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国家绿色法庭功不可没

2016-05-14李忠东

检察风云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德里法庭法官

李忠东

为了快速有效地解决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案件,印度国家绿色法庭依据《国家绿色法庭法》于2010年10月18日成立,自然人、公司、企业、协会或团体、董事或理事、地方机构等都被赋予环境案件的起诉资格。

五年过去了,国家绿色法庭受理了1万多起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案件,在为印度环境保护提供司法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印度人口爆炸式增长,经济快速发展,致使许多城市空气污浊,河流污染,森林面积锐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报告,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印度有13个。根据2010年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局公布的数据,大量的汽车尾气以及工业生产排放的烟尘使得空气质量呈大幅下降趋势,全国空气中PM2.5致癌微粒数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的城市达180个,其中新德里“遥遥领先”,年均值达每立方米153微克,印度中央邦西北部瓜廖尔市和查蒂斯加尔邦首府赖布尔紧随其后。不久前,欧盟和美国等驻印度使领馆纷纷安装空气净化器,美国驻印大使馆宣布加强对新德里空气质量的监测。

一份对污染程度进行了量化的国际报告也显示,新德里在全球90多个国家1600座城市中空气质量是最差的。2014年5月8日,空气污染检测器在新德里录到的PM 2.5浓度超过了每立方米350微克,这是当日在亚洲录得的最高数据之一。然而在这一天,新德里几乎没人注意到空气的污浊,意识到污染和健康关联的人更少。居民没有丝毫异常,佩戴口罩的人极少,照常按部就班地生活。即便是在非常富裕的家庭,拥有空气净化器的也屈指可数。有位马拉松运动员照常在新德里街道上跑步,她说自己从来没有关心过和空气有关的任何问题。政府和公众对空气污染缺乏重视的程度令专家们感到惊愕,觉得不可思议。

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这些又小又重的微粒容易渗透和沉积到肺部深处,被认为是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2012年,空气污染在全球导致大约700万人丧生,其中约80%的人死于心肌梗死和中风。同时导致肺癌死亡人数显著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称,印度每年死于室外以及室内气污染的人数约150万,大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其中由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哮喘导致的死亡人数也高于其他国家,空气污染导致的慢性和急性心脏病是印度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绿色法庭应运而生

为了应对和改变恶劣的环境状况,印度议会于2010年10月颁布了《国家绿色法庭法》。该法由五章38条和三个附件组成,分别规定了立法目的、法案名称、生效时间,法庭的设立与管辖、审判权力和程序,处罚及其他条款。附件列明了七部与法庭管辖相关的法律,它们是《1974年水(污染防治)法》《1977年水(污染防治)税法》《1980年森林(保护)法》《1981年空气(污染防治)法》《1986年环境(保护)法》《1991年公共责任保险法》和《2002年生物多样性法》。

国家绿色法庭由中央政府设立,行使《国家绿色法庭法》赋予的审判职责、权力和权威。为便于案件审理,新德里本部为主法庭,并陆续在四个城市设立了四个区域性法庭。国家绿色法庭由全职主席一人、全职司法人员10-20人和全职的专家人员10-20人组成。基于对环境问题的专业性与跨学科性的认识,每一个审理案件的裁判庭都配备有一名司法人员和一名专家人员。全职主席既是行政主管,也承担法律业务,通常由现任或卸任的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担任,现任主席斯瓦坦特·库马尔就是最高法院的前大法官。其他成员则由最高法院现任法官组成的选任委员会通过申请人递交的申请和多轮面试进行遴选。司法人员与专家人员的任期为五年,不得连选连任。最高法院的法官被任命为主席或司法人员的,年满70岁不得继续任职。

根据《国家绿色法庭法》的规定,印度设立国家绿色法庭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理与环境保护、森林和其他自然资源保护有关的案件,包括任何与环境相关的法定权利的实施,对人身、财产的损害及其他相关或偶然发生事项提供救济和补偿。同时考虑到环境案件的跨学科特点,国家绿色法庭在设立与结构、管辖与受案范围、审理程序与裁判原则、判决执行与处罚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据国家绿色法庭主席斯瓦坦特·库马尔介绍,作为提高环保监管力度所做出的又一次努力和尝试,印度目前是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后全球第三个成立绿色法庭的国家。任何人都可以控告违反环保法而对城市造成危害的行为,国家绿色法庭将对违法行为进行审理,奉行“污染者付费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环保理念,向污染制造者索赔,不服当庭裁判的可以上诉至印度最高法院。

