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GC资源与图书馆信息服务

2016-05-14王娇萍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信息服务

王娇萍

摘 要 基于信息资源的研究视角,论文从用户普遍性、内容公开性、内容创造性对UGC资源进行设定,并从结构、形式、内容等方面分析了UGC资源的特点。鉴于目前UGC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用户利用UGC资源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图书馆可以从UGC应用平台和自媒体产品的推介,内容的整合、挖掘,与商业媒介的协同合作等角度入手,多向地挖掘、整理、发现有价值的UGC资源,为用户提供导航推介服务、知识增值服务、数字阅读服务、交互式信息服务等。

关键词 用户生成内容 UGC 信息资源 信息服务

分类号 G252

Abstract Basing o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UGC resource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have thre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user universality, content open, and content creativity. Als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GC resources from the structure, form,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 Since the UGC resources are lack of effective organization, the users usage of the UGC resources is full of blindness and randomness. Library should mine, sort, and find valuable UGC resources from the UGC application platform and the self-media product promotion, as well as content integration and mining, and commercial media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provide users with navigation recommendation service, knowledge value-added service, digital reading service,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 etc.

Keywords 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service.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36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1]。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正在进一步深化,大众已不再满足被动接受网络信息,转而追求网络信息的主动创作[2]3。社会化网络和社区型网站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利用网络的方式,使得人们不再局限于阅读专业渠道提供的信息,而是转向创建个人档案,生成个性化内容,如分享照片、视频、博客等,这就是所谓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即UGC)[3]。

1 UGC的概念及其应用平台

UGC的概念从2005 年提出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讨论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是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7年提出的描述UGC的三个特征:互联网上公开可用的内容;能够反映一定程度的创新性;非权威或非专业人员创作[4]。我国信息管理研究学者对此概念的描述和界定持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从泛化的角度来界定UGC更适合Web2.0网络环境的特性。如:郜雁,莫祖英把UGC界定为包括了由互联网用户上传到网络上的所有形式的内容[4]。朱庆华,赵宇翔等认为UGC是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2]4。张博等认为应把UGC的内涵扩展为用户在网络上登记和发表的内容,以及相关行为产生的所有数据,即用户基本信息、发布内容、用户行为数据和关联数据[5]。

基于信息资源的研究视角,本文中的UGC从宏观角度来说具有以下设定:一是用户普遍性,不限定专业还是非专业用户,只要具有信息传播、交流需求和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成员即可;二是内容公开性,用户生产的内容是面向所有用户或部分用户开放,用户通过平台能够直接阅读、获取、传播、共享;三是内容创造性,生成的内容必须融入用户思想,包含原创内容,或是对已有内容的编辑、修改和加工,或是上传分享表明出处、不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内容。

根据UGC在网络平台的主要应用形式,本文把UGC平台分为SNS社交网络、文学创作类网络、多媒体分享网络、文档分享网络、知识分享网络、社区论坛、微博、博客八大类型,对各类型平台的功能描述和实例参照表1。

2 UGC资源的特征和利用现状

2.1 UGC资源特点

2.1.1 资源数量多,类型多样化

只要具备基本网络知识的用户都可以创造内容,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生成内容,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全天侯的网络接入更是突破了用户对内容生成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内容的生成数量呈现几何级增长,产生海量的数据。同时,UGC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按照资源媒介分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按照内容文件类型分有word文档、pdf文档、幻灯片、图表等。

2.1.2 资源分散无序,结构相异

由于目前大多数的网站都带有UGC功能,纯粹的UGC应用平台也越来越多,用户生成的内容分散在不同平台当中。同时,用户生成的内容结构互不相同,除去一些规范的结构性数据,用户自主生成的内容多为半结构数据和无结构数据。

2.1.3 内容覆盖面广,质量参差不齐

UGC资源由于来源多样,覆盖面极广,内容质量也参差不齐。例如,百度贴吧是通过一个个贴吧来聚集相同爱好的用户,从而方便用户交流、产生内容,而目前贴吧已经有100多万个,从正面来看,意味着内容的极大丰富;从负面来看,意味着内容碎片化十分严重[6]。

2.1.4 内容可信度难以评估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资源生产者,权威性不再成为互联网上内容提供的预设条件,开放网络环境下的内容质量与可信度问题就凸显出来[2]77。由于用户知识背景差异和观点、立场的不同,势必对同一个问题的阐释存在有着不同的视角和见解,用户除了根据信息的详尽度、发帖者的级别往往难以对内容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作出合理的判定。

