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延庆区花卉产业的发展

2016-05-14王芳

商情 2016年5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

王芳

【摘要】在延庆区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绿色北京示范区的建设中,花卉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延庆区花卉产业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我区花卉产业的发展的对策。为我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花卉产业 生态涵养 区域经济

一、延庆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一)延庆区花卉分布情况

2013年延庆区全区稳定花卉种植面积28665亩。其中,四海镇8300亩;珍珠泉乡470亩;井庄镇1900亩;刘斌堡乡940亩;大榆树镇602亩;张山营镇15090亩;延庆镇180亩;千家店镇580亩;沈家营镇411亩;永宁镇种植观赏类花卉147亩;旧县种植牡丹45亩。花卉产业总产值约1亿多元。

(二)延庆区花卉产业特点及园区情况

延庆区海拔较高,早晚温差大,气候土壤非常适宜山地花卉的生产,延庆区现有露地花卉328个品种,生产的花卉不仅质量好,而且货架期长、病虫害少、色泽鲜艳;同时延庆县野生花卉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培育发展地方特色花卉品种,是北京重要的育种与生产基地。

延庆区花卉产业发展至今产业规模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形成在北京较有影响力的籽种种苗、万寿菊、茶菊、玫瑰、宿根花卉及草盆花、百合观赏六大园区,涉及全区18个行政村1300多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家,引进花卉企业3家。花卉产业综解决农民就业2700余人。

2013年结合平原造林工程,万寿菊种植面积15000亩,使全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达到18000亩,成为北京市最大的万寿菊种植基地。

1.延庆四海镇花卉六大园艺区

种籽种苗园艺区、万寿菊园艺区、茶菊园艺区、玫瑰园艺区、宿根花卉及草盆花园艺区和百合观赏园艺区,占地9000多亩,为四海镇农民增收几百万。

2.刘斌堡乡高档花卉种植基地

积极进行自主品种的研发创新,发展高档盆花的研发与生产,重点在山南沟村种植蝴蝶兰、红掌等。延庆县凭借当地山区海拔高、气候冷的有利条件发展高档花卉产业,生产的花卉品质优良,如蝴蝶兰、红掌等,当地的气候优势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栽培出的花卉花期长,品质非常出色,在北京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3.延庆区3大牡丹园园区

分别为旧县常里营牡丹园,刘斌堡大观头村牡丹大观园,大榆树牡丹繁育基地。现延庆县已成为全北京市拥有牡丹品种最全的地区。

4.延庆区观赏花卉园区

主要为珍珠泉乡留香谷园区、沈家营镇百亩菊花园区、大榆树镇食用药用花卉园区等,为药用花卉园区和观赏花卉园区做出典范。

5.延庆区出口鲜切菊花基地

延庆镇新华园艺公司种植基地和大榆树镇岳家营鲜切菊花种植出口基地,面积分别为50亩和80亩,产品主要销往日韩等国家。

二、延庆区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宏观指导乏力

主要是花卉行业主管部门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造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使地方和企业无所适从。还有区里也没有相应的产业政策,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撑。第三就是法规标准建设不健全、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利益过多分配到中间商手中,花农利益受损、风险大。

(二)生产发展盲目,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

由于缺乏对花卉产业特性的深刻认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花卉品种不多,而且很多都没有科技指导,全靠一个技术员现场帮带,花农没有自己的种植和养植花卉的技术。这就导致花卉品种单一,只局限在原有的基础上的简单重复。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很低,很难在市场上有持久的竞争力。

(三)科技滞后,人才缺乏,科技含量总体偏低,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我区花卉科技力量薄弱,花卉科研教育事业发展缓慢。花卉教育方面投入低,直接影响花卉人才的培育,专业人才匮乏;科技规划各行其事缺乏统筹观念,简单重复严重,科研效率不高;科研技术推广落后,新品种选育薄弱,新技术与常规技术难以广泛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花卉育种工作和种苗生产落后,优新花卉品种苗大量依赖进口,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四)国家对花卉业扶持少,基础建设薄弱,信息流通体系不完善。我区花卉业是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底子薄、基础差,由于国家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对花卉资源保护不力,致使流失严重,花卉产业化进程缓慢,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影响了花卉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信息流通体系基础建设不完善,导致了信息不灵,流通不畅,产销脱节等。

三、延庆花卉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出台相关花卉扶持政策

出台相关花卉产业扶持政策,吸引大型花卉企业入驻,和其形成合力,共同对花卉的生产和销售达成共识,从科技指导到花卉销路,大家共同承担,并对其设立一定的奖励政策;设立专项花卉产业财政专项资金,建立“花农贷款担保基金”,用于对有实力的种植户和花卉公司贷款上提供专项资金担保,解决花农贷款难的问题。同时要鼓励花农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贷款的意愿度。

(二)提高产业化和商品化程度, 增加经济效益

花卉种植业已经是一种使当地农民增收的产业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产业扩大,并且规模化。所以要加大生产开发力度, 努力提高其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另外还要去学习其他城市花卉产业化的经验和国外有关花卉产业的相关方法, 把花卉当做一个行业来做,不仅本身要做得好,还要带动我区的旅游观光、城市建设、农民增收, 多方位全面发展花卉产业。要在提高花卉产量的基础上, 从种植技术和品种入手, 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优势, 提高花卉产品的附加值。

(三)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

花卉科研队伍建设的建设也要大力加强,不仅要多多引进科研人才和技术, 增加科研资金,而且还要争取去建立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聘请知名花卉专家、学者做技术顾问, 培养我们专门的花卉科研人员,不断完善科技支撑的体系, 建立延庆区花卉生产示范区,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峰.俞立.卢尚琼:国外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

[2]李文荣.论区域农业的创新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11, (8).

[3]叶全宝.李华.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J].农机化研究.2013, (5).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湖南省高职教育对接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