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民生建设的政治学分析

2016-05-14杨渊浩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恩惠

杨渊浩

摘要:民生建设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民生政策在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展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意义。从对民生理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恩惠”是古代社会民生建设的重要特征,这也是维护“君本”和“民本”之间主从关系的真实写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的民生建设主要集中于救荒、养老和扶贫三个方面,从中折射出民生政策在处理国家与社会、道德与欲望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积极政治意义。

关键词:古代民生建设;政治意义;恩惠

贫弱群体是封建社会民生建设所针对的主要社会群体。在此背景下,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一方面从治国的理念上,在维护君王等级秩序的前提下,强调民生建设的“恩惠”特征,渲染一种“君民”一家亲的假象,另一方面则是注重救荒、养老、救济等方面民生政策的发展,更好地协助君王履行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职能。

一、以“恩惠为主要特征的民生建设理念

中国传统社会是的统治者通过权力绝对集中的官僚体制实现对国家的管理,君王拥有绝对的权力。在古代君王不仅仅掌握着国家的权力,同时还是与神沟通的唯一人选,他的权力是神明赐予的,在周朝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最高统治者(‘王)和至上神(‘天)攀上了‘血缘亲属关系”,君主的权威来自于与上天的血缘关系,臣民必须要臣服于他,否则就要受到上天的惩罚。但是另一方面,天子的绝对地位需要百姓的拥护,“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皇太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视之当如一,合《尸鸠》之诗。今贫民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诚可为酸鼻。陛下不救,将安所归命乎?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多赏赐以大万数,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非天意也。及汝昌侯傅商亡功而封。夫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而望天说民服,岂不难哉!”“天”是爱民的,君王是皇天的代表,如果不爱民,就不会得到天的支持,因此,出于对天意的遵从,君王有义务爱民,从现实层面来看,也即要加强民生建设,但是这义务来源于天赐予的权威,顺天尊君是享受君王义务下的权利的必然前提,所谓“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在此理念下,君王推行民生建设是顺天意而对“民”的一种恩赐,它并不是完全来源于民的需要,而现实生活中,民生建设也仅仅以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标准,其所针对的主要人群是连基本生存都难以保障的人群,民生建设并没有掩盖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本质。对于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来说,君主并没有真正设想过如何使其生活得更好,相反,节欲、控制欲望的理念却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迎合特定的政治需要。比如,儒家就提倡用“理”来限制“欲”,这里的“理”就有社会伦理法则的意思,道家则更进一步指出人要无欲,这里的无欲倒并不是完全没有欲望,而是要把人的“欲”降低到最少的程度,“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人要知足常乐。这种对人的“欲”的节制是在特定生产力条件下的准确反应,其目的就是要限制百姓的民生需求,将其对生活状态需要限制在易于控制的范围内,这种节欲的主张也符合古代民生思想对理想社会的设计。

二、围绕“贫困群体"的民生政策实施

中国古代民生建设主要围绕贫困群体的基本生计问题展开,目的是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与稳固的政治统治,也为了避免社会矛盾的加剧影响社会稳定,因而是一种“有限且必要”的民生建设。

1.中国古代有关救荒的制度建设

自然灾害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物质匮乏,更有可能带来社会秩序混乱与动荡,甚至形成对君权的威胁,因此,国家或者说君王对自然灾害的重视是国家民生建设的重点。

夏朝时人们就提出了“天有四殃,水旱饥荒,非务积聚,所以备之,”这是积蓄以备荒的思想渊源,西周时期就有了仓储制度,“谷有余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春秋战国时期,对赈灾的记录更加具体,“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檫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汉朝时汉宣帝开始推行平仓制度以应对自然灾害,“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价而粜以利民,名日常平仓”,以制度的形式确定各地方官员积蓄备荒、救灾济民的责任。到了汉桓帝时期,则开始了对自然灾害的相关立法工作,据《后汉书》卷七《桓帝纪》记载,汉桓帝时期国家天灾不断,于是颁布诏书,明确“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禀谷如科,”君王以一种封建时代立法的方式将百姓在受到自然灾害后的救济责任划分到国家责任之下。在三国时期,由于战争持续,百姓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尤为不足,而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为了赢得管辖区内百姓的支持与拥护,进一步发展民生事业,《三国志》有记载,在大疫后,曹操曾有针对性地提出,“去冬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军兴于外,恳田损少,吾甚忧之。其令吏民男女:女年七十已上,无夫子若年十二已下无父母兄弟,及目无所见,手不能作,足不能行,而无妻子父兄产业者,廪食终身。幼者至十二止,贫穷不能自赡者,随口给贷。老耄须待养者,年九十已上,复不事,家一人,”不过,在战争频繁的年代,这种民生保障是极其有限的。

