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教学改革研究
2016-05-14赵慧张巍
赵慧 张巍
[摘 要]本文对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课程的校本化改革的形式解决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辽宁医学院健康管理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并结合教学实践阐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的意义和改革的内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因此本研究对校本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校本课程;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7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管理信息系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维护和拓展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已成为管理学、信息学以及计算机软件学的基础性课程。校本课程源于欧美国家,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发展和研究重点。校本课程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校为本、以学生需要为指向、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本地化课程,强调课程中的学校特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学校的整体课程体系。本文指在将国家课程中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革,使其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与学科方向深入结合更具针对性。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分析
1.1 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现状及问题
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定位于管理学专业、信息专业以及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一门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边缘学科。其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很多学校和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一直处于边开展边改革的状态,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一直存在,例如: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广义定位,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进行定义,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以及不同专业的培养定位等,导致其针对性差。管理信息系统是交叉性学科,对教师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的教师不懂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又不懂计算机一直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受到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难以提供系统化的实践环节。上述问题一直是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大家探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课程校本化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实质是课程的学校本地化,由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学校为基地,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及学生等共同参与学校课程的定制、实施和评价活动。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也不可能兼顾广大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和储备,导致其在教学方法指导和教师方案实施等方面针对性差。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需要校本化开发,其主要意义体现在:①充分体现相关课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只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制定者;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的背景是学生的知识体系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主体由教师到学生的转移;③基于学校平台,彰显学校的专业和自身特色。
2 管理信息系统校本课程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辽宁医学院医疗健康管理专业的指定选修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本校自身的特点,对管理信息系统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由课程负责人牵头的教师小组(教师小组由课程负责人、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专业教师、管理学专业教师、健康管理专家与辅导员等组成)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改革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小组对教学环境和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学生主体的需求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最终确定实施方式。
2.1 需求评估与确定目标
在需求评估过程中,教师小组参考了国家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大纲,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以服务于医疗健康管理为根本出发点,以满足健康管理公司、营养保健公司、体检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需求的校本化评估。健康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指出:健康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目标是指导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掌握医疗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和业务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健康管理公司以及营养保健公司ERP系统、医疗健康电子商务、医疗健康政务管理以及数据智能化处理等。
2.2 组织与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主要在教学资料、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3个方面进行。
教学资料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在课程校本化组织过程中,教师小组以需求评估和目标为指导,首先,对教材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健康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与实施,因此,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等内容进行了缩减,并在已有的课程里增加了电子健康、医疗电子商务、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与移动健康等健康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内容。其次,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使学生不止能看到教学案例还能进一步了解其运行机制。再次,教师组结合目前主流的翻转课堂和网络化课程的形式收集、整理、录制了相应的视频教学材料。
实现教学环境的校本化,首先,构建了网络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与实践中心。该中心拥有具备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40台,并安装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实施的开发软件,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其次,大力组建了“互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环境,其包括在线课程、微信课堂等。最后,结合本单位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优势,以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为切入点,以医院、社区卫生机构为主要实践考察机构,构建了真实的医疗健康信息系统实践环境。
教学模式在校本化改革中,重点发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其中,让教师作为信息系统知识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学习和互动,并实施了计算机专业教师、管理专业教师和健康管理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教学形式。在校本化改革的教学模式下,学校提供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与实践中心环境等资源,网络提供个性化自主学习和知识共享的平台。教师、学校、网络组成了三位一体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3 结 语
健康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校本化课程经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实践—评估—开发过程,较好地完成了校本化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深受学生的欢迎。课程的校本化改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以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管理信息化需求和未来发展为导向,使教学目标更清晰明确;②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过程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讲授者,还是课程的开发制定者;③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了教学环境,使学习形式多样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④学校在医学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资源优势在校本化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⑤打破了只由一个教师讲授的模式,采用多学科教师联合指导的形式,实现了教师间的优势互补以及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交叉学科知识领域的全覆盖;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使课程的校本化改革与现代主流教学形式相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改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问题,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以后,教学监管和评估如何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压力增加会不会导致教师积极性不足,多教师联合指导过程中如何实现较好地团队协作等。
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产物,更是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健康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教学改革研究,确立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资料、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的校本化改革,在实践中得到逐步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发现了改革中的不足。该课程的校本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存在的问题。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规划已成为许多学校的自觉行动,本研究迈出了国家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校本化改革的第一步,对其他课程的校本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义刚.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16).
[2]吕立杰,袁秋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逻辑[J].教育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