面对阻力不改初衷

据报道,印度政府在引进一个招商项目时,曾一度计划对该项目的环境审核批准程序进行精简,遭到国家绿色法庭的坚决反对。结果,在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之间展开了一场博弈。为了防止环境污染,法官们曾经做出过撤销一座火力发电厂及一座机场建设计划的裁决,一些拒不履行裁决的责任官员因此受到了惩罚。

2015年4月,国家绿色法庭做出的一项重大裁决又在印度,尤其是首都新德里争论纷纭。法官们基于新德里的空气污染每日剧增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宣布车龄在10年以上的柴油机动车与15年以上的汽油机动车禁止在首都地区上路行驶。 据交通部门预测,此次禁令将对其中三分之一的车辆产生影响。印度高等法院表示支持首都地区实施老旧机动车限行令,驳回有关反对该项政策的请求。事实上,国家绿色法庭2014年11月就发布了禁止15年以上“老爷车”在首都地区行驶的法规。仅仅五个月之后便推出了“升级版”,柴油机动车行驶年限比之前降低五年。

《印度时报》指出,世界许多城市已经将叫停老旧汽车或限制私家车作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手段之一。例如,2015年墨西哥城宣布禁止在周六使用老旧汽车,法国2015年3月暂时启动了该国近20年来最严苛的交通管制。新德里及其周边地区日常行驶的车辆达840万辆,每天约有50万辆汽车进出新德里,其中包括5万至7.5万辆货车,常常导致当地交通出现大面积拥堵。

由于关乎切身利益,不少车主对国家绿色法庭的这项限行令表示强烈反对。对于它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质疑的声音一直不断。印度《先锋报》发文批评这项措施的可行性不高,因为当地平均每天有1500辆新车上路,所以对于减少空气污染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一些专家称,新德里缺乏车辆检查与监管设施,政府很难完全按照法庭的命令办事。限行令将在何种程度上改善空气质量,还取决于这项法规的执行情况。新德里市的一些官员也出面表态,认为这一裁定难以执行。来自新德里科学环境中心的阿努米塔认为,有关部门应出台政策,对汽车的污染等级进行监测,并增加高污染汽车的税收,以限制其使用。然而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阻力,绿色法庭的法官们仍然不改初衷。

随着对环境污染案件的妥善解决,国家绿色法庭的影响力在印度民众中增加,被誉为保护环境的“司法堡垒”。

运行五年成绩斐然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谈环境保护似乎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快速发展经济绝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国家绿色法庭在尽力不阻碍经济发展的同时,为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法律支持。”印度一位专门从事环境保护案件的律师强调:“在一些地方政府保护环境不力的情况下,法官们已经成为印度环境保护及防治污染的有力推手。”

国家绿色法庭也会在坚持环保第一的原则下,尽可能兼顾各方利益。有一次,库马尔法官在约见一个往河流里倾倒氟化物的药厂负责人时就曾经这样对他说:“毫无疑问,你的工厂应该立即停产,马上停止环境污染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会考虑到工厂的效益及工人们的生存,不会裁决立即封闭工厂 。”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国家绿色法庭持欢迎态度,一些负责环境保护的官员经常埋怨库马尔法官的一些裁定过于“严苛”,限定整改的期限“脱离实际”“完全不合理”。“国家绿色法庭有些时候要求官员两天之内必须采取环保行动,而他们认为这一裁定往往是无法达成的。”一位名叫拉杰·潘吉瓦尼的印度环境案件法律顾问表示,“在裁定中,法官会要求尽快开始环境整治行动。我认为法官们的‘严苛裁决是为了尽力推动环境保护。”

印度国家绿色法庭自2010年成立至今已经进入第五个工作年度,法官们日常的工作异常忙碌,除了开始时接收的原国家环境上诉机构移交的部分未结案件以外,新收案件数量逐年增多。据统计,2011年受理168件,2012年受理503件,2013年受理1703件,2014年受理1517件。截至2015年1月底,国家绿色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7768件,审结5167件,未结2601件,审结比为66.52%,约三分之二的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虽然伴随着诸多非议声,但国家绿色法庭由于能够专门、快速地审理环境案件,确实让印度多部环境保护法律的效力不再仅停留在纸面上。法官们特别重视与空气污染、垃圾回收、煤矿开采、有毒物倾倒、水坝建设等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森林)保护有关的案件,审结了一批涉及环境行政监督和信息公开方面的案件,推动印度向环境民主迈出了一大步,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做出了贡献。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新德里法庭法官
新德里雷暴
新德里雾霾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穿梭德里新德里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