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16-05-14林斯娉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人力资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实力。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内部,包括硬件设施等有形资源和知识等无形资源。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企业仍需施以有效管理策略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本文主要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出发,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关键词】资源基础理论 视角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一、前言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和发挥积极作用,只有采取有效策略而强化管理,才能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内部无形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目前,我国众多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进而产生不良影响。对此,针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具有必要性。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分析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其管理模式较为先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目前,在资源基础理论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现有三种管理模式:
基于人力资本的管理模式。众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作用,必须充分调动一切优势资源元素,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性。人力资本是企业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关键,也是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的实力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基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先天的技能水平与后天培训差异性,对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影响[1]。
基于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与补充,进而形成企业所特有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竞争优势之间虽然具有密切联系,但因果关系难以理顺,是某个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不断形成的管理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但是,基于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不足。由于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致使各企业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所遵循的思想观念背道而驰[2]。
基于人力资本与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能够满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的需要,因而基于人力资本与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逐渐推出,对企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能够获得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作用下,可以确保企业始终保持人才竞争优势,有利于加快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建设[3]。
三、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优势
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看,企业积极建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固有的全部资源优势,对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具有价值性的优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且充分发挥着增强竞争力的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及内容适时调整,既适应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又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因而具有一定的价值。简言之,企业在发展实践中,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既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又能对员工有着规范性作用,进而融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经营风险。
具有稀有性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得以快速发展。尽管如此,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依旧迥然不同,因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稀有性的特点。企业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企业文化与系列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的,为企业所特有。
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企业在不断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企业发展而发生改变,以满足组织发展需求。可见,企业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体系的构建,与自身发展实际相适应,因而具有不可复制性。其他企业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只能对某一企业管理模式有着积极的借鉴,切忌完全照抄照搬[4]。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看,要求企业制定和完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密切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并充分调动一切有形无形的资源优势,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目的。目前,企业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作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而提升管理水平,以发挥企业竞争优势。对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合理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尤为重要,既要与企业发展实际相适应,又要充分考虑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因素。由此可见,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对相关负责人提出较高的要求。首先,必须明确企业各岗位的性质与重要性,进而依据岗位主次而设定人员数量和选定负责人员。其次,针对各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招聘计划、培训计划、考核计划,使各岗位人员素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最后,根据员工工作性质来看,对不同层次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对于企业较为紧缺的高素质人才,由于人才竞争较为激烈,因而企业应给予高薪、优厚的福利待遇等,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避免其跳槽;另一方面,对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且唾手可得的员工,企业可以采取临时雇佣方式,以降低人力成本。
(二)提升现有人力资源队伍素质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负责人意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注重对外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获取,忽视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训。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看,现有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其能力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可能被其他企业挖墙脚,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过于注重对外界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人才是否归属企业是未知数,对企业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对此,企业应加强现有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首先,对现有员工加强培训,以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其次,鼓励员工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再次,多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最后,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员工的集体主义感[5]。
(三)认真落实人力招聘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深入,使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有效开展人才招聘工作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招聘者应明确现阶段人才招聘的形势。一方面,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对企业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对薪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要求极高。所以,招聘人员在招聘环节中,应敢于对高素质人才进行高薪、优厚福利待遇方面的承诺,确保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6]。
(四)强化知识管理
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看,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资源,对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此,企业应强化知识管理,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首先,企业加强对员工知识与能力的培训,以增强员工的知识储备,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其次,组建学习小组,激发小组成员的知识创造能力,以充分发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稀有性、不可复制、价值性的优势。
(五)与员工进行心灵沟通
为有效开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管理者必须与员工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对企业规章制度、薪酬制度等方面可能存在不满情绪,进而对员工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有关人员应加强与员工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善于倾听员工的心声,与员工之间建立友好关系,能够形成竞争优势,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7]。
(六)完善激励机制
要充分发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完善激励机制。首先,坚持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完善薪酬制度,以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制度,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薪酬制度能够满足员工的心理期望。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看,员工是企业重要资源,通过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对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发挥着积极作用[8]。
五、结论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强化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目前,诸多企业领导人员意识到资源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并从该理论视角出发,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企业不断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有关人员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以进一步加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谢凌玲.基于SSCI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现状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06:78-83.
[2]张再生,刘明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J].行政论坛,2015,02:69-73.
[3]白莉.基于竞值架构视角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J].品牌,2015,08:272.
[4]王文锋,张鑫.后改制时代出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J].出版发行研究,2014,01:28-31.
[5]高素英,张金,张艳丽,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一个整合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157-161.
[6]唐艳,唐国平.管理控制系统、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2,04:109-113.
[7]高梁.无边界管理视角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9:10-14.
[8]刘向阳,吴超.组织战略契合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以中粮集团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9:57-63.
作者简介:林斯娉(1987-),女,福建厦门人,本科,初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