到了隋朝,这种应对自然灾害的民生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义仓”成为救济自然灾害的赈灾物资的重要来源。义仓是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长孙平的建议,“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各曰义仓,”规定让州以社为单位在社会范围内募捐谷物以备自然灾害,义仓制度在重视国家积蓄备荒的基础上,大力提倡民间自建粮仓。而到了宋朝,继承“义仓”的设置,这种救济形式发展为“广惠仓”,“初,天下没入户绝田,官自鬻之。枢密使韩琦请留勿鬻,募人耕,收其租别为仓贮之,以给州郡郭内老幼贫瘠不能自存者,领以提点刑狱,岁终具出内之数上之三司。户不满万,留田租千石,万户倍之,户二万留三千石,三万留四千石,四万留五千石,五万留六千石,七万留八千石,十万留万石。田有余,则鬻如旧。四年,诏改隶司农寺,州选官二人主出纳,岁十月遣官验视,应受米者书名于籍。自十一月始,三日一给,人米一升,幼者半之,次年二月止。有余乃及诸县,量大小均给之,”救助范围也较以前有了一定的扩展,同时宋朝货币经济较发达,用货币代替实物形式的赈灾方式的比例逐渐增加,在宋朝天圣七年,“河北大水,坏澶州浮桥,其被灾之民,见存三口者,给钱二千,不及者半之。”至此,中国民生建设最突出的仓储制度基本完善,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民生制度,到明清之际已遍布全国。

2.中国古代有关养老的制度建设

中国传统社会尤其强调对长辈的尊重,“昔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礼。”这一理念也在民生建设中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从仁爱的角度来看,养老是人的怜悯之心使然,老人被视为智慧与经验的代表则理应得到社会的照顾,这也是古代社会维持良好秩序,将社会维持在等级秩序下运转的必要条件。

中国传统社会很注重对养老问题的保障,对待不同年龄的老人有不同层次的待遇,“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者使人受。”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就对老年人有特殊的照顾,“所谓老老者,凡国、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椁。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主要是从生活上减轻老人的负担。北魏时期,“七十已上,一子不从役,”统治者通过免除老人子孙徭役的方式资助百姓以家庭为主要场所来养老。到了隋朝,减轻赋税和徭役是统治者对老人的优待,“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皆先尽子孙,次取近亲,次取轻色丁)”,宋朝也是以古制行事,“民父母年八十以上,复其一丁。”明朝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泛差役,”清朝也有类似的规定,“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徭役。”从这些历朝历代优待老人的规定来看,中国传统社会是提倡家庭养老,国家以免除家庭赋役的形式给老人提供保障,“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而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通过家庭养老的模式保持家庭乃至社会的安定。

在养老制度下还有一种特殊的制度,即退休制度,也称致仕、致政制度,有“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的意思,表示官员把官职交还给君王,请其另选人替代。致仕制度也是官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情况下,七十是官员致仕的年龄,“大夫其事而致事,”唐朝法令明确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到了明朝,致仕的年龄变为六十,“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清代则沿袭明朝的做法,以六十岁为致仕的年限。国家在对官员养老方面主要是俸禄和奖赏两种形式。隋朝时期,“年七十以上,疾患沉滞,不堪居职。即给赐帛,送还本郡,其官至七品以上者,量给廪,以终厥身,”官职决定了致仕的待遇,七品以上的官员享受俸禄的养老待遇,而低于七品的官员以一次性的赏赐代替,清朝对致仕的待遇规定比较规范,在对具体规定哪些官员不得享受俸禄待遇的同时,规定凡是达到了六十岁的官员都可以享受俸禄待遇。除此之外,加官晋爵、任子为官等也成为古代统治者对官员退休的待遇,这使得官员成为一个特定的利益群体。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在对待平民百姓和官员方面有较大差异。对待官员养老问题国家无论是俸禄还是赏赐,都体现为国家是首要的供给主体,官员的生活得到了较为合理的保障,而就普通百姓来讲,家庭养老是最主要的方式,统治者通过减轻赋役的形式为家庭养老提供便利。

3.中国古代有关救济的制度建设

救济制度相较于仓储制度和致仕制度而言,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是因为就政治统治的需要来看,灾民的问题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如果灾民问题处理得不好则很容易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是王朝的覆灭,而另一方面,儒家的礼文化倡导家庭内部的生活保障,这使得在制度建设上国家不是救济群体的主要保障者,国家保障是在家庭不能承担保障责任时才发挥作用的,象征着统治者对百姓的恩赐与关爱,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首要责任者是家庭而非国家。

社会救济主要是针对各种无生活来源且无家庭依靠的社会弱势群体而开展的民生建设,其主要内容广泛,西周时期的“保息六政”是较早的社会救济制度,“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汉宣帝曾下诏,“鳏寡孤独高年贫困之民,朕所怜也。前下诏假,公田、贷种食。其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二千石严教吏谨视遇,毋令失职。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可亲民者。”南朝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六疾馆”和“孤独园”,前者主要针对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后者主要针对老者。唐朝则是把“慧鳏寡”作为地方官员的职责,也作为评价其是否为“良吏”的重要标准。宋代就各种社会弱势群体建立了包括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养济院、安乐坊、安养院、实济院等多种制度以满足不同需要。明代通过在郡县设置“养济院”来收养贫民,社会救助制度在全社会普遍推广。清代的社会救助机构相对完善,建立了养济院、普济堂、栖流所、育婴堂和饭厂等社会救助机构,专门针对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废、疾、流、丐以及弃婴和贫民,改善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并较好地稳定了社会秩序。

