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爱心大院的39载温情故事

2016-05-14雁云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6年5期
关键词:邻居们大院叔叔

雁云

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

在河南郑州,有个住着几百户人家的大院。这个大院里,住着一位命运多舛、名叫高新海的残疾老人。令无数人感动的是,39年来,在这位老人身边,他的老同学、老邻居和插队队友,一直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这个充满爱心的大院叫陇海大院。在“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中,陇海大院爱心群体高票当选。“感动中国”给予陇海大院的颁奖词是:“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

39年前因病高位截瘫,邻居们组团背他四处求医

郑州的陇海大院,是一座已有百年历史的大院。它始建于1913年,当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解放后,陇海大院成为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住着几百户人家。1951年,高新海就出生于这座大院里。他从小喜欢踢足球,曾经是郑州铁路局“火车头少年足球队”的主力门将。1971年,从部队退伍回来的高新海到郑州郊县沟赵农场插队。

1976年的一个夏夜,高新海起来方便时,突然无法支撑自己的身体,“扑通”摔倒在地。第二天,高新海被送到郑州一家医院诊治。经诊断,他患的是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这种病发病突然,严重的可导致瘫痪。

高新海的病情发展很快,而且治疗不见效果。最终,他高位截瘫,再也站不起来了。高新海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他从农场回到家后,无法接受自己瘫痪的现实,接连几天不吃不喝,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听说高新海患病瘫痪在床,当年的发小纷纷过来探望。比高新海大一岁的樊石头,和高新海同住在一个大院,经常抽空过来陪高新海说话,鼓励他战胜病魔。后来,樊石头还经常主动帮着高新海的家人照顾高新海。为了不让高新海感到寂寞,樊石头不时约同学何亮、宋凯等过来看望高新海。有了友情的温暖,高新海的心情渐渐好起来。

祸不单行。随后两年,高新海家里的不幸接踵而至。先是他的大哥、二哥先后患癌症去世,接着母亲重病,父亲痴呆,高新海深受打击,再次陷入生命的低谷。樊石头安慰高新海:“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你永远不孤单!”

为了给高新海治病,樊石头和邻居常思军、王金贵、孙豫生等人,背着高新海到郑州的多家医院求医问药。听说北京有家医院治脊髓炎很有经验,樊石头就告诉了一些邻居、同学以及战友,大家凑齐了医疗费、路费,几个邻居背着高新海,乘火车去北京求诊。

在北京那家医院看完病后,樊石头一行背着高新海去了趟天安门广场。他们还在天安门广场拍了张合影,至今高新海珍藏着这张照片。

从北京治病回来后,高新海的病还是没有好转。半年后,樊石头和张海华等几位邻居,又背着高新海去武汉的一家医院求治。

脊髓炎是顽症,虽然邻居们带着高新海四处求医问诊,但基本没有疗效。一位中医学院的专家告诉樊石头,这种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康复训练的方式对患者也许有用。樊石头把专家的建议对邻居们说了后,大家没有丝毫犹豫,10多位热心邻居分成4组,排好班,帮高新海进行康复训练。他们两人架住高新海的胳膊,两人给他拉腿推背,每天坚持不懈。

樊石头及邻居们的爱心感动了大院里的众多邻居,许多邻居们纷纷找到樊石头,要求他把自己编到照顾高新海的小组中去。正是在众邻居的悉心关爱帮助下,高新海在瘫痪6年后,奇迹般地能在床上坐起来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众邻居始终对他细心倾情呵护

陇海大院的邻居们,不但帮高新海进行康复训练,还从各个方面热心照应他。当时,高新海面临着看病、报销、工伤认定等诸多问题,在每个环节解决过程中,都有人陪伴着他。他身体不适去外地治疗时,吃、住、联系医院、买车票,大院的邻居都有专人负责。为了护理高新海,邻居们请假被扣工资是常有的事情,但没有人放在心上。

王家新是和高新海一起下乡的知青战友。高新海瘫痪后,王家新几乎每天都要赶来照料他。家里有好吃的,他也拿来和高新海分享。

邻居们深知,高新海瘫痪后,最需要的是精神方面的慰藉和呵护。为了让高新海生活得多姿多彩,春天,郑州人民公园的郁金香和碧沙岗公园的海棠花开得最美的时候,都有邻居们推着高新海前去欣赏;秋天,太行山上红叶似火,邻居们用面包车拉着高新海登山赏红叶。

