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角度探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2016-05-14沈青
沈青
摘 要: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以及世界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前提下,英语学科教与学的重要性有增无减,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英语的教学,不仅仅是语法词汇的教学,更多的是在更广大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语言的能动的教与学。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将跨文化交际的成果应用于高中教学中,特别是对高中词汇教学的渗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词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24-01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合了跨文化和交际能力两个层面的含义。就文化而言,《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Richards et al.2005)将其界定为“标志某个民族或者群体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集合,即某个民族或者群体最重视的文学、艺术、音乐作品等的总和”。林大津(2005)指出,文化可以分为“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知识文化对跨文化交际不会产生直接影响,而交际文化则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直接影响。换言之,社会习俗、价值观、世界观、历史与宗教等对跨文化交际有所影响。因此,学习者有必要充分掌握交际文化,避免交际偏差或误解。
2 中英词汇差别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2.1词汇教学的现状,以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高二英语备课组为例
笔者对江苏省昆山市的,主要的五所高中高二英语词汇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虽然各个学校对于词汇的教学用时不一,但是一致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在reading课前进行对词汇的语音及汉语含义的梳理,不同学校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相应扩充。如昆山市第一中学,教师会先对书本出现的单词脱离文章对照生词表进行语音含义的梳理,并相应的进行单词对应变形的扩充,比如书本出现embarrassment,其相应的embarrass, embarrassing, embarrassed也会进行扩充,有时也会把相类似的变形进行整理;第二步下发相应的词汇讲义,包括了重点词汇的讲解,扩充相印的短语及句子;第三步,在reading当中由学生进行回顾及强化。而这些词汇掌握的检验主要是通过默写的方式进行。而且不难发现学生词汇检验的结果良莠不齐,很多相对基础差的同学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词汇的基本用法,对于不同词汇的不同要求也不能完全体现,甚至学生对于词汇的很多理解和应用也出现了问题。当然,对于基础相对好的同学而言,事实上,通过这种方式也是在扩充他对于词汇的理解,而且事实上词汇的这种形式的教学对于这些学生的完形和任务型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2.2中英词汇主要差别极其应用
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中指出“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英语的词缀灵活多变,规模大、数量多、种类齐全,比如上文提到的embarrass这个动词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形式。在学生一开始学英语的过程中主要是相对孤立地进行词汇的学习,而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时,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英语的这一特点进行单词的学习。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我们还是发现学生不能灵活多变地进行使用,还是会受到汉语的干扰。比如在翻译“他行进的速度快的令人惊讶”,多数学生只会使用“He astonished us by moving rapidly”,而想不到“He astonished us by his rapid movement”或“He astonished us by the rapidity by his movement”。此外,英语中动词的形态和数的变化也是一大特色,而在汉语中没有单词的形态变化,主要是通过词语、语序或者隐含意思来表达语法意义。例如,在英语中三个学生,我们要说3 students,而汉语则不需要,要表示复数形式,我们只需说学生们,加一个“们“字。又比如发生在过去,我们会说“我看过了这部电影”加“过”、“了”、“着”这些词表示过去,而在英语中我们会说“I have seen the movie”或者“I saw the movie”用动词的形式变化来表示过去时态。而由于深受中文语言习惯的影响,学生在做这一类题时,便深受影响。在江苏省的平时的英语试卷中有一项题型是首字母填空,在这一项联系中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英语词汇的形态变化而失分。比如,He talked to us for an hour and then w_____.在这一空中,很多学生可以填出withdraw,但是并不能及时想到用它的一般过去时withdrew。
连淑能(1993)指出英语的叙述呈静态,汉语的叙述呈动态,究其原因,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而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所以在英语中经常会看到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S. Potter 在“Changing English”一书中指出英语“名词由于动词”的倾向。而这一倾向使很多学生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难以体会英语的美丽,造成学习中的困顿,因为他们不习惯中西方语言的这种差异,或者说他们并没有理解到中西方语言的这种差异。比如,在“医生迅速到达,并非常仔细地检查了病人,因此,病人很快就康复了”这个句子当中,汉语很明显地使用“到达”“检查”“康复”这些动词来表达一系列动态情境,
而英语的表达习惯会说“The doctors extremely quick arrival and uncommonly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brought about his very speedy recovery”,在这个句子中用了“arrival”“examination”“recovery”这几个名词来表达和中文相应的动词的意思,这就给学生在理解上造成困难,在学生没有学习recovery之前,让其做阅读理解中的词义猜测,便会因此造成困难。
由此,中英词汇这三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强调对于英语单词词缀的学习,通过词缀这一英语单词几大特色的学习来扩大词汇量。这方面在译林牛津版高中英语中有很好的体现,在模块五六的很多单元的Wordpower当中主要就各种词缀的含义及代表单词进行拓展。而在词汇的形态变化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中性、树、格、时、体、态和语气的变化及其语法意义,了解他们与汉语表达的区别,使其更好地掌握英语形态变化。而针对英语名词化倾向,笔者认为可以强化英汉翻译的对比,每节课可以预留5至10分钟时间,进行传统翻译教学,坚持一段时间,让学生对于英语名词化和汉语动词化倾向有更深刻的理解,然后再把这一现象应用在阅读理解当中,强化学生考试技能。
3 结语
要提高高中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必须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而高中英语的教学环境的创设便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词汇教学以及句式教学中中英语言习惯不同的对比以及相应教学方法手段的调整,让学生更好地去开拓外语学习的思维,让学生在一个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更高层面的探究,这也是本文的宗旨,要让学生更全面更广博地接受语言、接受思维、接受文化,由此做出自己的更为理性的判断,提高自我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然而由于笔者理论知识的相对匮乏,以及时间的匆忙,很多方面并未深入探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比如,英汉形合意合区别之下句式教学的具体方式引导,并可进行跟踪调查得到有效度和信度的数据加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