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绩效棱柱法下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2016-05-14刘雨薇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刘雨薇

摘 要:文章从利益相关者出发,分别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利益相关者的贡献五个方面进行设计指标,构建构建基于绩效棱柱法下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绩效棱柱法;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4-0034-02

1 我国传统的绩效评价

我国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方面不断地在完善和改进,为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一个更为切合实际,更为可行的评价标准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考核技术单一,没有全面考虑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我国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基于利润的指标进行考核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没有考虑权益资本成本,然而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权益资本成本是他们关心的投资报酬率,所以必须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其次,过分注重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具有历史属性的数据,这对我们评价绩效有着一定的限制,而且对于企业目标战略的评价有着重大影响,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有必要考虑非财务指标,并将其作为企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进行重点衡量。再次,事后评价。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对事件结果的事后评价,不能对价值链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分析,这使得公司不能及时地发现经营过程的偏差,并采取切实有效地补救措施。企业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内部流程进行实时监控,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在经营活动的运转过程中能够正常进行,如果出现意外,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最后,非财务指标采用的是评议指标,并不是数据计量指标。主观性很强,且企业拘泥于传统的人事资源管理,并没有将企业员工能力与企业战略目标以及内部流程之间很好的配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基于以上问题,重视非财务指标,重视所有利益相关者,引入新型而又综合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 投资者方面的绩效评价

2.1 与投资者满意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①净资产报酬率。它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好,反之则相反。

②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一指标反映了经济效益。对于投资者来说,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说明同样的成本费用能取得更多的利润,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弱。

2.2 与投资者相关的战略绩效指标选择

①获得的销售收入增长。它是本期销售额减去上期销售额之后与上期销售额的比率。它体现了企业某段时期销售收入变化的程度。指标值大于零,表明本期比上期的销售收入高;反之则是本期销售收入与上期相比在下降;为零,则说明本期与上期销售收入相同。

②产品收益率。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后与成本的比值。它体现的是企业产品的效益,每投入1块钱的成本能够得到多少的收益,该值大于零,表明企业产品有所收益;小于零,说明企业产品本大于利;为零,则是无收益情况。

2.3 与投资者相关的流程绩效指标选择

来自新产品/服务的销售额:该值越大,表明开发的新产品/服务的销售越好,企业新开发产品/服务有利可图;越小,企业新产品/服务无利可图。

2.4 与投资者相关的能力绩效指标选择

在核心能力上的投资水平:该指标是体现企业的投资能力,该值越大,表明企业投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2.5 与投资者贡献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①流动比率。该值一般在1.5~2.0之间,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②资产负债率。它反映了企业长期的偿债能力,该值越大,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越小,偿债能力越弱。

3 顾客方面的绩效评价

3.1 与顾客满意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次品返还水平:这一指标是衡量企业产品质量的变量,值越大,表明企业产品质量愈好。

3.2 与顾客相关的战略绩效指标选择

顾客的数量:顾客的数量反映的是企业吸引顾客的战略措施,顾客数量越多,表明企业战略的效益性;反之说明企业实施的战略需要改进。

3.3 与顾客相关的流程绩效指标选择

①准时交付:它是准时交付与承诺交付的比率,该比率一般在0~1之间,值越大,表明企业的承诺信用愈好;反之越差。②平均订单周期:周期越长,说明企业内部流程做的不够好。

3.4 与顾客相关的能力绩效指标选择

①需求与能力对比水平:它是需求与供给能力的比值。该值大于1,表明需求更大;小于1,说明供给能力更强;为1,说明二者持平。②销售代表的收入:顾客方面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越高,说明企业对于顾客的吸引力越强。

3.5 与顾客贡献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①顾客忠诚:反映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指标值越大,忠诚度越高。②预测需求的准确性:顾客对企业的需求预测情况,值越大,说明准确性越高。

4 雇员方面的绩效评价

4.1 与雇员满意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①薪酬水平:它是企业对雇员的报酬的体现,指标值越高,薪酬越高。②提供的培训水平: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培训水平,该值越大,表明提供的培训水平越高。

4.2 与雇员相关的战略绩效指标选择

①招聘人数与计划相比:它反映的是企业对员工的需求程度,差额越大,说明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程度越高。

