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016-05-14孙辉
孙辉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与探索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但的确又是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数学的逻辑思维较强,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抽象的教学都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概念基础之上的。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抽象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要使他们全面、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就应该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行之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把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归纳。
一、生活中的概念
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周围,小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最有效的方法。小学生从数小棒到简单的计算器计算,都是在生活中学习获得的。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就必须熟悉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就有很大区别,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列举实例就大有区别,如在学习比较数值大小时,用桂圆和雪莲比较谁大谁小,农村学生有可能不会回答,如果用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如“苹果”和“西瓜”谁大谁小,可以把“苹果”和“西瓜”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选择,当学生选择西瓜时,可以问为什么会选择“西瓜”,这样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比较大小的概念。还可利用小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比较熟悉的—些知识,概括出新的概念。
二、直观形象——感知概念
丰富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有利于主动地观察和积极的思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厘米和平方厘米、分米和平方分米以及米和平方米”的概念时,我让学生观察一些熟悉的实例,比如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看它们图形有什么异同?再用学生用的铅芯和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要知道它们的大小分别用什么单位来测量?通过学生动手测出铅芯的长度和纸片的大小,从而知道它们的异同。在掌握“厘米和平方厘米”的同时不难教学“分米和平方分米以及米和平方米”。通过比较发现,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面积离不开长度,长度也离不开面积,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从而得到面积的定义。因此在教学中应选择更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来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三、加强操作——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自己“做”数学的过程,因此,要将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转变为在操作中思考和分析的过程。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是通过直观方式获得数学概念的,不应简单的将这个直观过程理解为教师的显示和演示的过程,应将这个过程理解为学生自己尝试操作的探究过程。例如,例如,教学“圆环形面积”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各自画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再以同圆的圆心,在这个圆内画一个半径小于4厘米的圆,然后动手剪去内圆,留下外圆,得到了一个圆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怎样求圆环形面积呢?”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很快发现了求圆环形面积的规律:圆环形面积=外圆面积一内圆面积。圆环形的概念明确了,新知识的解答方法也就水到渠成。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促进儿童乐于探索的愿望。
四、侧重比较——理解概念
在教学活动中,一些关键性的和适用性较强的概念,如除法的概念,“除以”与“除”的意义、乘法的意义等等。通过比较和教学实践发现概念越简单越基本,它所体现事物的联系就越广泛、越深刻,为了使这些基本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同时便于记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与之相关联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其内在联系。由于抓住这些联系,就可以使知识思路更加清晰,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例如: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都是三角形,但他们却有本质区别。所以老师在教学完三角形之后,都要对这几种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三角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四种四边形的理解。
综上可见,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比一般概念更要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构成了概念教学中的障碍。数学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