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
2016-05-14刘晓华
摘 要:人际交往冲突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在人际交往理论(PAC)指导下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能够有效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危机。人际交往理论(PAC)主要分析人们在交往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态对实际交往效果的影响。建立A-A模式的人际冲突应对策略,即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自我状态(A),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自我状态(A),作出成人反应,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从而有效应对因人际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
关键词:人际交往理论(PAC);心理危机;干预;
作者简介:刘晓华(1969-),女,河北昌黎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
基金项目:2014年重庆市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人际交往理论(PAC)视域下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编号:14SKSZ43),主持人:刘晓华。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20-04
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时,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长期的心理压力时,都会面临心理危机的状况。特别是青年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验不足,面临心理压力时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当事者会陷入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常常会有意外情况出现,如自杀、自伤等,也有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攻击行为,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适当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当事者重新审视自己面对的压力,选择健康的解压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解除心理危机。心理援助是帮助当事者摆脱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提供恰当的心理援助方法,能使当事者摆脱心理困扰。人际交往是人们的基本社会需求,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人们自我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人际交往冲突是学校心理危机人群的重要压力源
高职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需求,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影响着高职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他们迫切需要得到交往对象的认同,从而肯定自我的价值。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建立自尊、自信感,学会构建良好人际交往模式,将使他们有能力应对由于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人际交往冲突也不可避免,一方面是青年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所限;另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特点使人际交往复杂多变。人际交往冲突成为学校心理危机人群的重要压力源[1]。有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有:自我封闭,和其他人的联系过少,不能和别人建立稳定的朋友关系,内心孤独,却又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自己独处的时间比较多,独处时内心感到不安,渴望友谊;防范心理比较重,和异性相处表现尤其明显,很难和异性保持正常交往,但又希望得到异性的赞赏;想融入群体生活,却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个性敏感脆弱,总是忧虑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友谊,又不主动和他人联系沟通;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状态,有强烈的交往意愿,但缺乏有效的交往方法和技巧等等[2]。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准确把握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表现,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手段,解除高职学生因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压力,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知、调整交往态度、增加心理调适的能力,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成长,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人际交往冲突导致心理危机学生的筛查
(一)被试对象及筛查情况概要
本文中“心理危机”人群是指心理普查中测试结果显示为“异常”的学生。对这些被试进行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分析,归纳总结出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冲突导致的心理危机的类型和表现。
课题组对学生心理普查测量采用的是北京心海导航科技有限公司的危机干预心理管理系统自带量表,普测量表选择的是SCL-90和UPI。
筛查结果显示:(1)SCL-90测量结果显示异常的人数及比例:此次测量发放问卷2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8份,无效问卷192份,有效试卷回收率是91.8%。测量结果显示为异常的人数是303人,占测量总人数的14.2%。(2)UPI测量结果显示异常的人数及比例:此次测量有效问卷1898份,无效问卷136份,有效试卷回收率是93.3%。参加测试的1898名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测量结果显示为异常的人数是189人,占测量总人数的10%。该系统中总分大于或等于25分或者第25题作肯定选择者,即被界定为异常。(3)人际交往冲突导致心理危机的学生人数及比例:结合SCL-90和UPI显示“异常”的人数,去除两项测试均异常的重复计数94人,共计398人显示存在“心理危机”。通过访谈和问卷分析显示,其中有75.1%的人(299人)表示心理危机的压力源是人际交往冲突。
(二)心理危机的类型和表现
根据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的测量,得到人际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的数据。再对这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大量的个案研究,分析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冲突产生的原因和类型。高职生心理危机的类型和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因人际关系冲突导致情绪不健康,突出表现为焦虑和抑郁。从SCL-90测量数据看,有占总测量人数14.2%的303名学生需要制定特别心理辅导计划。其中把焦虑因子或抑郁因子3分以上(焦虑:25人,抑郁:23人;)的人群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2.因人际关系冲突导致人格障碍,突出表现为强迫和敌对。其中把强迫因子或敌对因子3分以上(强迫:55人;敌对:42人)的人群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3.因人际关系冲突导致适应困难,突出表现为自我评价不客观,缺乏集体协作精神,遇到困难无处倾述,容易感觉孤独,多出现拒绝集体活动,有心理自闭倾向。
4.因人际关系冲突导致态度消极,突出表现为完成学业动力不足,生活缺乏热情。
针对高职生心理危机的类型及其表现,充分利用班会、实践活动开展基于人际关系的心理危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高职学生认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现象并进行自我调适,帮助学生消除人际交往障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引导高职学生认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表现,学会在人际交往理论(PAC)指导下应对人际矛盾的策略。
三、运用PAC理论应对人际交往冲突的A-A模式的建立
(一)PAC理论主要内容
人际交往理论(PAC)是1964年由加拿大伯恩(Eric Berne)博士提出的。“P-A-C”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交互存在的“父母”、“成人”、“儿童”三部分,也就是说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人类的多重天性。PAC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由“父母”、“成人”、“儿童”状态构成。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P-A-C”,所以简称PAC理论(见表1)[3]。
自我状态(P):权威、优越感、命令、指责、呵护。成人自我状态(A):客观、理智、成熟、稳重。儿童自我状态(C):情绪化、任性、撒娇、服从。儿童自我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
(二)重建理性的人际交往模式
构建A-A模式,就是依据人际交往理论(PAC),帮助学生自觉觉察自己和交往对方的心理状态,如果把交往中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具体行为控制在成人自我状态(A),以成人的方式、姿态对待人际交往的对象,给对方以人际交往中成人状态的刺激,同时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自我状态(A)的反应,从而建立A-A模式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有效避免人际交往冲突导致的心理压力。