在高新海的床头有一台麻将桌,已有30年的历史了。麻将桌是樊石头当年从自己家搬过来的,每当高新海情绪不佳的时候,樊石头就找来几个老伙计,陪着高新海打几圈麻将。

高新海从少年时代就热爱足球,樊石头是当年“火车头少儿足球队”的队长,高新海是足球队的门将。赵新义比高新海小5岁,上学时,足球踢得好的高新海是他崇拜的偶像。赵新义参军回来后,像照顾亲哥哥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高新海。每当郑州市举办大型足球比赛,赵新义和樊石头等人都会把高新海推到赛场观看。

为了让高新海生活得更有意义,也为了增强他的社会认同感,樊石头和几个经常照顾高新海的邻居,凑钱给他买了辆柴油三轮车,作为他的代步工具。后来,高新海还用这辆三轮车跑起了客运,好的时候一天能挣百儿八十块,这让他感到了自食其力的自信和快乐。后来,市里对三轮车拉客进行整顿,高新海才停止了跑客运。不过,平时邻居们有个急事什么的,他就开着三轮车随时接送。

高新海唱歌唱得好,每当社区在大院举行联欢会时,他总会为邻里高歌一曲,把气氛推向高潮。

好邻居爱心接力39载,“陇海大院”爱心群体感动中国

时光如梭,一晃39年过去了。从高新海患病回城至今,一批又一批的邻居每天到他家里,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些邻居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一直都在帮助高新海。许多老邻居年事已高,没有能力再照顾高新海,他们的后代就接下爱心接力棒,继续照顾高新海。

孙磊从小在陇海大院长大,他从记事开始,就被父亲孙胜华带到高新海家里,看父亲忙里忙外地照顾高叔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帮着父亲照顾高叔叔。和孙磊有同样经历的还有张金阳,他从小就经常跟着父亲张海龙来高叔叔家帮忙。

在追随父辈照顾高叔叔的过程中,孙磊、张金阳以及任韬等一帮年轻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都自觉地把照顾高叔叔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高叔叔,这些年轻人晚上从未关过手机。

2008年冬天一个下大雪的夜里,高新海给孙磊打电话,说他身体不舒服。孙磊急忙打电话通知了张金阳、任韬等人。听说高叔叔有事,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去,把高叔叔送到了医院。由于送得及时,高新海经救治转危为安。

2013年年底,根据郑州市城建规划,陇海大院要进行拆迁改造,院里的几百家住户不得不暂时分散到郑州市内各处。拆迁前,邻居们四处考察,最后把高新海安置在幸福路5号院过渡。

原来的老邻居有的搬到了北环,有的搬到了东区,距离变了,但那份深情没变。退了休的樊石头每天早上准时来到高新海家中,安排好高新海的生活起居后再回家。到了晚上,他还要来一次,如同专职保姆一样。在医院当医生的老邻居周喜荣,如果有事两天不过来一趟,就会打个电话询问高新海的身体情况。

近几年来,“陇海大院”的爱心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很大反响。2008年,陇海大院爱心群体荣获“感动中原十大爱心集体”,2010年,这个爱心群体上了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2011年被评为“首届慈孝群体”,2012年被评为“感动郑州爱心集体”。在央视“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的评选中,陇海大院爱心群体又以高票当选。2015年2月初,高新海和邻居们接到通知,去北京录制“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在录制现场,其他获奖者都是个人,唯独陇海大院群体20多个人,热热闹闹的。

2015年2月27日晚8点,在高新海的家里,挤满了从郑州市各个地方赶来的邻居及爱心人士,大家陪着高新海一起观看央视播出的“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那天晚上,聚集在高新海身边的老邻居们郑重约定:等新陇海大院建成后,他们都要回迁,再做今生的好邻居,相亲相助一辈子。

程建摘自《百姓生活》

猜你喜欢

邻居们大院叔叔
恐龙的“邻居们”
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大院子弟”说“大院”
扔石头者
中国大院故事多
中国大院故事多
和警察叔叔手拉手
恒大院线未来3—5年将建影城335家
金龟子配音有妙招
The Blind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