2.1.5 内容存在版权问题

由于目前对用户参考内容的合理使用范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用户发布的原创内容在网络传播中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容易被其他用户粘贴复制并进行传播,导致用户对内容版权问题的界定存在一定困难。另外,如知识分享型的UGC平台,因为其本身不提供内容,而是通过用户上传的资源来建库并提供用户共享,这类平台往往对资源内容缺少审核环节,也导致大量UGC资源存在版权问题。

2.2 UGC资源的利用现状

2.2.1 资源缺乏有效组织

随着UGC模式在互联网上的广泛应用,UGC资源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由于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信息存储极不稳定,资源的可靠性、权威性和价值都不能保证,加之网络信息资源本身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使UGC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组织[7]。

2.2.2 资源利用具有盲目性

由于对UGC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大量有价值的UGC资源淹没在网络信息海洋当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整合,导致用户对UGC资源的利用还是依靠用户个体的发现和个体摸索,对有价值的UGC资源使用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 图书馆利用UGC资源开展信息服务策略

综上分析,用户想从海量的UGC资源中快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还是存在一定困难。而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则有责任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从UGC平台和自媒体产品的导航推介,内容的整合、挖掘,与商业媒介的协同合作等方面入手,多方面挖掘、整理、发现有价值的UGC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3.1 导航推介服务

3.1.1 开展UGC应用平台的导航推介服务

目前UGC网络应用呈现多样化趋势发展,除了基于Web网站的传统形式UGC,移动UGC成为了应用发展的焦点,大量UGC功能的App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的UGC移动阅读客户端已经不下50种,从用户反馈以及功能体验来看,这些移动阅读客户端大同小异、良莠不齐,这势必导致用户出现选择困难或者选择不当的问题。图书馆可以安排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长期关注和跟踪UGC网站动态发展变化。根据用户偏好,结合网络口碑良好的综合性网站导航,如360导航,好123导航等,选取口碑好、用户黏合度高、应用广泛的UGC平台整合制作分类导航库,并且在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植入。同时,开放与用户的回复、评论、订阅推送等交互功能,在信息推介过程中吸收更多的优质信息以完善导航库建设。

3.1.2 开展自媒体聚合产品的导航推介服务

大多数优质的UGC平台都会对平台上生成的资源做进一步处理和整合,再推荐给用户阅读,如《云阅读周刊》《真话》是网易的自媒体作者或资讯网站的精彩文章合集。有些UGC平台还生成对用户原创内容的深度聚合产品,如知乎网的《知乎日报》《知乎周刊》,百度的“百度百家”。此外,一些网络媒体也开设“干预式自媒体平台”,这类自媒体并非完全的UGC模式,如腾讯推出自媒体产品平台“大家”、新浪的“专栏”,还有一些专业内容的平台,都是在用户生成内容与编辑精选内容之间寻找平衡,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这些自媒体聚合产品内容质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图书馆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产品在数字图书馆上加以推介。

3.2 知识增值服务

以用户为导向的数字信息服务在Web环境中不断得到演化,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今的用户真正需要的是集成化服务,而不是大量的数据库或网站,用户希望服务提供方能够提供包括技术、组织、服务在内的个性化集成平台[8]。由于UGC内容数量大,类型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较多的冗余信息。要想从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大数据中,快速地收集、挖掘有价值的资源并及时提供给用户使用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3.3 数字阅读服务

3.3.1 利用UGC书评资源开展阅读指导服务

现有图书馆OPAC系统功能中,除了提供表示图书的外部特征信息,如题名、作者、出版社等检索路径之外,还可以把馆藏图书链接到豆瓣读书、当当读书、亚马逊等读书网站。这些网站更为详细地介绍了图书的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聚合了用户的评分等级,以及大量用户原创的短评、长评、读书笔记、论坛内容等UGC信息,用户通过阅读这些信息,对图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用户也可以把阅后的体会心得通过写笔记、写书评等方式与社区用户分享和交流,更好地激发阅读的兴趣。另外,一些优质的书评作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够吸引用户阅读其推荐的其他类图书,很好地起到了阅读指导的作用。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些网站的书评机制和书评作者的影响力,以及虚拟社区交流分享的功能提高为用户导读的服务质量。

