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伦理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问题

2016-05-14宋林青

人间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宋林青

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全面、正确的知晓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随后还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问题研究的发展和特点,为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职业伦理;高校辅导员;责任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87-01

在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诞生于1952年,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不同的角色定位,由此对这一角色概念形成了多样化的认知方式。建国初期,政府部门基于对学生思想政治状态的重视,高校辅导员制度也随之建立。在经过多重价值观的洗礼之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责任内涵也逐渐丰富起来。它不再仅仅只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还具有心理辅导、生活服务等各种角色和功能。

一、高校辅导员界定

在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诞生于1952年,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不同的角色定位,由此对这一角色概念形成了多样化的认知方式。《简明思想政治教育辞典》将“高校辅导员”界定为:“高校党组织排到各年级甚至是各班级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干部。”[1]这一概念充分强调了高校辅导员从事政治教育的职责特征,符合国家最初设立这一角色的初衷在长期发展中,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教育与学生管理中所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样,从而使这一职业定义也越来越丰富。结合以上定义,文章认为高校辅导员主要是从事大学生政治教育、思想引导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具备教师、管理者和学生朋友的多重角色特征的基层教育与管理人员。

二、职业伦理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存在的问题

当前,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提高辅导员角色地位,赋予其更多的角色责任的同时,由此也带来了高校辅导员背离甚至是违法职业伦理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体来说,职业伦理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相异。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成长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如果单纯以德育为核心内容,甚至单纯以监督、指导、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政治思想为核心内容,则明显失去甚至是背离了对学生核心需求的关注,从而造成学生对于高校辅导员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仅仅将其视为一个辅助性、协调性的角色来看待。久而久之,高校辅导员也会失去对自身角色责任内容、责任特征、责任价值与责任履行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出现自我价值评估偏低、工作信心不足、责任心不强、学习意识薄弱、敷衍了事、流于形式之类的违背职业伦理的问题。

2.与自身认识之间的差异。当前,高校辅导员除了基于自身角色责任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相异而造成自身价值评估偏低、工作信心不足、责任心不强、学习意识薄弱、敷衍了事、流于形式之类的违背职业伦理的问题之外,自身对于辅导员角色责任的认知差异也成为其违背职业伦理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前高校辅导员还存在个人对于自身工作量评估之后所形成的预期收入远远低于实际收入的问题,由此使其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感,从而进一步造成其对于自身角色责任的不良评价,出现各种违背职业伦理的问题。

3.与学校要求之间的问题。高通过对部分学校辅导员管理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辅导员角色责任与学校要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对称、不协调的问题。首先,很多高校将辅导员定位于学生监督与管理者的角色,包括督促学生的学习、监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制定和实施班级活动计划、实施班级党团建设以及为学生日常事务提供基本咨询,也会按照学校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各类主题班会、主题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等等,但却失去了对高校辅导员所应承担的所方面德育教育责任的关注。其次,从辅导员个人的角度来说,很多高校将大量的与学生管理相关的工作内容事无巨细地附加在辅导员的身上,包括主题班会、交流谈心、定期听课、学业分析、查寝查课、家长联系、文体组织、实习实训甚至是招生宣传、职业规划、辅助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等等,由此大大提升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4.与社会目标之间的矛盾。当前,职业伦理视域下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问题还表现为与社会目标之间的矛盾,也即是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角色职责内容、实施方式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实际人才培养价值与社会对于学生的人才需求标准和对于辅导员工作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带来了高校辅导员在理解、认知和实施角色责任过程中出现违背职业伦理的问题。

三、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伦理研究涉及到角色责任内容、角色责任特征、角色责任目标、角色责任价值、角色责任工作方式、职业守则和为了提升职业工作质量而实施的自我学习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直接影响到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然而这些内容主要是建立在辅导员个人主观认知、评价、态度、行为基础之上完成的,外在制度、条例很难对此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宏观角度来说,基于职业伦理的视角来审视其角色责任情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一)高校学生对辅导员角色责任的需求(二)高校辅导员自身对角色责任的认识(三)学校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的重视

四、职业伦理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有效管理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职业伦理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呈现出诸多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策略:

第一 高校辅导员角色要转变,第二 国家相关政策要完善,第三 社会教育环境要认同,第四 角色责任认识要更新

总体来说,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然而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本着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人本化的目标,来建构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责任内容、设定其角色责任目标、明确其角色责任价值、选择其角色责任工作方式、设计其职业守则等等,由此才能真正激发高校辅导员对于自身角色责任的认同感,从而避免出现违背职业伦理的现

参考文献:

[1][英]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M].王新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英]齐格蒙特·鲍荧、蒂姆·梅.社会学之思[M].李康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包涵.包涵心语一一个大学生辅导员的周记[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