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个观点

2016-05-14刘湘溶周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格文明生态

刘湘溶 周萍

摘要:生态文明重在建设。为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做到:认清生态危机的客观现实;明晰生态文明的概念;瞄准美丽中国的目标;把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抓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重视环境教育。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规划”要遵循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理念的贯彻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们认为要认清一个现实——生态危机的客观现实;明晰一个概念——生态文明的概念;瞄准一个目标——美丽中国的目标;把握一个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抓住一个关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重视一个教育——环境教育。

一、认清生态危机的客观现实

首先,要认清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时下流传两种说法:一是腐败不反,亡党亡国;二是雾霾不除,断子绝孙。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其实,雾霾不过是环境恶化的代名词,而环境恶化则仅仅是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之一。何谓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作为一个学科术语,指的是由于某些特定原因,导致自然生态结构与功能的损害,或地球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生存发展的现象。纵观天下,无论是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酸雨肆虐、“三废”排放,还是人口爆炸、核威胁等,无不表明整个世界都面临生态危机。我国的生态危机或许更为严重,20世纪最后10年以来,从黄河断流、长江洪灾、淮河污染,再到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和遍及神州大地的PM2.5,无不给我们以警示。对我国的生态危机,党的十七大的提法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党的十八大的提法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加剧着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短板”,成为了新的国情,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估计并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正是基于对生态危机严重形势的正确判断,正是基于对生态危机严重形势倒逼压力的应对,我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只有认清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才能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而明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其次,要认清生态危机的人为性。生态危机完全可能由自然原因引起,包括大面积、高强度火山爆发、地震,一定量级的慧星、近地小行星的撞击以及更大宇观层面的天体运动等。例如,大约数千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便结束了地球生命史上的恐龙时代,如果类似情形再次发生,结束的就可能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人类时代。尽管如此,但我们正在遭遇的这场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源于我们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育方式。君不见,虽然我国早就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立国之策、治国之策(1983年),早就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1994年),可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却一直行的是“以GDP论英雄”之事,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之路,至今,大量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模式依然粗放。这里有两个问题不得不深思:其一,为什么我们理念先进却实践滞后;其二,“先污染、后治理”有无必然性、普遍性。我们曾向世界宣示,中国绝不重蹈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结果呢?只有认清生态危机的人为性,才能促使我们反省和反思,懂得解铃还须系铃人,抑制生态危机全靠我们自己的道理,从而提高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针对性。

最后,要认清生态危机的复杂性。生态危机复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它只是工业文明以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人类所遭遇的危机之一,人类还遭遇了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分析堪称经典。凯恩斯等为西方国家克服以生产过剩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危机所作的努力功不可没。然而,经济危机并未消失,只是换了面孔,以金融危机的方式爆发,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和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触发的金融危机势如海啸风暴,给全球经济以重创。社会危机一是见之于战争,20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与冲突则从未间断。二是见之于恐怖活动,从黑手党、红色旅到爱尔兰共和军,从基地组织到IS,国际社会上演着制恐与反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活剧,已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三是见之于公害,世界上无论是原来的八大公害事件,还是后来的印度帕博尔毒气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美国三里岛、日本福岛核电泄漏事件,都极大地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与抗议。我国由环境问题造成的公害正处在高发期。四是见之于贫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4月公布的数据,2014年世界GDP总量77.3万亿美元,按70亿人口计,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尽管如此,由于分配的不公和发展的不平衡,仍有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人民在贫困中挣扎。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5年中国仍有近2亿贫困人口。精神危机一是见之于失信——信念与信用的双重缺失。精神危机的实质是信念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意义消解。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富足的时代,但莫名中总觉得紧张、孤独、苦闷、困惑、彷徨……无根漂泊,没有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为何?缺失了信念!缺失了信念等于人生没有了航标、风帆和港湾。二是见之于失德,从世界看,国际舞台已无公理可言,有的只是唯我独尊,以强凌弱,有奶是娘和损人利己,对此美国起了反面示范作用;从中国看,“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三个“精灵”,“假、冒、伪、劣”四条“蛀虫”,“黄、赌、毒、黑、奢”五股“浊流”,打而不倒、臭而不死,不断侵蚀着我们民族的道德肌体,降低着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平。三是见之于失衡,即心理失衡,仇富、仇官是心理失衡,浮躁是心理失衡,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攀升亦是心理失衡,与现代化的来临相伴随,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已取代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它和社会危机中的贫困就是相互关联的。原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曾指出:“贫穷是最坏的污染”,这句话被写进了1972年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贫困不但是穷人的敌人,也是富人的敌人;消除贫困不但是穷人的福音,也是富人的福音。消除贫困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反之,保护生态才能消除贫困,生态得不到保护,贫困会更加贫困,并会出现新的贫困。由上可见,生态危机是复杂的,认清生态危机的复杂性,才能增强我们的综合意识,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的力度。