3.3.2 与商业阅读社区合作开展图书推广服务

商业阅读社区上提供的书籍多为通俗类图书,对大量专业性书籍、有特色的地方文献、古籍,商业社区往往没有相关信息,图书馆可以考虑与豆瓣、百度等商业社区网站开展合作,提供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信息做链接,当用户在商业阅读社区浏览或是搜索到某本书时,在书目界面上显示纸质图书的馆藏信息或是提供电子全文,用户点击后可以预约纸质版图书或请求文献传递。在此服务模式中用户通过信息服务来充实、完善图书的相关评论,达到宣传、推广图书馆资源的服务功能。

3.3.3 利用UGC原创文学资源开展个性化阅读服务

国内有影响力的UGC原创网络文学平台,如起点中文网、榕树下、豆瓣阅读、多看阅读、网易云阅读等,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成为文学创作者的机会,这些平台积聚了大量爱好文学的网络写手,生产了大量的原创网络文学。这些平台主要以付费的电子图书阅读服务为主,兼顾提供部分电子书免费阅读,原创文学一边创作一边上传,并且随时与读者互动,得到了年轻用户的追捧。图书馆可以选择几个用户黏度高的原创文学平台作为试点,开通多个用户账户,供图书馆用户在数字平台上自行下载、阅读、评论、分享等。

3.4 交互式信息服务

由于服务理念、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问题的制约,图书馆提供的交互式信息服务项目比较少,一般利用电子邮件、BBS、FAQ 等传统解答方式,而读者互动交流空间栏目、即时交流工具等方式应用较少。一些图书馆也推出博客、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但大多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还是以单向提供数据库资源的利用为主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式信息服务模式没有完全形成。在UGC模式为主导的互联网世界,图书馆应顺应潮流转变服务理念,充分利用UGC功能,依靠用户创造和参与产生的信息资源,吸纳用户的智慧和力量,为用户提供更多针对性强、具有发现性、探索性的信息服务。

3.4.1 完善0PAC系统开展交互式服务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0PAC系统不具备用户参与书目信息共同建设的条件,更多是满足用户查检的信息需求,用户在书目信息中无法发布自己的评论,也无法对书目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缺少让用户发表感想、与更多用户多向交流的功能,互动性较差。图书馆可以进一步完善OPAC系统的交互功能,在书目信息中增加实现用户参与的板块设置,开通“图书星级评分”“阅读评论”“借阅排行榜”“豆瓣互动”等功能,也可以增设一些“个性推送”“阅读分享”等个性化的功能板块,激励用户积极参与[10]。

3.4.2 利用UGC平台开展微服务

从目前应用现状看,微博和微信应用平台技术成熟,交互功能强,积聚了大量的用户群体,是图书馆开展交互式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图书馆可以充分挖掘这些平台的功能,不仅可以进行动态消息发布、资源介绍、新书通报等常规性的信息推送,并且也可以开展RSS个性化订阅服务,以及微书评、微朗诵、微视频、知识竞赛、晒读书笔记等用户参与性、交互性更强的竞赛类和开放类的相关活动。活动的要求、用户上传的内容、评比等活动环节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使用户方便快捷地发布自主性强的创作内容。所有用户对上传的内容可以评论和评级,不仅可以充分挖掘用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使用户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更多相关和需要的资源,丰富用户的阅读面和知识积累。

4 结语

随着UGC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UGC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在持续深入。本文试图从信息资源的研究视角对UGC的概念、应用平台、特点、利用现状作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和总结,并从图书馆利用UGC资源开展相关信息服务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以期引起图书馆同仁对UGC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注和重视。UGC模式是目前和未来一定阶段内互联网最主流的应用模式,对有价值的UGC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将会是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利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1 ]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

624.htm.

[ 2 ] 朱庆华,赵宇翔,谈晓洁,等.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77.

[ 3 ] 李妙玲.用户生成内容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3.16(1):21-27.

[ 4 ] 郜雁,莫祖英.采纳用户生成内容的影响因素分析[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4(4):69-77.

[ 5 ] 张博,任殿顺.大数据背景下UGC的价值研究和出版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4(3):65-67.

[ 6 ] 门亮,杨雄勇.UGC平台的特征及其信息流的分析[J].设计,2015(5):52-54.

[ 7 ] 郎宇洁.面向UGC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研究[J].科技创业,2012(7):171-173.

[ 8 ] 胡昌平,邓胜利.数字化信息服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4-15.

[ 9 ] 苏蓉.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 郑文晖.Web2.0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3(3):95-98.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信息服务
微信平台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大数据时代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高等教育的研究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