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程稳
程稳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枯燥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大障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传统上采取的教师直接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重在以“教师为主”,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和跟从的地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和创新思想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强调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对探究性教学的主要特征和实践进行探究, 能了解到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和优势,从而在实际的运用中能更好地为小学数学教育服务。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列出例子并留下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将原理和结论结合,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迫学生记忆的“填鸭式”的教师“一言堂”教学,给学生营造更开放、更自由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创造良好的自学、思考、质疑、讨论的条件机会,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目的就是努力创建一种让学生主动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求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潜能的教学模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1、动手操作性强。小学数学中, 探究式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并帮助小学生加强数学规律以及性质的理解和认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发展正处于启蒙阶段,对数学规律、数学性质的认识、空间观念的形成等,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来完成的,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为儿童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借助形象的操作,儿童对数学规律进行抽象、 概括。学生在操作中逐渐养成科学地看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趣味性强。趣味性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最好手段,探究式教学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把带有趣味性、适合小学生思维逻辑的数学问题设置成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然后让小学生能够从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3、交互性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并且还能取长补短,将每一位学生的有点充分地发挥出来。探究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和合作的学习能力,并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教学的质量。
4、创新性强。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大多数是来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得的答案。探究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技能及其解决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做到举一反三。
三、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中,第一、是进行恰当数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第二、提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第三、注重学生对于知识技巧和方法的提高和巩固,且注重学习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第四、 知识的回顾,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学习和态度的提升反思。学生在探究式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够提升知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态度。
2、注重学生的应材施教。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讲模式,为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参与、合作提供了条件,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交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学习和吸收知识。避免了因教师不能满足每个学生教学需求不足,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和交流合作的机会,要远远多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好。探究式的教学策略更加能够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需求。
3、提高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在探究式数学教学策略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分数的学习中,提供给学生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折 l/4,问几种折法。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兴致非常高,老师同时进行学生创新学习的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合作探索、实践尝试、互动启发, 更多的方法被探索出来。因此,探究式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改变学生思维和知识结构,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取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快速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进行探究式数学教学可以提出具有现实和探索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