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评价

2016-05-14李霞

财经问题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李霞

摘要:随着非营利组织的飞速发展,理论界与实务界越来越重视组织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问题。由于批量财务数据获取较之营利部门比较困难,学者们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多使用定性方法,或者只在定量研究中提出一些可能使用的模型框架,真实数据研究普遍缺乏。本文采用功效系数法,选用教育类公募基金会财务数据,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进行评价,试图为组织财务风险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为实际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与实务指导。

关键词:功效系数法;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4008807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自2000年以来组织数量保持了年均102%的增长速度,几乎成为遍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力量。截至2013年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已达54万多家,在此背景下,为完成组织使命而进行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论界与实务界将组织战略管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在战略管理中,财务是非营利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必要工具,非营利组织每一项使命的完成都离不开财务资金的管理。在组织高管看来,战略管理与财务管理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Young [1]认为,对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与财务管理而言,有效的风险管理是根本。一是因为组织希望通过风险管理来保护自己,避免灾难,实现使命;二是因为他们发现能够完成任务的可选方法都包含风险因素。因而,非营利组织必须采用战略风险管理方法来寻求最恰当的风险与收益组合,否则他们就会过于保守而遭受损失或者为较低回报承受过度风险。Herman等[2]认为,非营利组织的风险包括财产风险、收入风险、债务风险、人的风险、声誉和使命风险、管理志愿者风险、治理和信用风险、弱势群体服务相关风险、协作风险和筹资风险等。这些风险皆与财务风险直接或者间接相关。可见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及财务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财务风险却由于一些组织先天特性与缺陷容易被忽视。非营利组织特殊性质及三权分离特征与相应的治理结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缺位,使其管理者不必担心被收购的危险,Dyl等[3]认为,非营利组织更倾向于忽视风险因素而去做自己感兴趣之事。Chang和Tuckman[4]认为,组织所累积的资金更易被用于满足管理者偏好的事务中。Fama和Jensen认为[5],组织管理层不会像营利组织一样迫于外部被并购的压力而尽量规避其财务风险,从而避免遭遇被兼并后果。

目前,国际上关于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如何使风险最小化,而不是在风险和与之相应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评价,Chang和Tuchman[6] 等做了一些类似组织风险的组织财务脆弱性研究。我国学者杨红等[7]对于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种类、识别、原因和对策等诸多方面。一般认为,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可依据资金流转过程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支出风险,其中筹资风险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分为自创收入筹资风险、民间捐助筹资风险和政府拨款筹资风险;依据风险因素分为主观因素风险和客观因素风险,其中主观因素风险有责任风险和信誉风险,客观因素风险有资产风险和收入风险;依据财务风险能否被分散分为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对各种财务风险应按照种类进行识别。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成因包括组织目标特殊性、内外部财务监管不力和缺乏强制性责任机制等。应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采取接受、减少和规避等应对措施。熊筱燕等[8]试图使用财务指标衡量组织的财务风险。总体而言,国内外目前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缺乏普遍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这与组织财务数据获取渠道的局限性有较大关系。本文将使用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数据,采用功效系数法,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并就对待财务风险所持态度进行分析,提出降低与防范财务风险的建设性建议,试图为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评价指出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相比,财权安排与财务活动均有所不同。组织资财的所有权、控制权与受益权分别属于出资人、管理者与服务对象。在非互益型非营利组织中,这三方基本完全分离,几乎不存在交集。即使在互益型非营利组织中,资财的所有权与受益权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不完全遵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Chang和Tuckman[4]认为,组织可以而且也存在一定动机制定并实现自己的盈余目标,但是组织的出资人没有剩余索取权,不能够进行收益分配,因而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呈现出不同于企业的诸多特点,活动环节中也没有收益分配活动之说。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与非投资的用资活动。这些活动中皆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可能引致组织发生直接经济损失或其他间接损失,如声誉损失、人脉损失等。这些由于财务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称为财务风险。且非营利组织筹资活动的结果是形成一定的财务状态,其资财表现为不同资产形式,而这些资产又是组织进行投资和用资的基础。因此,组织财务风险还表现为与筹资、投资和用资相关的财务状况中可能引发各种不确定因素乃至危险的资财结构、资金存在和资金来源对应关系。由于资金存在形式与资金来源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静态数据中,因而本文将此风险称为静态资财风险。那么,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指标的设计就应按照筹资风险、投资风险、项目用资风险和静态资财风险来进行。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而言,投资活动一般居于非主要地位,投资金额较少,组织对资金保值增值要求较高,在此项业务上都比较谨慎,很多组织都没有投资业务。由于投资收益不允许向出资人分配,所以组织的投资行为可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筹资行为。故在考量投资相关风险时不再单设投资类指标,而是将其隐含风险因素融入其他风险指标来衡量。据此,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按照筹资风险、运营风险和静态资财风险三类进行指标评价。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表1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表

