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书包下品德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16-05-14何杏英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子书包

何杏英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已是必然趋势。电子书包的应运而生,丰富了教学资源,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作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书包;想象思维;创作思维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电子书包”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应运而生,为小学学科教学带来改革冲击,也带来了新挑战。教师借助电子书包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服务平台与教师、同学交流,分享学习体验。近年来,电子书包已经在语、数、英学科广泛应用。电子书包教学还打破了传统课堂中优等生唱主角、把持问题话语权的局面,真正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学生们的自由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动态生成,合作共享,都是以网络跟帖的方式完成,每一个同学都能同时参与、同时“发言”。这样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更激励了优生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将答案写得更加完美(不仅是答案本身,而且还追求语言简练、优美)。学生已经逐渐养成了潜心预习、走进文本、广泛涉猎的习惯,养成了边阅读边圈点边思考、边读边写、读后再思考再写的习惯。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鼓励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那么,“电子书包”是如何辅助品德课堂教学的呢?

“电子书包”是一款提高教育信息化、提高家庭和学校配合效率的产品。它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功能,让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信息助手。“电子书包”功能包罗万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各种功能,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以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专题中的第二个专题为例谈谈“电子书包”如何辅助品德课堂的教学。该专题分为“用心体会家乡”“走进不同的家乡”“请到我的家乡来”三个主题,内容涉及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等。基于主题活动的需要,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协同指导下,通过参与家长访谈以及家长协助的社会调研等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于是,我们可以利用“电子书包”的各个功能来达成教学目标。

一、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教师根据主题活动教学内容选择若干备选主题,如:1.你的家乡在哪里?有哪些特点?2.你打算怎样介绍家乡等,并把这些主题发布到“电子书包”的服务平台上。让家长查看平台信息,然后向教师提出反馈意见,共同协商,确定学习主题,并共同设计主题活动教学方案。由于有“电子书包”的互动平台的辅助教学,所以教师在课前就可以事先把教学的内容告诉学生与家长,学生可以采用前置性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强,实现了跨时空的学习,相比传统的教学更具操作性、实时性。

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课前教师根据主题制作“微课”并利用“电子书包”发布在平台上供学习使用。课堂上学生打开“电子书包”的播放器观看“微课”,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一方面借助“电子书包”创设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实现。所以课前的情景创设是成功的课堂的关键。教师以生活中真实场景来创设情境,引出主题:“你的家乡有哪些特点?”的研学问题。引入“用心体会家乡”这一中心主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学习任务,并将学习任务和活动指导手册发布到平台中;让学生制定主题活动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家长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与教师沟通交流。由于使用“电子书包”辅助教学,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学习的地点也可以迁移到课外,做到随时学习。

三、借助平台,记录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很难实现及时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做出及时调整与指导。但是借助“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功能就能实现这个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按照主题活动方案进行社会调查,家长协助学生活动。在此环节中,学生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区留言(写下你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或者拍照片上传等,然后发布到服务平台上。同时,家长、学生可以针对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沟通,以便学生的校外主题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我们的学习就更具真实性,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区”浏览别人的作品或者调查报告,还可以对同学的作品做出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进行表扬,实现了双向互动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校外主题活动完成后,学生回归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分享与家长进行主题活动的经历和收获,并派代表汇报活动成果。这时候学生可以打开“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区与同学直接交流。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同学甚至在“讨论区”写下自己的留言。教师也可以及时提供指导,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五、实时测评,归纳总结

依托“电子书包”实时测评功能,教师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及侧重点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动态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引用系统导学本,将学案作为探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开展的引导工具,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活动指导、学习任务(测试、讨论等),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

六、小组评价,及时调整

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借助“电子书包”的“在线测评”功能,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表现的评价,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内化迁移与学习反思,同时教师设置总结评价投票,使学习结果呈现一个可视化,便于进行及时调整。

“电子书包”的使用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新趋势。它的出现转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电子书包”的各个功能为我们的品德课堂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料。通过“电子书包”辅助教学,品德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更有生机,增强了教学的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更好地达成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浅谈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书包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电子书包的使用误区及出路*
课堂教学中电子书包的应用模式探究
运用电子书包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电子书包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