结”等,其本质虽然突出的是学的环节,但学习目标宽泛,学习任务不明晰。基于此,我们提出的板块设计是突出学生学习目标任务的板块结构,其模式如图1所示。

“三串设计”是针对每一个板块的学习目标任务如何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具体设计,分为:(1)任务性问题设计;(2)针对每个问题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设计;(3)针对每个学习活动结果的交流反馈设计,其结构如表1所示(见文末)。

“任务性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里的任务性问题串设计不仅要体现学习目标的具体化,是课时目标的第二次分解,同时也要体现出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层次。任务性问题设计可以是核心问题设计,也可以是学习任务设计。

“有效学习方式设计”是针对每一个任务性问题呈现后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的设计。具体设计时,应针对每个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是倾听,是独立思考,是同伴交流,是动手操作,还是小组合作等等。同时设计时要明确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能给予怎样的支持。这种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多样化设计学生学习方式,是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可不考虑的重要环节。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常常忽视学习方式的设计,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学习低效。

“交流反馈设计”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用什么样方式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设计,即用何种交流反馈方式来观察并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课堂中教师反馈方式大多采用单一的“一问一答”反馈交流形式。其实,目标达成的反馈形式多样,可一问一答;可教师巡视,并在巡视中及时帮助学生,可在巡视观察后根据学生学习结果对学生各种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可采用同伴互助互评,还可由个别学生(或小组)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式生生交流等。当然,在具体课堂教学实施时须关注反馈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关注追问艺术,同时及时归纳。

“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能反映出一个完整的且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一种能真正体现出“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效果”的教学本质的设计。

二、“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下的课堂实施

1.课堂学习的形态。

我们结合当前较为有效的小组学习形态来强化“板块三串式”设计结构在课堂的落实,并结合区域特点,以隐性分组形态实施,并逐步形成课堂隐性小组学习的基本形态。

(1)分组。我们依据英国教育考察团对上海PISA考试质量分析时发现的“学习成员都面向黑板时学习的专注程度更高”,将原来的班级条组变为块组,并以4人为一组,同桌为同伴,学生仍都面向黑板。同时在每一小组中确定一位学习成绩较好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任小组长,其职责是组织小组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帮助本组其他同学积极学习并提供相应帮助,整理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没有采用成员分工式的小组学习方式,有研究认为,成员分工式的小组学习更适合于综合活动性学习。

(2)明晰小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一般教师将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理解为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的,这是一个误解。我们这里的小组学习方式至少有四种:一是小组内各成员独立倾听教师讲课;二是小组内成员独立思考(操作);三是小组内同伴交流互帮互纠;四是小组成员间合作探究、交流分析。这些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关键在于“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时就要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研究表明,独立学习也许最适合练习和训练性任务,两个学生组成一对(同伴)最适合认知性问题解决类型的任务,而小组合作学习最适合应用性和开放性学习任务,全班学习最适合传递和控制信息。即对于训练性任务一般宜采用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互查形式;对于解决性问题宜采用同伴互相分析形式;对于拓宽性及开放性问题宜采用小组分析交流形式;对于传递信息类问题宜采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目前,正因为很多教师对小组学习方式多样化的不理解而导致课堂上滥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形式化,未能促进学习的提高。

2.课堂学习的有效展开。

任务性问题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学习展开时要让每一个学生明晰学习目标任务及活动要求,这些目标任务及活动要求应在“板块三串式”设计结构中的任务性问题串设计时明确指出。

只有当学生明确其学习任务后,学习才能有效开展。这里的“任务性问题”设计要简洁、明了、有层次(推进感),不宽泛、不细小,让学生有完成的可能和探究思考的空间。这里的“任务性问题”还包括设计一些反思性的任务。如,通过刚才所学,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你还能提出怎样新的思考。这里的“任务性问题”还包括设计一些巩固性练习,如,通过刚才所学你能完成下列一些练习(或问题)吗?(用来及时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目前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投入学习不积极,常常是任务性问题不明确所致。

(1)任务性问题呈现方式。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纸质学案形式呈现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这种纸质学案呈现方式用纸量太大,一方面一般学校经济上承担不了,另一方面也造成浪费,不低碳。实际教学中可采用PPT形式呈现任务性问题,另外也可以使用实物投影仪或小黑板来呈现学习任务,有的教师采用口头陈述展示任务性问题亦可,不过当任务性问题较长时,用口头陈述方式效果并不佳,目前课堂中要大量减少口头陈述任务性问题的方式。

(2)适时提供引导分析。当呈现的学习任务比较长或学生难以理清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来读题分析。具体引导分析时采用“读读、想想、做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题分析能力,才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持续性思维的品质。

(3)教师及时参与学生的过程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巡视中教师要做三件事:一是提醒同伴及时互帮互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及相互帮助,目前课堂上学生不善于口头表达的原因是我们教师很少给他们表达的机会;二是寻找典型资源,即发现学习中出现的新的方法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三是了解并帮助学习困难者。

(4)有效开展学习结果的展示交流。“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方式预设。当前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大都采用无针对性的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并在一对一的交流过程中采用苏格拉底追问方式,这对小班化学习场景是有效的,但对于大班场景的教学效果仍值得研究。其实除传统的师生个体间的反馈方式外,下列两种学习结果的反馈交流方式尤为重要。一是典型资源并联或串联呈现,教师在巡视后根据学生中的典型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分析。二是针对开放性问题采用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时,可进行组组间的展示分析,形成组组间、师组间的互动。接着教师要及时进行归纳提升,如学情需要,还需让学生有再次内化的机会。

“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下的课堂实施,教师的教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对教材进行加工整理,清晰梳理教学内容,并以具有逻辑关系的学习目标任务的呈现;二是对于一些任务性问题的引导分析;三是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巡视指导;四是学生学习活动后,组织对学习结果的交流反馈,并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归纳提炼。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在:明晰学习任务与要求,运用多样方式开展学习,并积极进行交流,获取同伴及教师的相关信息,提升自己。

“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是基于学习者的视角对当前教学设计的一种有效改进,它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虽然我们的实践探索时间不长,但已明显看到了一些变化:教师有了一条清晰可操作的备课路径,备课时更关注教与学的方式;课堂上教师角色逐步走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积极投入有效学习,参与度大大提高,学习方式多样化,特别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更为常态,低分学生自信心逐渐增强。因此,“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多样化学习的开展。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结构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