二、明晰生态文明概念

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并将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概念相并列。这是关于生态文明的小概念。党的十八大专章阐述生态文明,并作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论断。根据这一论断,我们必须立足一个新时代的高度对生态文明作出理解,并着眼全局和长远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是什么样的文明?回答是:它乃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对工业文明加以扬弃的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这是关于生态文明的大概念。工业文明,或者说旧有的工业文明被扬弃是历史趋势,因为它的内在规定引发生态危机,在它的框架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摆脱生态危机,摆脱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是文明转型。对于中国而言,要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并使之与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同步,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旧有工业文明的内在规定主要有四: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充分发育的市场机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天人对立”、工具理性、个人主义、唯利是图、现世享乐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这四个规定的组合不但极度膨胀了人类征服自然、掠夺自然之心,而且极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掠夺自然之力。即使从瓦特发明的第一台蒸汽机投入使用算起,工业文明问世不过数百年,便把地球搞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资源不堪重负,环境不堪重负。实践业已证明,这种文明形态既无普适性,更无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作为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至少具有如下特征。

1.它是“天人”全面和解,“天人”全面和谐的文明形态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天人未分”、“人依附屈从于天”、“天人对立”三个阶段,工业文明使天人对立日益尖锐而不可调和。没有“天人和谐”就没有人际(包括人的个体与个体、人的个体与群体、人的群体与群体)和谐,就没有人的自我和谐,当然,没有人际和谐,人的自我和谐也没有“天人和谐”。

2.它是以低碳能源和高碳能源低碳利用为能源基础的文明形态

任何人类文明形态都有自己的能源基础,工业文明的主导能源是三大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均是高碳能源,不但储量有限,而且如无必要措施,在开采和使用的过程中,均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污染与破坏环境。因而,第一,低碳能源——太阳能、核能、生物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的开发迫在眉睫,低碳能源不但清洁,而且无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二,高碳能源低碳利用势在必行。根据BP公司发布的报告,截至2010年,三大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仍高达88%左右。高碳能源的低碳利用有赖于一系列高技术的支撑,并要以节约为前提和目的,节能是低碳利用的应有之举,低碳利用是节能的内在要求,二者辩证统一。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国家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它们间的竞争可归结为“两拼”,一是拼谁走在最前,即低碳能源的开发谁走在最前;二是拼谁走在最后,即化石能源的耗尽谁走在最后,于是在高度重视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同时,高度重视化石能源的储备。毫无夸张地讲,哪个国家能够在能源竞争中胜出,它将执未来世界之牛耳。

3.它是走出地球,到月球去,到火星去。到广袤的宇宙中去拓展人类发展空间。获取人类发展资源的文明形态

如果说,前工业文明是区域性文明、工业文明是全球性文明的话,生态文明便将是“地球+”文明,即宇宙性文明。自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就做出了巨大而实际的努力敲叩宇宙文明的大门,这里我们可以列出围绕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登月、火星探测等而展开的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21世纪的人类应当学会面向宇宙去思考自己的明天。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但不同的国家实现生态文明不可能只有一条道路,一种模式。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具有自身特色,要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四个全面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要从现实的国情出发;要充分发掘和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三、瞄准美丽中国的目标

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复兴之中国不仅是繁荣富强的中国、民主法治的中国、安康幸福的中国,而且是美丽的中国,或者说,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中国。只讲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不讲生态良好,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只讲生态良好,不讲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为都未能全面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生产发展不但是畸形的,而且最终会垮下来;而生活富裕,不仅指生活资料的丰富,涉及衣、食、住、行、游、乐等方面,而且指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质量理所当然包括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空气质量、淡水质量、食品质量等,而这一切都要以良好的生态作为基本保障。

总之,美丽中国就是生态良好的中国,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中国。良好的生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遵循习近平同志的教导,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为求生态良好,我们要致力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节约的反面是资源浪费,造成资源浪费的原因有很多,诸如有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有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有因体制机制缺陷造成的浪费,有因不良行为习惯造成的浪费,有因产品标准不合理造成的浪费……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环境友好的反面是环境敌视,环境友好指的是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环境敌视指的是人与环境的恶性循环,它由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所致,环境污染虽然直接带来环境破坏,但环境破坏并非全部由环境污染带来,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滥捕野生动物,以及盲目地围湖造田、填海造地、挖山造城都会带来环境破坏,并使自然的净化功能、调节功能削弱,使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向与之相悖的一切东西作斗争,做到法治、伦理、科技三管齐下,切实写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篇文章。