类别符号名称计算公式及来源筹资

风险

指标X1捐赠收入比率X1=捐赠收入/总收入[9]X2捐赠补助收入比率X2=(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总收入[10]X3收入总量X3=Ln总收入[11]X4收入集中度X4=每项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平方和[6]运营

风险

指标X5捐赠资产比率X5=捐赠收入/总资产[10]X6公益支出比率*X6=公益事业支出/总支出X7收支比率X7=总收入/总支出[9]X8净收益率X8=(总收入-总支出)/总收入[10]静态

资财

风险

指标X9流动资产比率*X9=流动资产/总资产X10资产规模X10=Ln总资产[1]X11净资产率X11=净资产/总资产 [10]X12资产负债率*X12=负债/总资产注:带*为笔者自行设计。

非营利组织筹资风险直接表现为筹资数量不足与筹资结构不合理,间接表现为由此引发的使命失败风险、声誉风险等。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非营利组织尤其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调动社会资源,尽可能筹集到组织生存发展所需的各项资金是组织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筹资风险指标包括筹资规模指标与筹资结构指标。筹资规模用年收入总量加以衡量,有较多收入的组织往往有能力更好地完成组织使命,组织失败风险较小。捐赠收入与政府补助收入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维持组织生命的重要因素,政府补助收入也可视为间接捐赠收入。捐赠收入作为无需还本且没有盈余分享权的资金,其金额及所占收入比重的大小是衡量组织筹资能力的一个关键。尤其在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提供有偿服务较少、营利性较差的背景下,此项收入是组织低风险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该项收入越多,组织风险相对越小。收入集中度是某年度组织商品销售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境内自然人捐赠、境内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境外自然人捐赠和境外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分别占总收入比重的平方和,反映组织收入来源的集中程度和多元化水平。收入集中度越小,组织收入来源越分散,财务风险就越小。

非营利组织运营风险是由组织收支运营引致的各项不确定性,表现为收支对比关系及支出结构与效果,使用捐赠资产比率、公益支出比率、收支比率及净收益率来衡量。捐赠资产比率反映了资金主要来源和占用形式之间的对比关系,该比率越高,组织财务安全程度越高。公益支出比率反映了总支出中有多少用于公益事业。公益事业支出与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是非营利组织两大支出形式,其对比关系反映了组织的业务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在支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公益事业支出比重越大,表明组织用于维持生存所需资金越少,完成使命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收支对比关系及收支之差与总收入对比关系表明了组织相对于支出而言的收入状况和组织日常活动对净收益和净资产的影响。相对于支出的收入越多,净收益与净资产就会越大,组织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在非营利组织中,某一时点上的资产规模、资金占用结构及资金来源与占用形式之间的对比关系分别对应于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这类风险称为静态资财风险,用流动资产比率、资产规模、净资产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表示。组织资产主要由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受托代理资产组成。一般而言,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中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居多。其中,流动资产比重越高,尤其是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所占比重越大,组织应对一些偿还风险或者支出风险的能力就越高。通常较大规模组织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小规模组织要强。组织的应付款项与外债比重越小,净资产尤其是非限定性净资产比重越大,则相同条件下组织抵抗财务风险能力越高,净资产率和资产负债率是衡量组织偿债风险的重要财务指标。