在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民生建设体现出一定的仁爱精神,其相关民生制度的运转也使得古代民生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不仅改善了社会上无家庭依靠的百姓的最低限度的生存问题,这其中也包含着一些特有的政治意义。

三、中国古代民生政策的政治意义

围绕救荒、养老和扶贫而展开的一系列民生建设,在中国封建社会实现了统治阶级通过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来巩固政治统治职能的目的,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这些政策实践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意义。

1.规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推动国家政治建设与发展

民生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调和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既限制了统治阶级无限制剥削的欲望,也在很大程度上用有限的民生资源换取百姓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认同,使统治阶级较好地履行其政治统治职能。

就统治阶级而言,民生政策将民生与政治进行有机结合,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对传统民生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他们的论述下,民生不仅仅是理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家、政治家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者是出于对本阶级利益的维护,在意识到并论证这一点的同时,就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制定民生政策向统治阶级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民生政策的引导下,统治阶级较好地制定相关法律、设置相应的官职、开展相应的制度建设,并在很多时候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来解决百姓的基本生存问题。在此基础上,统治阶级得到了百姓的认可,社会秩序得到了良性运转,社会生产力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就百姓来说,民生政策是受“天子”之托的君王的恩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君王的神秘性和权威性,使得百姓对君王及其国家的忠诚度进一步加强,既有的政治秩序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因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民生政策的引导下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君王要“爱民”,顾及百姓的生活来顺应“天意”,巩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百姓要“忠君”,节制自身的欲望,成为一个“顺民”,认同既有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

2.改善道德与欲望之间的关系,维护等级制下的社会秩序

从封建社会的发展特征来看,在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背景下,由于权力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等,统治阶级的欲望得到了相对无限制的发展,道德上的建树通常以满足其基本欲望为前提,被统治阶级由于政治资源较少,在争夺社会资源上处于下风,在很多情况下内心的欲望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抑制。而民生政策的实行,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看,分别为两个对立阶级的现实存在既找到了合理的存在理由,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欲望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来改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统治阶级在政治思想家的教化和民生政策的指引下,在不影响根本统治利益的前提下,节制自身的欲望,并辅以道德的标准来限制自身的行为。甚至在个别君王的统治下,国家颁行法律和相关政策,鼓励对社会贫困群体的帮助和对日常生活的节制。在政治宣传的过程中,将节俭和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向社会表达一种节俭的君王是好君王的形象,将“节俭”作为治国理政的一种意识形态来传播。在道德力量的驱使下,全社会以“节俭”为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理解为用适度的社会再分配来换取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在国家民生政策的指引下和政治思想家的“节制”道德宣传下,封建社会中作为国家对立面的社会,因为君王的“恩惠”和向社会表现出来的“节制”,而暂时收起其原有的需要,用道德来限制自己的欲望,甚至是追求清心寡欲的生活,并将节制作为重要的美德来贯彻,这有助于缓和与统治阶级的矛盾。

3.弥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强化君王的政治统治地位

从民生政策的现实意义出发,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通过弥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借助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巩固现存政治统治在社会领域的认可地位。在剥削社会,统治阶级需要通过改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巩固其合法性地位,维护生产资料占有优势的阶级的统治利益,也需要借助理顺道德和欲望之间的关系,巩固封建社会既有秩序,加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还需要弥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掩盖封建社会的剥削本质,在给予百姓希望的同时,收获其对政治制度的认可与顺从,为国家权力向社会领域延伸与巩固的正当性提供合理解释,强化君王政治统治地位。

从国家有效运转的角度来看,统治阶级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这幅愿景在不同程度上,在遵从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被融入到国家的行政活动中,民生政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民生政策并没有改变现实的社会关系,但却在形式上展现朝着美好社会努力的可能,它通过对现实的较小弥补来加强百姓对未来美好社会的信念,进而借助权力的运转过程使这种信念成为对君王统治的信念,最终形成对政治制度的信念。以维护政治统治为主要目标的民生政策,并不能改变普通老百姓所承担的政治义务明显重于其所可以享受的经济的或政治的权利这一事实,忠于君王、遵守封建等级制度始终是享受国家提供基本民生福利的必要条件,只不过在民生政策的掩饰下,这种不对等关系被理想化了。不过,这种在本质上与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相违背的民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百姓心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从实际运作上来看缓和了社会既有的矛盾,有助于巩固君王的统治地位。

(责任编校:文一)

猜你喜欢

恩惠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使用实态及使用心理研究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恩惠》中黑人女性的身份建构
从《恩惠》中的多重叙事视角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托妮·莫里森小说《恩惠》中“鞋”意象解读
《恩惠》中有色人种女性的身份重建
浅析明代封藩制度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恩惠》
浅析中日两语言中的授受关系
爱你本来的样子
五句话可以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