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中指代词“是”的回指研究
2016-05-14甘俊华
甘俊华
摘 要:《墨子》中的“是”是一个高频词,最主要的用法是作为指代词以及连词语素,形容词、系词以及其他用法相对较少。在“是”作为指代词的用例中,绝大多数是回指用法;而在回指用例中,绝大多数是回指陈述用法。由《墨子》中指代词“是”中各种用法以及语法化的两个条件(语义适宜性和高频率)来看,现代汉语判断系词“是”很有可能是来自指代词“是”的回指陈述的功能。在回指陈述较为简单的句式中,代词“是”的回指功能不是必要的,又因“是”与后面的成分构成判断句,故代词“是”得以演变为系词。
关键词:指代词;回指;系词;“是”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79-03
汉语判断句句法结构古今最大的变化是判断系词的出现。关于系词“是”的来源,主要有:一是来自“是”的副词用法,此观点由洪心衡(1964)提出;二是来自“是”的形容词用法,此观点由洪成玉(1980)提出;三是来自“是”的指代词用法,此观点是王力(1937)最早提出。这三种观点基本上是从理论假设角度来论证的,无论哪种观点均未做翔实的证据。那么,判断系词“是”到底来自哪种用法?具体根据是什么?本文通过详细统计、分析《墨子》中“是”的各种用法,并对此问题详细探讨。另外,以上三种观点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即均没有对“是”的系词化机制做出彻底解释,本文打算在统计分析“是”的用法时也顺便探讨这一问题。
一、《墨子》中“是”的用法统计与分析
《墨子》中,“是”共出现了584次,其用法分别有代词、形容词、系词和连词语素等,各种用法的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下面,我们将对《墨子》中代词用法分类统计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系词“是”的来源问题。
二、《墨子》中“是”的代词用法
《墨子》中“是”作为代词的用法共266例,为方便下文的比较分析,我们这里从指代对象的角度对代词“是”的用法进行分类说明。
(一)指代陈述,177例,均为回指
指代陈述即代词“是”指代的是一个陈述性的短语或句子。《墨子》中“是”指代陈述的用法均为回指用法,共177例,又可据结构的不同分为三个小类:
1.“……,则/若/然则是……”,141例。如:
①今尽王民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馀也。
②若苟不明于民之善非。则是不得善人而赏之。
这种结构中的“是”回指的是前文复杂的陈述,后文接的是说明性的词语或句子。要注意的是,“则是”这种结构容易被当做连词,实际上这种结构中的“是”是指代词,代前面的陈述,后来才渐渐同“则、若”等融合成连词。
2.“……,N(亦)犹是也”,19例。如:
③于文王取法焉。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
我们认为这种结构中的代词“是”后世发展为形容词“是”。
3.其他(17例):
④升食食五升。参食食参升小半……如是而民免于九十日之约矣。
上述三种结构虽格式不同,但都是指代词“是”回指前面陈述性结构,所以归为回指陈述一类。
(二)指代动词,2例,均为后指
⑤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计莒之所以亡于齐越之间者以是攻战也。
例中“是”是指代紧接其出现的动词性短语。
(三)指代人物,12例
有回指和外指两种用法:
1.回指人物,11例。如:
⑥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向也(回指前文有此状态的人)。
2.外指人物,1例。如:
⑦智其一人之盗也,不尽是二人(指代“二人”)。
(四)指代事物,38例
也有回指和外指两类:
1.回指用法,21例。如:
⑧中心,自是往相若也(回指抽象事物“中心”)。
⑨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回指具体事物“牛马”)
2.外指用法,17例。如:
⑩尧之义也,是声也于今(外指抽象事物)。
{11}智是室之有盗也(外指具体事物)。
(五)指代肯定概念,10例
代词“是”指代肯定概念,即“……是这样的”。如:
{12}是则是。
(六)指代时间,11例,均外指
{13}当是之时……
(七)指代地点,3例,均外指
{14}或,知是之非此也[知道这里(是南方)不是这个(北方))]。
(八)其他指代用法,13例
我们上面都是从代词“是”的指代对象的角度来给代词“是”作的分类,所以不免有不尽之例,《墨子》中的代词“是”还有一些其他用法,用例较少,这里只列举一列:
{15}其石犹是也。
此例中,代词“是”代指状态。
三、《墨子》中代词“是”的指代用法汇总分析
1.各类指代对象数量及所占“是”代词用法266例的比例:
由此表可以看出,《墨子》中代词“是”的主要用法是指代陈述性的短语或句子,其他用法比例相对较少。
2.回指用法数量及其他用法占代词“是”用法266例的比例:
由此表可见,《墨子》中代词“是”最常见的用法是其回指,其他用法相对较少。
3.各指代对象在回指用法209例中的比例:
由此表可见,《墨子》中代词“是”的回指用法中最常见的是回指陈述,其他回指用法相对较少。
四、系词“是”来源的探讨
由上文的统计分析可知,《墨子》中“是”的主要用法是代词(266例,占总用法的45.6%),其他用法中较多的是连词语素用法(257例,占总用法的44%)。在“是”的代词用法中,回指用法是主要用法(209例,占指代用法的79%)。在“是”的回指用法中,回指陈述是主要用法(177例,占回指用法的85%)。