在上述指标中,净资产、总资产和负债数额分别取自财务报告里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合计”、“资产总计数”和“负债合计”,总收入、总支出为业务活动表中的“收入合计”、“费用合计”金额,行政管理费用为业务活动表中的“管理费用”金额,公益事业支出取自财务基本状况表中的“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收入集中度计算时各项收入金额取自业务活动表和接受捐赠情况表中的“商品销售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来自境内自然人的捐赠”、“来自境内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捐赠”、“来自境外自然人的捐赠”和“来自境外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捐赠”。

(二)数据选取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基金会财务数据相对较为全面,而且国家对基金会财务管理工作与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相对更为严格,此类组织披露的财务数据相对较为规范。其中,教育类基金会在各行业中数量居多。鉴于此,考虑到完整性与规范性,本文选取基金会中心网公布的2012年教育类公募基金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此类基金会截至2014年11月约550个,占全国基金会总数的14%左右,在基金会中心网提供2012年财务数据的组织有474个。有些组织总收入或总支出或总资产为负值,无法计算上述有关指标,因此,最终有效数据为460个组织的财务数据。

在所选取的组织中,全国性组织占10%左右,地方性组织占90%左右;组织规模不等,总资产最高者为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资产高达2 871 878 36354元,而最低者为玉环县人民教育基金会,仅有资产4 52282元;有只包括单一行业业务的组织,也有涵盖多行业业务组织,但所有组织使命与业务中均涉及教育领域。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评价

功效系数法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上限,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从而评价被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这种方法多用于各种业绩评价与风险的衡量中。在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使用较多。本文将依据上述数据使用前面12个指标,计算功效系数并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进行评价。

1功效系数法的运用步骤

(1)计算单项功效系数

首先,依据研究目标对指标进行分类,分为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稳定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数值越大越好的正指标为极大型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负指标为极小型指标,数值在某一点最好的为稳定型指标,数值在某一区间内最好的为区间型指标。不是所有研究都具有所有类型指标。

其次,设立每一类指标的标准值,即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一般地,满意值是指标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不允许值是指标不应出现的最低水平。标准值可根据行业规定或者取实际值的最佳与最差水平的平均值。标准值确定后,可以对照评级结果初步判断标准合理性,如有大量偏差,可做调整。

最后,根据指标类型和标准值的距离,计算出每一项指标的单项功效系数。

(2)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反映了该指标对于研究目的的重要程度。权重越大,指标越重要。目前国内外的指标赋权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最大组中值法、变异系数法、统计平均法、比较加权法、对偶加权法、回归分析法和ABC分析法等。

(3)计算综合功效系数

针对每个样本计算出综合功效系数以分析研究结果。计算公式为:

综合功效系数 = Σ[(单项功效系数×该指标权数)÷权数]

2运用功效系数法评价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

(1)单项功效系数

考查各项指标与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变动方向,将指标分为财务风险的极大型指标和极小型指标。指标X4收入集中度与指标X12资产负债率为指标值越大,功效系数越小的极小型指标,其他指标为指标值越小功效系数越大的极大型指标。此处的指标分类仅考虑与财务风险之间的相对变动关系,与组织财务管理效率、财务绩效等均无直接关联,唯此方能更加有效地衡量其风险。对极大型指标,分别采用每一项指标最大五个数值与最小五个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指标满意值与不允许值。对极小型指标,分别采用最小五个数值与最小五个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指标满意值与不允许值。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组织每项指标的功效系数。计算结果由于篇幅限制,文中不再一一列示。计算公式如表2所示。

表2单项功效系数计算方法

指标类型实际值 < 满意值下限值 ≤ 实际值 ≤ 上限值实际值 ≥ 满意值极大型指标[(实际值-不允许值)/

(满意值-不允许值)]×40+60/100极小型指标100/[(实际值-不允许值)/

(满意值-不允许值)]×40+60注:表2第3列用于区间型指标计算,虽本文无区间型指标,但为使计算方法完整,故本列予以保留。

(2)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选择变异系数法来确定权重,原因有二:一是选用客观计算方法,直接利用指标所含信息计算得出权重,减少主观性,使得权重更加科学合理;二是鉴于变异系数法充分考虑了指标取值差异,这种对差异重视的思想与风险所涵盖的不确定性含义具有很高的潜在统一性。变异系数为每项指标标准差与均值之比。依据各指标变异系数与所有指标变异系数平均值的比值,得出各项指标权重。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各项指标权重

