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彬六方壶》的创作与鉴赏

2016-05-14徐萍

佛山陶瓷 2016年4期
关键词:透气性

徐萍

摘 要:《大彬六方》为经典款式,全手工制作而成,做工严谨,且上手极佳。壶身呈六棱柱型,壶盖与壶口相就对亦呈六方圆形,有对合半弧纹的小圆钮,不规则六棱形弯流壶嘴以及五棱型壶把,壶的所有部位与壶形体相称,整体线面挺括平整,有棱有角,给人明秀挺快,干净利落的阳刚之美,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

关键词:大彬六方壶;透气性;市场价值

1 前言

宜兴紫砂器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既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力。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凝聚着茶文化深厚的自然气韵,文人在冲泡品饮的意境中寻求到了天地间神逸的心灵感受。

2 《大彬六方壶》的创作与鉴赏

紫砂壶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色不艳,质不腻”的特点给人以感官上美的享受,用它来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而且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紫砂壶身的雕刻集我国金石、绘画、诗词和文学诸传统艺术于一体,壶身的造型取材于神话传说或现实生活,造型逼真。正因为紫砂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高超的工艺性和优雅的艺术性,所以历朝历代,它都是人们收藏的对象,特别是对一些制作精良的紫砂壶,更是呈现“泥土与黄金等价”的现象。紫砂壶由于实在用价值和珍藏价值而被众人瞩目。从我国古代时期开始,拥有一个心仪的紫砂壶是不少文人雅士的不懈追求,这种习性留存至今。紫砂壶不仅由于其工艺的复杂而成名于世,更是由于烧成后的紫砂壶保温性和透气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器具,称其“世间茶具称为首”并非夸张。

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不仅带给人 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大彬六方》为经典款式,全手工制作而成,做工严谨,且上手极佳。壶身呈六棱柱型,壶盖与壶口相就对亦呈六方圆形,有对合半弧纹的小圆钮,不规则六棱形弯流壶嘴以及五棱型壶把,壶的所有部位与壶形体相称,整体线面挺括平整,有棱有角,给人明秀挺快,干净利落的阳刚之美,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所蕴藏的紫砂艺术文化与中国古老的五行说、儒家、道家文化等实现了完美融合,集各种文化之所长,是浓缩了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精髓的集大成者。紫砂壶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古代的先民们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万物的根本。早在西周末年,就有“五行相杂,以成百物”之说。做茶壶用的紫砂,俗称五色土,正好对应五行。在紫砂壶的泥料中,有水、有土、有金砂;在烧制砂壶的过程中,要用木头、要用火。

3 结语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文人壶的构成有着自身的形成法则,更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冠以“文人”这个字眼,不仅仅是由于文人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表达其淡泊明利,超然物外的文化特性,表达穿越世俗制约,以达闲雅之心境。自文人壶问世以来,深得众人之喜爱,人们不光把玩欣赏,还投入其中,原来妙在其中。文人紫砂壶带来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更是一种情感与文化的体现,以情融壶,更能引起文人的共鸣。《大彬六方》作为传统壶形,投放在市场上,相信会收到很好的市场效应。

猜你喜欢

透气性
砂型铸造涂料透气性检测技术研究
乳胶制品透气性测试设备的研制
为什么有些织物透气性好?
探讨温湿度对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羽绒服装面料透气性测试的研究与评价
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强化增透抽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伞衣透气性对翼伞气动特性的影响
都市丽人肩带更不易滑落,但透气性较差
水压预裂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研究
寺家庄矿CO2预裂爆破强化抽采技术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