(三)运用PAC理论构建A-A模式的步骤
1.学习对待人际冲突的理性思维模式。人际冲突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人际冲突表现为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如果以父母自我状态(P)或儿童自我状态(C)的心理定位来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必然加剧人际交往间的矛盾。经常以父母自我状态(P)进行人际交往的个体,呈现出来的通常是命令、指责、甚至恐吓,给交往对象造成交往的压力,也容易给自己带来失败的人际交往体验。经常以儿童自我状态(C)进行人际交往的个体,呈现出来的通常是情绪化、任性的形象。经常感情用事,喜怒无常,冲动,和交往对象不能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沟通。这些非理性的人际交往模式必然带来人际冲突。学习对待人际冲突的理性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了解非理性的人际交往模式带来的人际冲突的原因、表现及危害,指导他们学习建立客观、理智、成熟、稳重的成人自我状态(A)——成人自我状态(A)人际交往思维模式。
2.学习对待人际冲突的语言模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恰当传递语言信息,能够充分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图。用他人容易接受的语气发表观点,语言表达清晰,就能够避免造成沟通隔阂,同时也要重视非语言信息的表达。观点分歧的表达更要讲究方式方法,先充分了解交往对方的需要和意图,充分沟通,避免以非理性的方式制止对方的表达,拒绝对方的倾述。语言沟通也要注重倾听的艺术,注视对方,适当点头回应对方的观点,适当重复对方的观点,面带微笑,避免双手交叉抱于胸前等表达拒绝信号的身体姿态语言。身体略前倾的姿态语能传递恰当、亲和的人际交往信息。
3.学习对待人际冲突的行为模式。以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态度进行人际交往活动,能够有效避免人际交往冲突。其中提高同理心能力是关键因素。所谓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立场的一种思考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感同身受,能站在交往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好地做到换位思考,表现为善于倾听,秉承尊重,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等等方面。
4.学习构建对自我认识的元认知心理。元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人们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一般认为,元认知可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掌握对自我意识的元认知监控的技巧,可以调整对自我的不客观的认识,进而理性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元认知可以帮助个体迅速觉察自己的非理性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和行为方式,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模式,巩固A-A模式的人际交往方式。
四、构建A-A模式人际交往策略的实践意义
(一)建立理性的人际交往模式,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对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人际关系冲突的研究,分析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冲突的原因,探索导致高职生人际关系冲突的应对策略,能够为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充分利用班会、实践活动开展预防人际关系冲突导致心理危机的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渗透健康理念,逐步建立起人际交往理论(PAC)视域下的人际关系冲突应对策略。
高职学生正处于需要强烈认同的青年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会严重影响其对自我的认同,影响心理健康。对人际交往理论(PAC)视域下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进行研究,依据PAC理论制定高职学生心理干预策略,有助于学生在交往中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作出适宜的反应,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从而解决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引导学生参与人际关系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的体验,激发学生心理“自助”意识,能够提高学生心理“自助”能力。营造一个真诚友爱的气氛,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开展人际交往心理互动团体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人成长、朋辈互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高职学生对人际关系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的认识,提高主动运用PAC理论心理技巧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人际关系学术研讨、成长训练、案例分析等活动,可以丰富高职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校园人际间和谐氛围的形成。
(二)构建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整体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冲突及应对策略进行探究,是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人际交往理论(PAC)视域下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的研究,引导高职学生认识人际冲突现象并进行自我调适,在PAC理论指导下,建立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冲突A-A模式的应对策略以解除人际交往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青年期是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诸多社会性需要,而这些需要必须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研究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人际交往,是源于本能的、自我肯定的需要和合群需要三个方面的心理诉求。人们只有在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和他人的情感联系、和他人形成亲密的情感关系,从而产生安全感;人类的这种本能需要对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制约作用。个体可以从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对自己评价的高低中来了解自己,结合自己对自我的评价,形成完整的关于自我的概念,进而对自我进行肯定。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正常的社会交往也会产生冲突和矛盾,由于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巨大的差异。
社会的稳定需要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对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人际交往理论(PAC)视域下构建高职学生人际冲突导致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对增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危机出现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入学给予新生活环境适应指导,培养学生耐受挫折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每位辅导员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工作,给予心理有困扰的学生更多的关爱。通过团体心理测量结果帮助辅导员了解班级整体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班级心理团体辅导工作,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四级心理网络汇报是非常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制度。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分层管理,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四级联动工作模式。宿舍心理信息员掌握本宿舍学生心理动态,心理委员利用“班级情绪晴雨表”等摸排本班学生心理状况,并及时汇报给辅导员和系部心理辅导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指导下,及时关注、监护、转介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主,充分利用班会、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立完整的PAC理论视域下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辅导员及学工部门、党团组织的作用,构建卓有成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对整体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32-34.
[2]王飞.社区警察人际交往的PAC理论及其训练模式[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4):21-22.
[3]孙皓.监狱人民警察人际交往PAC理论及其训练模式[J].辽宁警专学报,2010(4):86-87.
责任编辑 肖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