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事如意”壶的造型特色

2016-05-14丁梅娟

佛山陶瓷 2016年4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饮茶

丁梅娟

摘 要:“事事如意”是汉族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富有极好的口彩文化,壶身圆润光洁,呈椭圆形,壶嘴、壶把直立向上,曲线优美。壶盖隆起上饰以如意纹,造型美观大方,壶钮呈莲子状。

关键词:事事如意壶;造型艺术;饮茶

1 前言

宜兴紫砂壶的来源甚早,远在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器皿,时至今日,紫砂壶作为了一种全新的收藏品,俨然有成为国内收藏品的全新宠儿的趋势,同时在时代的不断的发展中,悄然的进入了人们的眼中。紫砂壶是古时人们作为饮茶的一种器具,而广泛的存在,因为煮茶不留茶香,又不存在熟汤的气息,而被人们大面积的使用在了日常生活中。

2 “事事如意”壶的造型特色

明中叶以后,唐宋饮茶之风再次在宜兴士大夫中兴盛,于是,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于一体的紫砂壶文化就随之应运而生,成为茶文化的标志。紫砂陶原料被誉为“五色土”,主要种类有:白泥、嫩泥(黄泥)、紫泥(古称青泥)、红泥(朱泥)、绿泥(段泥)。“五色土”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渗透性强,是一种品质极优的陶土。用紫砂壶泡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茶汤的原汁原味;同时,紫砂壶握于手中便于畅饮和赏玩。自古爱壶者,手不离壶,壶不释手,搓摩宝爱,一日千遍。亦有的用布擦壶,茗壶用沸水沏茶后,壶表有极细微茶汁渗出,肉眼不能见,用湿布来回在壶身擦拭,日久,壶表细腻、莹润、光滑、净亮,手感舒适。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

“事事如意”是汉族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富有极好的口彩文化,壶身圆润光洁,呈椭圆形,壶嘴、壶把直立向上,曲线优美。壶盖隆起上饰以如意纹,造型美观大方,壶钮呈莲子状。

紫砂作品中,无论是“光货”的造型设计,还是“花货”的造型设计,都必须遵偱变化与统一的规律。这也是造型设计的艺术创作的一个普通规律。紫砂壶造型在形式上的变化与统一的规律有自己的特殊性和表现形式。在设计上它受着功用、技艺、审美的制约。紫砂壶形制各不相同,充满着变化。但它们又统一于方、圆、塑的基本造型之中。在同一把壶上,也存在有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壶身线条的变化,壶嘴位置的变化等。在一把壶上,它们又必须是和谐与统一的。紫砂壶造型包括功能效用、材料技术、艺术处理之三方面的因素,在传统紫砂壶造型设计中,功能效用是首要的。因为茶壶是生活实用品,可以用来泡茶饮用。这就决定着紫砂壶造型的基本形式。

紫砂壶造型的艺术处理,从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诸方面入手,从壶的形制到装饰,要求它具有形式美。紫砂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客观的成为了人们的审美对象。紫砂壶艺术与其它的艺术形式一样,同样具有社会的、时代的、思想的印记。宜兴紫陶是中国工艺美术园地中的一株奇葩。紫砂陶艺术以紫砂壶艺为代表。从紫砂壶兴盛至今的数百年间,其造型变化千姿百态。紫砂壶造型,即从形态设计到制作,又极具个人风格。所谓“圆非一式,方不一相”,但万变不离其宗。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紫砂壶艺,同样有其规律可寻。

3 结语

紫砂茶具泥质天成,用深藏在山腹之中特有的紫、红等彩泥加工成型,再放到1100~1200 ℃的高温窑炉中烧成陶。由于泥料中含有氧化硅、钠、钾、锰、镁等多种化学成份,烧后的成品赤如红、紫如葡萄、赭如墨菊、黄如柑橙,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紫砂茶具造型数以千计,“方非一式,圆无一相”,有仿几何形体造型,工艺精湛,色泽纯朴。它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冬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骤变而胀裂。紫砂砂质传热缓慢,不易烫手,且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煮。此外,也正因为传热慢,所以紫砂保温亦较持久,对于半发酵茶而言,更是一项难得的特点。一把泡养出来的紫砂壶温润如玉,把玩适手,人见人爱。但是泡养出一把紫砂壶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泡养紫砂壶需要内外兼修,对养壶者本人也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饮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饮茶奥秘话你知
水利工程要重视造型艺术和包装设计
四季饮茶与健康
大同地区石狮子造型艺术初探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