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地理教学困惑与探索
2016-05-14刘长海
刘长海
摘 要 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对高中新教材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在今后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困惑;探索
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1 新课改教材的特点
现行这套人教版新教材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第一,教学内容上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图幅数量增多(如第一章共有31幅图),甚至许多地方采取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显新课程理念。第三,新课程加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第四,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动手:引导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解释地球运动规律;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动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判断太阳黑子的活动规律等。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八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结构特征;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2 新课改教学的困惑
2.1 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而言更加不系统
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地理教师都感觉到课时不够,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们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难于把握,课时不够,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2 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我们现行的高一地理课程是一套课标四个板本(有中图版、湘教版、人教版、山东版),四大版本教材知识结构等多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教师不可能不考虑这些。另外教材与教辅资料明显不配套,现有的教辅资料还都是以旧教教为蓝本,许多新教材中已作了相应的修改和删减,但在练习中出现,如新教材中的地转偏向力的内容已作了删除,但在教辅中都出现了这些问题,在下一单元大气的运动又出现了这一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该不该讲,应讲到什么程度,教师难于把握。
学校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工作上与现行的高一地理新课程的要求严重滞后。学生的活动增加了,动手、动脑,动眼观察的实际操作的内容明显增多,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不足。如教师手中没有挂图,缺少应有的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以此产生的时差和太阳高度的变公等难以理解,这些都对新课改教学带来困惑。
2.3 新教材对学生的困惑
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至,出现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的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辐度大。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以及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我们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部分学生兴趣渐无。
2.4 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新教材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到和启发,让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新教材在知识体系虽不如旧教材系统,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给学生挖好沟,引好水,而不是要教师连坑一起挖好,而且越挖越深,这都使我们走进了高中新课改的误区。另外教师在对待案例的教学时,教案和教师用书都没有任何的解释和说明,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
3 新课程教学的探索
针对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具体而言,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重视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我们努力做到转变教师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向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转变。
(3)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我们的具体做法有: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要求有记录,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②组织各类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无论结果如何……。
(4)进行集体背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多开展听课评课校际交往活,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旭昌.新课标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革新,2010(04).
[2]林培英,马贺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