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效益分析

2016-05-14张晓芹

商情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高校

张晓芹

【摘要】资产管理的效益的发挥,受到资产规模水平、资产管理能力、资产安全水平、资产运行效益以及外部影响等五个要素的影响。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影响国有资产管理效益发挥的要素,提出从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同商榷。

【关键词】高校 国有资产 资产管理效益

一、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总体较低,所谓的“国有资产管理”事实上只是记录和保管,缺乏科学有效的分配利用,尤其在资产效益管理方面,几乎没有人关注和重视,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产权不清、账实不符;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管理不善、流失严重;制度缺失、方法落后;监管不严、债台高筑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产购置方面。高校在资产购置中逃避政府采购和招标管理。另外,监管乏力也是事业单位资产体制性缺陷。从内部来看,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机制并不是相当完善,缺乏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的缺乏,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都导致了实际建设中盲目投入、重复建设等问题。

第二、制度化管理方面。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我国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校内部管理容易受到过往社会体制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延续影响,被错误引导到重专业知识和伦理道德,轻法制和法治的歧途之上。

这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重行政干预,而轻合同管理。在高校产业开发和对外经济往来中引出的纠纷更为常见。学校应该清楚自己所承担的民事责任,尤其是下属系、处、所一级分支机构的连带民事责任,由于这些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因资产合同条款不规范、不完备而吃哑巴亏。可见,在当前以市场为主体的这一法制社会里,对高校资产进行法制化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益

第一、资产规模水平。在资产规模方面,目前国内高校总资产规模呈现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高校的国有资产状况可以用量大,类别多来概括,包括固定资产(房屋、土地、交通工具、办公家具、教学器械、实验仪器设备、图书等),对外投资(校办企业等),无形资产(专利技术、品牌效应等)以及流动资产(现金、有价证券等)。

第二、资产管理能力。目前我国高校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在管理制度方面虽有进步但仍差距挺大,西方发达国家在公立高校资产管理方面也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之处。例如,在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方面,英国政府启动了一项资产管理信息化项目专门针对全国的公立高校。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使高等院校学生和教职工的情况、财务情况、资产设备情况为政府清楚掌握,并以此参考为高校提供财政预算。同时也对英国的大学建立了管理和核算系统,由英国国家财政委员会特别管理,从而为全国的高等院校提供可靠的行政和财务管理系统。

第三、资产安全水平。高校的国有资产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数量、价值量和管理形态等。伴随着国有资产来源丰富化,一种新的格局从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为了适应当前趋势,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之中,资产安全已使我们不得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包括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与资产利用率,该措施的提出又必须基于对新形势的积极研究与探索,以便优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解决存在问题。

三、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几点建议

第一、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完善与改进,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升级自身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观念,使其适应当下市场经济社会的要求,逐步摆脱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提高充分利用和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的市场经济意识。只有深入根本的意识观念得到正确树立和扭转,才能形成与时俱进的国有资产管理理念与资产管理意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还应强化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和学习。不仅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要提高,高校领导也应该自己提高管理观念,真正把国有资产管理当做一项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坚持常抓不懈。

第二、进一步推进科学化合理化的编制年度购置计划。

科学化要求资产设备的性能、规格要适应事业的发展,满足工作需要;合理化要求购置资产的计划适应学校的工作需要,具备足够的经费保障是前提条件。另外,应探索和实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了使预算更加合理,学校的年度财务预算应根据经费情况、资产存量和实际发展需求反复论证,以合理确定年度购置计划。

第三、建立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责任制。

使用人员责任制的实行对象是具体使用资产设备的每一个人员。管理人员责任制的实行对象是各单位负责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关人员,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奖惩标准,把管理责任人的工作业绩与本单位的资产设备完好率挂钩,作为其职务与薪金升级的主要标准之一,以提高他们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建立统一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处”,横向上把学校全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资产等各种形态的资产(除了流动资产由财务处管理外),纵向上把从资产的形成(如购置、验收)到使用过程中的调剂,再到最后的处置的各个管理阶段及各个环节,统一由国有资产管理处一家管理,改变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甚至仅固定资产就有几个职能部门管理)的现状。

综上,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益水平相较之前大有提高但仍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要做好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付诸实施,有的放矢,要进一步核准资产数据、规范资产账目、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手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如共享、调剂、转换等解决使用效率低下、资产配置失衡等问题,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庆林,钱文濬,孙明芹.加强资产管理 提高办学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2).

[2]张永兵,柳中海.高校资产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2).

[3]倪建发.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思考[J].求索,2001,3.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高校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央企“退房令”失灵,或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