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专业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探索
2016-05-14郭家秀
郭家秀
摘要:本文以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调研和访谈的方法了解了上海同类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到学生对于实习基地的满意度情况,并通过与行业专家合作,开发了实践基地遴选的指标体系,以期对本校及同类院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满意度;遴选;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91-02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旅游专业是社会亲和度高、社会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它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培养专业技能熟练的专业人才。
1.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是企业的一线员工,以就业为目标,因此,旅游专业的建设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的发展状态,院校必须了解他们对于人才规格的需求,注意对企业发展经验的总结。
2.校企合作有助于双师队伍的培养。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教师团队向“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既要求高职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具有高水平的动手实践能力。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可以作为教师团队获得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
3.校企合作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就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便能走上工作岗位,对于工作的内容会有着更加真实的了解,进而产生更加切合实际的期待,避免了学生毕业后由于不适应工作要求而离职的情况。
4.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在人力资源招聘、培训、晋升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成本。但如果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学生实习的过程也是企业在招聘、培训、了解的过程。有远见的企业会在学生在校的过程中,将企业理念、经营风格融入教学,减少学生的陌生和不适感。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以高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典型的研究案例,通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模式、合作项目、条件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等问题的探讨,进而形成方案,以指导校企双方实习基地的建设。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学生、学校(专业)、旅游企业”三方的利益诉求进行资料搜集,对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2.实践基地的遴选。在现状分析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在实践性、多样性、整合性、特色性的基地建设原则下,遴选旅游企业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校企双方共同设计“递进式”校企合作学生校外实践项目,探索实践基地建设重点。
3.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其中制度措施包括企业制度和学校制度。人力资源保障不仅包括校方的人员配置,也包括企业方对于带教师傅的筛选及培训。
4.学生满意度研究。学生能否在合作单位学到很多知识,积累更多的就业经验,将书本知识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对于学生的培养的意愿和方式,因此,调研学生的满意度,有利于学校更好的筛选出优秀的单位长期合作。
5.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评价体系。形成以“学生自评、企业评价、校方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进行抽样调查和具体考察,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为本课题研究奠定现实基础,同时调研学生对于实践单位的满意度,想提升的技能有哪些。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与弹性管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分析、归纳和提炼一些重要的理论和观点,以形成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和方法。
3.访谈法。访谈法的主要对象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需要了解的问题有:目前设置有哪些实训项目?效果如何?学校开展相关项目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哪些保障?对于旅游企业部分,通过访谈了解企业可开展哪些相关项目?开展这些项目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哪些保障?
六、研究成果及分析
1.实习就业基地的有效运作模式“校企结合+实习基地”模式。实习就业基地是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在实践中创立了“校企结合+实习基地”运行模式。实行校企结合才能使实习就业基地有依托、有现场专家做指导。
2.设置了“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就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双证是指导游资格证与毕业证。“双证双融”课程体系,即根据旅游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遵循“理论知识必须能够用,以技能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原则,围绕“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全面提高”这一中心,构建包括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主干课程两大类“双融”的课程体系。
3.实践基地的遴选评价标准体系。在把握集中性、典型性、便利、稳定性和情感性上五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借鉴多年教学实习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习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初步的评价指标。然后将这些拟定的评价指标,通过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与行业家学者访谈,反复讨论,聽取各方意见,最终确立了企业形象、合作准备及欲望的强烈程度、学生发展3项内容为一级指标;三项指标满分赋值100分。如表1。
4.学生满意度研究。主要采用调研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问卷有封闭型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构成、选取的主要指标有岗位满意度、企业饮食条件、企业工作时间、企业的工作环境、实习薪酬、专业相关性、实习组织合理性、实习指导教师;自己最欠缺的能力、实习的收获与不足,遇到的困难等。
5.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项目保障机制。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其中制度措施包括企业制度和学校制度。人力资源保障不仅包括校方的人员配置,也包括企业方对带教师傅的筛选及培训。
制度保障。(1)建立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期实习和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纵深改革的重要环节,学期实习放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学期。顶岗实习设在第五六学期,共1年。校外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负责。(2)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相对间接、远期的,但又是非常巨大的。企业节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成本,招聘到“合意”的人才,同时也塑造了文化品牌,树立了形象。资金保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校方对于校外实习也要给予资金支持。对于企业方面,不仅仅要支付学生顶岗实习的工资,还应该支付带教师傅一定的劳务费用,提高带教师傅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带教的效果。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是最有活力的因素,企业对于指导老师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比如工作年限的要求,业务能力的要求,传授知识的能力,是否具备带实习生的意愿,而学校在选择实习指导老师时,要选择行业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对于实习流程和要求比较了解,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结论
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过程中,校方,企业方和学生是利益一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出发点,如何平衡三方利益,将三者利益都达到最大化,不仅需要学校领导层面、执行层面做出自己的努力,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实习方案,也要求企业在兼顾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兼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