据此,我们可以对上文提出的系词“是”的来源问题进行探讨。据上文,系词“是”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即形容词说、副词说、代词说。通过本文对《墨子》中“是”的用法的统计分析可知,代词说(具体应该是来自“是”的回指陈述的功能)是最有可能正确的观点。原因有二:一是从语法化的条件来看,能发生语法化的词语共同语用特征是:使用频率高、范围广(Heine 1991.38-39);“是”的系词用法出现于战国末期,那么其来源应是在战国末期或之前的某一高频用法。而《墨子》中“是”的代词用法是除连词语素外的最主要用法(45.6%),形容词用法非常少(8.4%),副词用法并未发现。可见,“是”的代词用法是最有资格成为其系词用法来源的。二是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人类语言中系词的来源主要有指示词、表状态变化的动词、动词(坐、站)(Heine & Kuteva,2002.108,64,278,282)。在先秦汉语中,指代词“是”、表状态变化的动词“为”先后发展为系词,后来系词“为”被淘汰。所以,“是”的系词用法是来自其指代词用法的论断符合类型学规律。
另外,我们还对学者们编纂的部分先秦专书词典“是”的用法做了统计,其结果和我们的统计基本一致。如董治安《诗经词典》(1989.232)中“是”形容词2例,代词22例、助词63例(现在一般看作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连词构成语素20例,另有未注明词性表“于是”义连词34例、未注明词性表“而”、“且”义连词各1例。杨伯俊《孟子译注》(1960.404)中“是”形容词(“是、正确”义)9例,代词86例,另有代词被看作形容词(“此、这”义)、联系性动词和小品词共114例。
所以我们可以断定,系词“是”是来自其指代词的用法,具体说是来自其指代陈述的功能,形容词用例太少,基本不可能成为系词的来源,而副词用法则未见到。实际上,洪心衡所说的“是”的副词用法均是指代词,如他认为“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今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良。”句中“是”是分别表强调、确认的语气副词。但他所举的“是”表强调用法的例子多是肯定否定对比的句子(洪心衡.1964.288—289)。我们认为强调用法来自肯定否定的对比,而不是来自“是”本身,“是”仍然是指代词。而他所谓的确认语气用法的“是”仍然是指代词,复指前面的陈述。所以,这种副词说也并不成立。
另外,我们也顺便探讨下指代词“是”语法化系词的机制。
王力(1937)认为代词“是”语法化的具体环境如下:
T话题,回指的“是”+C说明。
但王力并未详细阐述这个语法化是如何发生的,石毓智(2011.77)描写了指代词“是”演变为系词的前后语境变化并假设了“是”向系词演变的原因是受动词的类化。据石毓智(2011.80-82)指代词“是”回指陈述向系词演变前先后出现的语境为:
{16}师有功,国人息以逆之,先入,必属耳目焉,是代师受名也。(左传·成公二年)
{1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我们也认为在{16}这种语境中代词“是”回指前面复杂陈述,有助于句义的表达和理解,故代词“是”最先出现在这种语境中;在{17}这种语境中,代词“是”直接演变为系词,其原因或机制是,“是”不仅可以回指前面的成分,有助于句义的表达和理解,而且“是”和“人之所欲”又构成一个判断句,即先秦时典型的判断句格式。又因在这种回指成分简单的语境中,代词“是”的回指功能不是必要的,故代词“是”只能演变为专表判断关系的系词。
《墨子》中“是”的高频用法是作为代词,从指代对象和指代功能两个角度,“是”最常见的用法是回指陈述,这满足了语法化的高频率使用条件;在结构上,回指陈述结构中的“是”回指上文陈述性的短语或句子,又和下文说明性的词语构成一个判断关系,系词“是”的作用也是为了表明话题与说明之间的判断关系,即回指陈述在结构上与系词判断句的结构相似,且在两种结构中“是”均有表明关系的作用;代词的其他用法不具有和系词结构的相似的性质,用例也很少,所以,其他用法不管是从本质结构还是从客观条件来说都不具有向系词结构演变的可能。因此,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系词“是”是从古代汉语中指代词“是”的回指陈述的结构中演变而来的,是正确的。当然这只是对《墨子》中“是”的统计还不足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以后有机会,我们会继续更大范围统计语料来研究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洪心衡.《孟子》里的“是”研究[J].中国语文,1964,(4).
〔2〕洪成玉.判断词“是”的来源—与王力先生商榷[J].河北师院学报,1980,(1).
〔3〕王力.中国文法中的系词[J].清华学报,1937,(1).
〔4〕周才珠.墨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5〕方勇.墨子(全注全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Heine,Bernd,Ulrike Claudi & Friederike Hünnemeyer.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1.
〔7〕Heine,Bernd & Tania Kuteva.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8〕董治安.诗经词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9〕杨伯俊.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石毓智.语法化理论——基于汉语发展的历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