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布UOS 3.0,有云要重新定义开源云

2016-05-14夏添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6年4期
关键词:开源体系客户

夏添

目前的IT世界基本被割裂为以IOE为代表的旧IT世界和由互联网公司、云服务公司组成的新IT世界。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企业客户都意识到了必须从旧IT世界向新IT世界转型,然而往往,这些企业会面临人才、商业生态以及关于文化或者机制的建立等三大主要挑战。

而开源平台因为其天然的开放性、迭代性、软件高质量特性等,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客户站在全球开源的平台上去重新审视IT战略,重新构建IT秩序。尤其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借助包括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内的互联网技术转型升级,同时国家对于开源技术在政策上相当支持,这些都是中国IT产业的巨大利好。

而这也意味着中国开源产业,尤其是在政策和市场双重支持之下的开源云平台,在未来的重大发展机遇。近日,UnitedStack有云推出新一代OpenStack平台UOS 3.0,作为重新定义开源云交付和运维的新标杆,UOS 3.0提出“开源项目+专业服务”的模式,为企业级用户“入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企业级客户拥有专业的运维团队,对于基础设施和Openstack平台的管理都有着强烈的自运维需求,并且对于SLA,RTO都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他们有更复杂的网络拓扑,同时也有对接商业解决方案的需求。

被定位为满足企业用户对于云平台新需求的解决方案,有云自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三代云平台UOS 3.0在确保更多的SLA,更低的RTO的同时,新系统继续保持了灵活性,满足客户的定制化的需求。在新的IaaS产品之外,UOS3.0还包括全新的持续交付体系和新的培训认证体系。

UOS 3.0的管理平台拥有丰富的创新特征,其高度模块化的设计(驱动层,中间件层,前端渲染层)可以支持混合云(复杂的API),界面可以支持高度定制化(企业可以自由定制自己的视觉标准)。UOS3.0的代码更简洁,性能更快,单页面切换速度提升30%以上,而在此基础上更有基本的控制面板和运营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Uskin SDK做定制开发。

UOS3.0设计的是高可用高可靠的系统架构。单节点的OpenStack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基础服务,但是存在单点故障。UOS3.0采用三个全对称高可用节点,实现节点的故障和网络社区的自我检测自我恢复。在高可用服务组成的自动化运维系统中,实现的是业界领先的多组多活的数据库服务。UnitedStack有云使用容器做资源隔离和提供7×24小时的自动化监督服务,以集大成的方式通过稳定的配置为用户交付稳定可靠的云服务。

UnitedStack有云给客户提供大量性能优化方案,在计算方面通过虚拟机CPU绑定技术充分提高物理机的利用率,提高虚拟机计算性能,存储方面可以分离存储管理网和数据复制网络,提高容灾能力和存储性能,在网络上应用 DPDK技术,小包吞吐性能比传统应用提高十倍以上。

UOS3.0目前支持KVM虚拟化技术,同时支持商业存储,支持专业网络和混合网络架构。这也意味着UOS3.0要整合整个云平台所有服务,通过统一平台来消除企业客户在基础平台选型上的困惑。

“三年来,UnitedStack有云始终致力于推动规范化有规模化部署OpenStack平台的发展。今天各位见证我们发布基于OpenStack Liberty版本的UOS3.0和我们的新一代DevOps体系,希望借助UOS 3.0将中国的OpenStack部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UnitedStack有云创始人兼CEO程辉说。

UOS3.0与一般的云平台相比有哪些不同和独到卖点?在程辉看来,作为标准的OpenStack服务加上有云全新开发的平台和新版本部署套件以及与之配套的文件体系,UOS 3.0基于OpenStack,但不止于OpenStack,能够为企业云用户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和确定性,将在向旧IT向新IT世界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

事实上,随着OpenStack产业方向清晰明确,无论是OpenStack社区,还是OpenStack生态圈的厂商,都开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产品体系改进、客户实践层面,OpenStack技术的普及期已经宣告结束,即将步入高速成长的生命繁华周期。这个过程中,生态系统链上不同环节的服务商在不断投身其中。

“这是UnitedStack有云成长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天,授牌仪式标志着我们和合作伙伴的默契迈向一个新的阶段,期待我们共同努力,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广阔、更高效的上云之路。”Unitedstack有云首席战略官叶勇表示。

猜你喜欢

开源体系客户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机会
请问您怎么称呼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