②管理人员与工人的人数比:该值衡量的是企业内部员工升职位管理人员的机会程度,比率越小,说明企业的管理人员比较稀缺,或者是员工升职机会比较小。

4.3 与雇员相关的流程绩效指标选择

①招聘周期:反映企业对员工需求的程度,周期越长,越需要员工。②应聘人员与接收人员相比:反映企业考核应聘人员的严格性,指标值越大,越严格。

4.4 与雇员相关的能力绩效指标选择

①每个雇员每年的受训时间:这是评价员工接受培训并得到知识的指标,指标值越高,说明员工一定时期内受训时间越长。②违反公司道德规范的程度:反映员工不遵守公司规定的程度,该值越大,员工违反公司章程的情况越多。

4.5 与雇员贡献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①每个雇员的销售额:反映员工销售能力的指标,指标值越大,雇员销售能力越强;反之,越差。②服务的平均时间:衡量员工在职时间的长短,指标值越大,员工在职时间越长;反之越短。③向公司提议的主动性:体现员工对企业的关心程度,指标值越大,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越大;反之则越小。

5 供应商及联盟方面的绩效评价

5.1 与供应商及联盟满意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①过期支付供应商报酬的次数:它是衡量企业的资金流动的情况以及企业的信用情况,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的信誉越不好,越容易使得供应商的资金转动困难。②供应商账单的出错次数:它是体现企业对供应商的重视程度和内部谨慎性,指标值越小,说明企业内部流程越好,出错情况越少。

5.2 与供应商及联盟相关的战略绩效指标选择

与计划相比总的购买费用:这是反映企业购买计划成本的差值,也是与对供应商的期望值的差额,指标值越大,表明供应商的价格可能更高。

5.3 与供应商及联盟相关的流程绩效指标选择

供应商数量:供应商的数量越多,表明企业采购的材料数目或者数量更多。

5.4 与供应商及联盟相关的能力绩效指标选择

①协商的打折率:它是反映企业与供应商讨价的能力,打折率越低,说明企业的讨价能力越强。②供应链中的存货水平:这是反映企业供需情况的一个指标,只有在库存中有适当的存货量,才能保证企业高效地运转,指标值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言,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

5.5 与供应商及联盟贡献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①送货迟到的次数:该指标值越小越好,它体现的是供应商服务的及时性。②售后服务出现问题的次数:它体现了售后服务的质量的可靠性,指标值越大,表明供应商提供的售后服务出现的问题越多,质量越差。③提出建议的实现程度:它是指供应商给企业提出的建议实现的程度,反映的是供应商对企业的忠诚度,指标值越大越好。

6 政府及社区方面的绩效评价

6.1 与规定者及社区满意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①当地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是指企业对当地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当地社区的贡献情况,指标值越大,说明贡献越大。②直接或者间接解决就业问题:企业给予当地居民就业岗位的情况以及实现情况,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给予当地居民就业机会越多。

6.2 与规定者及社区相关的战略绩效指标选择

无法遵守规定对成本造成的影响: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由于不遵守规定而造成对成本的影响越大。

6.3 与规定者及社区相关的流程绩效指标选择

①对规定的了解程度:这是体现企业对规定的熟悉程度,反映了企业对有关规定的重视程度,指标值越大,表明对规定越了解。

②对内部政策的了解程度:它衡量的是企业对内部政策的了解程度,指标值越大,说明内部政策在企业内部的宣传力度越大。

6.4 与规定者及社区相关的能力绩效指标选择

①雇员熟悉规定的程度:这是来说明企业将相关的规定向员工宣传并且员工也是清楚地了解了,指标值越大,说明员工越熟悉相关规定。

②多余人员的比例:由于某些原因使得一部分员工失去了正常的工作,比例越小,说明企业对这些人员的照顾越周到。

6.5 与规定者及社区贡献相关的绩效指标选择

现有规定的数量:规定数量对于企业来说是适当为好,而且最好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它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优惠”。

参考文献:

[1] 韦祎.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和绩效棱柱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J].网络财富,2008,(14).

[2] 向显湖,彭韶兵,江涛.企业绩效评价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6.

[3] 杨利云.基于绩效三棱镜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1,(3).

[4] 姚念衡,屈晓婷,杨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中外比较[J].企业管理,2006,(4).

猜你喜欢

利益相关者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多元内部治理结构探究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基础设施类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下利益相关者与股东利益的平衡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广东省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征与评价
中国电网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报告
展会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