四、把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把握,以及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以统筹推进,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首先,“五位”相互区别、相对独立,都有自身特殊的任务与要求,都有自身特殊的规律,不能混为一谈。其次,“五位”是“一体”中的“五位”,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正因为如此,脱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应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到自身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为,生态文明建设规定了其他四大建设的内容、原则和方向,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其他四大建设的突出地位,并融入到其他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就是要在其他四大建设中树立和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以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用这些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形成合力,共同破解资源与环境对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就是要提出一套“红、绿”两色交融,“三大效益”统一的政绩考核指标,为各行各业所作所为的是与非、功与过、得与失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我们可用经济建设为例加以进一步说明。众所周知,经济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并非脱离经济建设之外的空洞抽象,它就在经济建设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建设的突出地位,并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就是要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化,使之向循环经济转变,向低碳经济转变,向绿色经济转变,并以此为契机和驱动,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五、抓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指出: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并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明确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8个方面。

和其他的改革一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由全能型的政府职能模式转变为非全能型的政府职能模式;由控制型的政府职能模式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职能模式,通过职能转变正确定位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条件下,在全面依法治国条件下,在“互联网+”条件下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

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在政府的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放是为了管,该放之权不放,或放不到位,政府包揽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发号施令,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甚至以权谋私,自然会不应该管的事乱管,该管的事则管不好,管不到位。政府该管什么?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三点:一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三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合性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为什么?一是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系统完整性所决定的。生态文明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既牵涉政府,又牵涉市场与社会;既牵涉中央政府,又牵涉地方政府;既牵涉同级政府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又牵涉众多的其他管理部门,如不加强综合协调、综合统筹,难以保证它的系统整体性,难以避免各自为政、利益分割之局面。二是由解决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所决定的。1982年,我国正式成立城乡建设保护部,标志着环境管理体制开始上升到国家层面。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至1998年成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再到2008年成立国家环境保护部,表示中央政府已经将环境保护上升为环境管理的高度,并逐步形成相应的体制。环境管理部门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立法部门针对环境问题制定法律的主要建议者,其作用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都未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存在着环境管理部门依附性较强、履职能力较弱,环境管理立法存在缺失,环境管理职能划分模糊,环境管理中部门职能交叉混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其路径选择为规范集权——强化环境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均衡分权——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自主性。无论是规范集权还是均衡分权,归根结底都要做好综合性的文章,建立综合性的领导决策机制、综合性的行政管理职能、综合性的法律政策体系、综合性的绩效考核评价、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格局、综合性的配套改革实验区等。

改革是各项事业前行的动力,但改革本身也是需要动力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亦然。这里我们要回答三个问题:体制为什么要改革;改革者——包括改革的发动者、设计者、主导者和执行者是谁;改革者的动力何在。体制为什么要改革?因为现行体制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或现行体制不利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构建,不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到其他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一句话,生态文明建设遇到了体制性障碍。改革者是谁?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构与官员,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乃利益与权力格局的重新调整,这意味着某些相关机构与官员在改革中会失去一些既得的利益和权力,因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便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无论障碍还是阻力,均表明改革的艰难性。改革者的动力何在?一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感、强烈责任感自觉生成;二是由来自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净美丽中国,或对吃上放心米、喝上放心水、少有雾霾或没有雾霾的热切期盼的压力转换而成;三是由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壮士断腕”、“抓铁留痕”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的全力推动所促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只有形成上述三种动力的整合机制,使之成为合力,焕发活力,方能取得成功。

六、重视环境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无论是从生态危机的成因来看——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还是从建设生态文明的祈愿来看——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为人性,生态文明建设都关键在人,因而要依靠人,依靠具有生态化人格的人。生态化人格的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下冒出来的,他们的造就离不开教育——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域观之,对于环境教育的认识应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它是一种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环境教育以生态化人格的培养为目标。其次,它是一种综合教育,既包含环境专业教育,又包含非环境专业教育;既包含“关于环境的教育”,又包含“为了环境”和“在环境中的教育”——即它不仅注重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注重对环境之价值、信念的灌输,以及对环境的体验与情感,强调通过贴近自然,走进自然去了解环境、关心环境,自觉践行对环境的保护。再次,它是一种终身教育,贯穿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且有赖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联动、配合。湖泊的富营养化是湖泊环境治理的世界性难题,而日本第一大淡水湖琵琶湖的治理堪称典范,它的成功就是环境教育的成功。