指标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权重260244075195177077693136483290470841641

(3)综合功效系数

根据计算出的指标权重与单项功效系数得出每个组织的综合功效系数,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绝大多数组织的综合功效系数集中于80—90之间,不同组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表4综合功效系数表

分值范围60—7070—8080—8585—9090—100风险程度高风险较高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无风险组织数量318354841组织百分比007%391%7695%1826%022%

3结果分析

功效系数法计算出的结果能够客观反映非营利组织之间财务风险的相对大小,而不是绝对的风险数值,此结论充分体现于其计算过程。结合具体财务风险指标,将组织风险程度予以分类,可见多数组织具有较低程度潜在风险,少数组织财务风险较高,极少数组织财务风险很高。若考量每个组织财务风险的绝对数,应结合财务风险及财务脆弱性评价的其他方法来进行综合评判。

通过比较计算可知,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衡量时,捐赠资产比率、净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是三个最主要指标,最能够反映各个组织在财务风险上的区别。总资产中捐赠资产比重、单位收入中结余数额、资金来源中负债比重对财务风险贡献达70%左右。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权衡比较可从这三个指标得到客观结论,这主要用于不同组织之间财务风险的比较中。

三、结论与建议

(一)正确对待财务风险

国外学者对待非营利组织风险的态度有保守、中立和激进三种。Scanlan和Dillon-Merrill[12]认为,由于人们不情愿使用不属于自己的受托资产来冒险,因而非营利组织管理者对待风险持保守态度。Young [1-13]认为,非营利组织服务于社会,为完成组织使命,它们不惜承担重大风险。但若是将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整体,那么社会能够容忍不同风险标准的组织,每个组织风险标准不可能一致,不能用统一风险标准去衡量所有组织。就此意义而言,非营利组织整体应为风险中立,既非保守,亦非激进。

在我国,鉴于非营利组织性质与发展起步较晚,虽其财务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人们尤其是组织内部人员对财务风险仍不够重视。一般认为,组织就是拿别人的钱办点事,钱多多做事,钱少少做事,何来财务风险。这种轻视组织财务风险的思想是错误的,一定要转变观念,正确对待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问题。从前述分析可见,我国非营利组织中隐含着多种财务风险,若不正确对待,势必变相纵容风险因素,推动财务风险的扩散。应以客观独立的态度正视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加强监控,防患于未然。

(二)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潜伏性及隐蔽性、不易评价性和高度危害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可控制性。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进行防范。

1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由于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具有较大的潜伏隐蔽性,因此,往往容易被忽视,不能得到足够重视,需要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加强识别,正确估计和评价。

组织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潜藏的财务风险,通过各种财务现象和财务数据积极识别风险因素,根据不同的风险种类采取不同措施,争取将财务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对资产风险与收入风险,通过组织内部财务措施及时予以调整;对运营风险,应加强支出监控,排除风险隐患;对责任风险要锁定责任人,针对性地处理;对声誉风险,应尤为重视,切忌贪小利而忘大义,为一时利益损毁组织名誉。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具有不易评价性,难以绝对量化,不像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多种较为成熟的定量评价方法。可结合我国国情,适当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财务脆弱性评价模型,或者结合组织实际,适当借鉴营利部门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模型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进行衡量。在设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考虑“组织的目标是否与它的财力资源相一致?组织的行为是否符合代际公平的标准?可供支出的资金是否与实际支出的资金匹配?组织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等问题。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融合,及时发现并评价组织财务风险。

2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组织披露财务信息的客观性与完整性是正确判断财务风险的基础。通常依据财务信息来判断组织所获得的财务收益与原来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状况、判断组织实际资财占用情形与预算情形之间的差距,从而预计组织资金形式及财务成果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信息作为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的集中反映,其准确性与可获取性对了解组织潜在财务风险至关重要。需完善财务信息系统,规范从财务信息形成到财务信息披露的每个环节。

