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
2016-05-14张碧云
张碧云
【摘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对于什么是高效课堂、怎样构建高效课堂,人们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其次,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想要通过一节课或是几堂课就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人们评价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需要依据一些被普遍认可的基本原则。学校、教师必须从这些基本原则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创新思维、学习品质,经过长期努力,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最终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一、语文课堂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缺乏更新动力
首先,社会各界关注的都是高考录取率,为此,教师会“不择手段”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其次,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它重视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教师在面对教学理念和课堂实践创新无法通过短期行为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时就会显得胆怯。最后,新课程改革也并未得到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及时和有力的支撑,这对语文这门需要长期投入才能逐渐显效的课程来说,矛盾就显得尤其突出。由此可见,学校及教师缺乏实质上的教学理念更新的动力。
2、学生对语文存在错误认知
就语文在课程中的地位而言,语文虽然具有主课的地位,但是因为语文课具有教学和考试关系不紧密的特点,也让学生在现实的选择中不得不将语文置于次要的位置。学生对语文的心理预期和错误认知也是导致新课改理念不能得到实施贯彻和无法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原因。
3、语文教师的抵触和惰性
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认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认为新课改理念缺乏实施条件。这种抵触情绪实质是一种不作为,没有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实质是提升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平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在各级各类的开课评比展示活动中上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公开课,但是到了日常教学中,往往又回归传统既有的教学习惯。这种语文教师身上存在的惰性使得需要长期努力构建的高效课堂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1、做好语文教学的规划
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索、考量和设计的整套行动方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好规划,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1)教师必须学习并明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创新。(2)语文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3)要结合学生情况、学校实际以及相关教学资源,制定语文分年级和知识能力分阶段达成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实现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并评价教学效果。
2、同等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教学,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的应试水平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内阅读通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的,对于课堂类型的不同,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同等重视语文课的课内外阅读,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变被动阅读为自主、自觉的阅读。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一旦形成良性循环,语文的高效课堂也就逐渐生成了。
3、科学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由学科特点决定其有相当的复杂性,就文本类型和教学模式这两个维度本文提出两点思考。首先,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语文文本的类型是很多的,主要包括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等,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各类型文本的解读能力。如论述类文本,教师应重在指导学生明确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作者论述的思路和价值判断,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不仅立足于解读文本,同时培养思辨能力以利写作。对于实用类文本,则应侧重于培养实用性思维能力,这类文本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基本的分析、总结、归纳和演绎等能力是此类文本教学中的重点。其次,教师应灵活采用各类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模式种类也很多,如“经典范例——诵习” 型、“知识——传授”型、“能力——训练”型和“语文素养——养成”型等。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喜新厌旧,相反的,要做到新旧结合,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策略上的科学性才是保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言以蔽之,要想构建语文的高效课堂,需要制度、学校、语文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学生是可爱的,他们一定会是这场课程改革积极的参与者和语文高效课堂最终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