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各级政府经济操作能力进入严肃的检验期
2016-05-14孟秋
孟秋
每年的“两会”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今年“两会”外界则更多聚焦在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在“两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回答问题时坦陈了目前经济发展确实存在问题,但同时他也重申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继续走市场化和法制化的决心不会改变。
目前中央政府的经济路线大体稳定如下:首先,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将保持稳健,或者略有微调;其次,依旧坚持简政放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打造宽松的市场环境,推动充分就业;第三,继续推动经济结构改革,将改革重点落在钢铁和煤炭两个领域;第四,继续通过推动城镇化、智能城市改造等措施,创造经济增长点,同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鼓励企业走出去。
与明确政策形成对比的是3月份国内外的波动经济现象。首先是一线城市房价暴涨;其次是“两会”期间明确的“去产能化”,引发了外界担心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并可能出现较高的失业率;第三则是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如石油和铁矿石等经历了一场“小阳春”,出现交易价格上涨的情况,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尚不明朗,既有可能是美元贬值所致,也可能是经过长期价格低迷之后供需关系发生微妙改变。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发生的恐怖袭击一度导致人们担忧刚刚走向复苏的欧洲经济会发生曲折。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大政方向堪称稳定,但在应对上需要注意各种细节和微调。
经济政策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关联微妙而且复杂。自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手段已经用尽,现在再重复使用,效果已经不明显。中央政府不太可能出台大手笔的经济刺激手段。因此,政府推动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手段,与其说是出台各种战略规划,不如说是精确、认真、有效而且公平地推动各种规划的实施。
未来一年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经济操作能力,将会进入一个严肃的检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