首先,把好会计核算关。目前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还存在许多勾稽错误,缺乏规范性,如存在受托代理资产与受托代理负债对应关系不清晰、按照会计项目与按照用途两种口径披露的费用总额不相等等问题。为此,需从会计核算的源头把好关,避免核算错误影响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其次,把好财务信息披露关。目前我国很多非营利组织财务数据公布不及时不完整,披露方式不当。许多组织采用非网络等不易被搜索查询的媒介方式。而且在一些组织的官网网站寻找其财务信息都很困难,网站栏目设置中没有专门财务报告或财务信息栏,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信息不明显。最后,在所公布的财务信息中,会计项目数据说明不够明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应在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附注与现金流量表很难查询到,应收应付款项、限定性收支和其他费用等内容说明不够具体,这会大大阻碍财务风险判断时信息的获取。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财务信息披露,规范披露媒体与披露方式,提高信息可获得性,并尽量完整披露法规要求的财务信息,为财务风险的衡量奠定好信息基础。

3提高财务监管水平

组织缺乏终极所有权人的有效监管,受益者受专业与时间精力限制也很难长期跟踪监督,因而提高财务监管水平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尤为关键,财务监督与财务管理,需双管齐下,方能凑效。

首先,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组织章程中相关规定,对自己严格要求。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制度与收支管理制度建设,让组织的财务事项有规章可循。其次,合理设置财务组织机构,依组织规模与特征设计财会岗位,主动实行岗位分离,为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组织保障。最后,需加强财务人才培养和道德教育。许多财务风险的识别均需财会人员具有较为专业的知识,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且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对规避由于自身错误行为或者决策失误所引致的财务风险尤其重要,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避免由于组织财务人员贪图私利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发生。

加强财务风险监督。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控制离不开内外监督,应将自律、互律、他律相结合,从财务与非财务视角全方位监视财务风险。组织内部财务监督包括理事会监督、审计委员会监督和规章制度监督。完善财务治理结构,提升财务治理水平,为财务监督打下良好制度和组织结构基础。外部监督指组织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为维护自身利益,通过不同途径对组织财务情况进行的监督,如政府监督、独立第三方监督、社会媒体监督、捐赠者与受益者监督等,还包括同行业组织互相监督。财务风险监督应分别就组织筹资方面如捐赠资金、政府资金、投资收益等,资金支出方面如支出结构风险等,会计方面如会计核算规范性等,资财占用与管理方面如资金形式、负债状况等内容分项进行,落到实处。一旦发现财务风险因素及事实,就当立即反馈信息,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Young,DR How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Manage Risk:Paid and Unpaid Labour in the Social Economy[M]AIEL Series in Labour Economics,200933-46

[2]Herman, M L, Head, G L, Jackson, P M, Fogarty,TEManaging Risk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A Comprehensive Guide[M]Austin:John Wiley & Sons, Inc,200443-191

[3]Dyl,EA,Frant,HL,Stephenson,CA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Not-for-Profit Corporations: Evidence from Medica Research Charities[R]Tucson:University of Arizona, 1996

[4]Chang,C, Tuckman,HP Why do Nonprofit Managers Accumulate Surpluses, and how much do They Accumulate? [J]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1990,1(2):117-135

[5]Fama,EE, Jensen, MC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3,26(6):301-325

[6]Chang ,CF, Tuchman,HP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and Attrition as Measures of Nonprofit Performance[J]Annals of Public & Cooperative Economics,1991,62(4):655-671

[7]Greenlee,JS, Trussel,JM Predicting the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J]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2000,11(2):199-210

[8]Trussel, J M Revisiting the Prediction of Fnancial Vulnerability[J] Nonprofit Management Leadership,2002,13(1): 17-31

[9]Thomas,R, Trafford,R Were UK Culture, Sport and Recreation CharitiesPrepared for the 2008 Economic Downturn? An Application of Tuchman and Changs Measures of Financial Vulnerability[J]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ird-Sector Research,2013,24:630-648

猜你喜欢

非营利组织
浅议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管理
从美国非营利戏剧组织看观众培养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机制:国际视野与一般框架
浅析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分析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非营利组织人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出路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薪酬管理
中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