对环境教育上述三个方面的认识缺一不可,但第一个方面最为重要,它是对环境教育宗旨的理解,回答了环境教育为了什么而展开的问题,其他两个方面回答了环境教育如何展开的问题。要将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来抓,抓实、抓好,必须对生态化人格作出规定。

1.生态化人格是与反生态人格相对立的人格

反生态人格有两个代表性的类型,一是资本型人格,这种人格的最大特征是逐利性。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逐利性进行人木三分地刻画:“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文字中所讲的血,不仅指被剥削者的血,而且指大自然的血。资本家是资本型人格的化身,资本家由于拥有大量的资本而能独占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资本不断增值的工具。他们丧失了丰富而全面的感觉,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均异化为拥有感或占有欲,尤其是对物质财富的拥有感或占有欲,在拥有感或占有欲的支配下,他们对自然界进行榨取,根本不顾及这种榨取对自然界和社会所产生的长远影响。而在今天,假如一位企业家在企业经营中,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无视法规大量排污,他的人格就是反生态人格。二是消费型人格。这种人格是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物。所谓消费主义是目前在发达国家普遍盛行并在发展中国家蔓延开来的一种消费观念,它把消费作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和体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把消费更多的生活资料尤其是物质生活资料作为人生成功的标签和幸福的符号,以追求新、奇、特的消费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消费型人格奉行的原则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热衷于挥霍性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热衷于超前消费;“我消费,我尊贵”,热衷于奢侈型、炫耀性消费。消费主义文化使人沦落为满足商业需求的工具,被物欲支配的奴隶,不但造成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恶化,而且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它导致“大量生产一大量消费一大量丢弃”的恶性循环,不断加剧着消费欲望无限性与自然资源、自然承载力有限性的矛盾。正如施里达斯·拉尔夫所说: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人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耗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

2.生态化人格是心理人格、道德人格和法权人格三位一体完整健康的人格

首先,要有完整健康的心理人格,人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三大领域,完整健康的心理人格离不开对自然的正确认识,离不开对自然的深切之情,离不开对自然的依恋、向往与不懈追求。其次,要有完整健康的道德人格,完整健康的道德人格离不开对自然之义务的自觉意识与承担,然而传统道德人格似乎远离自然。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提供了一个道德义务体系,但该体系设计的道德义务无一项与自然有关,他只讨论道德主体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义务,不讨论对外部自然的道德义务,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环境伦理学的问世,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才进入伦理学的视野,非人的自然实体与过程才成为人伦理关怀的对象。再次,要有完整健康的法权人格,完整健康的法权人格,既要强调对自然的占有和使用权利,又要履行对自然保护的义务。然而,近代的法权理论家在讨论财产权和所有权时,几乎不讨论应履行对自然保护的义务,只是在马克思那里,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对自然界完全丧失了权利,而占有自然界的资本家却完全不承担对自然界和劳动者的义务的不公正的现实,而且指出当无论是劳动者、资本家在不能以全面的方式面对自然时,他们都不会自觉地去履行保护自然的义务。不拥有自然界的劳动者当然不会去保护“异己”的自然界,因为自然界不属于他;而拥有自然界的资本家由于仅仅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谋利的工具,因此根本不能把自然界当作有机的生命看待,更不可能为了他人利益而放弃对自然界的掠夺。可见,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尽管义务的履行有被迫与自愿两种情形,但只有当一个人出于自愿履行保护自然的义务时,方才赢得人格上的尊严,方才有了崇高的人格境界。

3.生态化人格是具有“五心”的人格

一是对自然的感激之心,真正懂得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栖居,而且提供了养分;二是对自然的忏悔之心,真正懂得人类对自然索取太多,这种索取超出了自然的限度,使得自然伤痕累累,不堪入目;三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真正懂得征服自然和成为自然主人之企图是人类幼稚的体现,是人类妄自尊大的呓语,自然规律不可违,自然意志不可背;四是对自然的谦卑之心,真正懂得人类不过是地球上的一个年轻物种,与自然古老而深邃的智慧相比,人类的智慧还相当稚嫩,人类要永远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五是对自然的珍爱之心,真正懂得自然是人类之母,要精心呵护它,善待它。

4.生态化人格是具有天下情怀和担当精神的人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都是中华传统美德。通过环境教育就是要使这些美德发扬光大,就是要使人们明白,建设生态文明,走出生态危机困局事关天下兴亡的道理,就是要使人们明白建设生态文明,走出生态危机困局人人有责的道理。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些道理,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和日常生活做起,我们国家、我们世界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责任编校:文建)

猜你喜欢

人格文明生态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文明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