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016-05-14龚燕清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例口语交际教学预设

龚燕清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预设,创设多种情境,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教学实例;预设;评价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教学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注重课堂之源泉——生活。

在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续讲故事》教学中,笔者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取材。充分发挥想象,营造不同的言语交际情境,赋予课堂以活力,让语文课堂从生活中来,因生活而精彩。

一、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该找准突破口,找准时机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主体生理特点、生活体验和知识结构的特点,教师在课前要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要有精心的预设和铺垫。课堂上适宜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实现言语训练。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思维活跃,积极表达,在训练中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案例描述

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一)教学目标:

1. 根据图画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简单续讲故事情节。

2. 乐于表达,把自己想到的故事情节说清楚,并能积极参加评价。

3.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懂得与别人礼貌交流的习惯并从中获得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故事情节说清楚,并能积极参与评价。

片段一:课前热身,目的是为了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大胆说的欲望。幻灯片出示以下图片:失火的图片、大树突然倒下的图片、小动物生病的图片,让学生课前看图说话。正当导入“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笔者提出:到底在小松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要急急忙忙地向小兔走来呢?这一疑问时,本来预设在课前已经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学生会围绕着突如其来的事情,来把故事续讲完整。结果,学生真如预设中积极发言,可是,他们想象的可能性,终究没有突破课前笔者给他们出示的几幅图片。此时,笔者感觉课前的预设,是一个瓶颈,不仅仅没有达到打开学生想象闸门的目的,反而,局限了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反思与分析:

语文教学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在生活中取材,引导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续讲故事》要求学生把故事编完整,所以,在上课时,教师应该抓住“急急忙忙”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想象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小松鼠急急忙忙可能会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这件事情要么很重要,要么很危险。教师还应该给他们一些建议:例如:故事中的角色可以有松鼠妈妈、松鼠哥哥、松鼠姐姐、松鼠弟弟或者是其他的动物……这样,让学生在编故事时有一个抓手,根据自己的生活的所见所闻,畅所欲言,不会觉得茫茫然地害怕说或者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引导学生表达心中所想。

二、通过表演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启示了我们: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的影响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在人的言语发展中是最具有魅力和渗透力的。因而,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教师要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案例描述

片段二:在教学第一环节中,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故事情境后,学生已经有话可说了。为了让学生能够把故事说得更加完整更加生动具体,而且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表演其中的一个情节,让学生从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得到启示,然后,在他们的故事中去继续编完整。笔者和学生表演了小松鼠请医生的情节:小兔看见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跑来,就问:“小松鼠,你走得这么急要去做什么事情啊?”小松鼠一边哭一边说:“我妈妈生病了,我要去请河马医生给妈妈看病。”小兔一听,就连忙安慰小松鼠说:“你先别哭也别急,你妈妈现在需要你在身边照顾,你还是回家照顾妈妈吧。我比你跑得快,我去帮你请河马医生吧!”小松鼠一听,连忙说:“谢谢你,小兔哥哥。”于是,小兔连忙向河马医生家跑去,请他去小松鼠家给松鼠妈妈看病。学生看了老师的表演后,就知道要认真倾听,知道怎样去和小松鼠打招呼,也从对话中,知道在交际过程中要礼貌待人。接着,笔者就让学生同桌内分角色表演刚刚设计的情境。教师就在班里巡视指导,最后,让他们在全班展示。

接下来学生的表现让笔者觉得非常惊喜。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趣依然很浓厚,通过表演的形式,创造丰富的言语交际的情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反思性与分析:

通过多种形式地营造具体交际情境,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这样,学生才能有情节可说,有内容可说。

三、重视教师评价和生生评价,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师的评价,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鼓励。因此,面对学生精彩的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该给予发自内心的欣赏。学生互评,有利于学生形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在倾听中学习对方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也是增强学生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良好途径。

案例描述

片段三:

笔者让学生同桌表演后的全班展示环节中,第一组展示的学生,他们的说话声音很响亮,但是,由于公开课怯场的原因,并没有把故事完整地表演出来。于是,笔者倾听完后,真诚地说:“你们是第一桌出来表演的组合,老师觉得你们的讲话声音很响亮!但是,老师很想继续把你们精彩的故事听完,如果你们能把故事讲得更加完整的话,你们今天的表现会更出色!”当孩子们听完笔者的评价之后,第二组的学生的表现比第一组的表现更加出色,而且他们讲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于是,笔者相机让学生来评价他们的表现,结果不出所料,这位学生的评价能抓住“声音响亮”“能把故事讲完整”这些关键词来进行评价。想评价的学生跃跃欲试,第二位评价的学生说:“我觉得他们演得跟我们演得不一样,听起来很有趣。”笔者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境表演的学生很重视其他学生对他们的评价,一组比一组表演得更加投入。参加评价的学生,在倾听中思考,找出一些值得欣赏的地方,也能中肯地向表演者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如:“我希望你的声音能响亮一点儿。”

反思与分析:

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担任了有意义的交际角色,这样做,就是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境界,调动学生的表达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表现得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作为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孩子无穷的想象空间。口语交际的课型,教师要了解清楚学生的特点,在课前要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有利的素材,这些素材必须是跟孩子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地营造有助于学生表达的实际交际场景,让学生担任具体的交际任务,弱化生活场景与课堂的界线,多鼓励学生喜欢说,乐于表达;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学生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学生想要表达的信心。这样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将更加容易操作、更加容易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不再枯燥。让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教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猜你喜欢

教学实例口语交际教学预设
例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简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对于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性
对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思考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学用批注“石”,巧搭能力“梯”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