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016-05-14卞海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中思维能力培养

卞海燕

[摘要]数学学习对于人的思维来说就像是在做体操, 通过数学我们可以使自身的思维广度和发散方向变得更加开阔。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思考品质和理性分析能力的重要阶段。本文就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教学; 培养; 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就要以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性为研究基础,通过总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来查找原因。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思考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知识实用性等方面是教学的重点, 这也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苛刻的教学要求。

一、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与活跃度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还是要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发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认识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自然就会自动自觉地完成数学的学习任务。怎样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是每一名数学教师所要面对的任务和挑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要勇于摒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落后思维, 抛弃那些令学生倍感枯燥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思路, 在教学的思维广度上加以发散, 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度, 以此来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进步进行充分的肯定,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信心, 这样就形成了数学在“教与学” 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二、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式

高中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对课本上所要求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记忆, 更重要的是要对数学的学习思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只有把学习态度摆端正, 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提出的关于培养数学思维的教学要求。作为高中数学教师, 要帮助学生突破自身已形成的学习禁锢, 使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框架之中找到出口, 逐渐消除心理上的学习障碍, 对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要点进行灵活分析, 做到充分运用各类解题手段来提高解题质量。教师在这一环节, 可以通过让学生练习一系列诊断性试题的方式, 使学生的框架性思维得以暴露,这样教师便可以更有针对性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扩展与培养。

三、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数学课堂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 我说你听” 的授课模式长期占据着教师的教学思维。要切实帮助高中学生培养起数学思维能, 首先就要有打破这一常规的决心, 让学生的课堂地位发生转变, 将课堂的中心转移到学生的一侧,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的是指导作用。只有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究, 这样的课堂才更具活力, 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才会更高涨。在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之下, 学生的发挥空间变得开阔, 所提出的关于数学的各种疑问也会随之暴增, 这时教师要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继续对数学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更可以在班级中营造出浓郁的数学学习氛围, 这对每一名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是一种无形的推动。

四、将高中数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起源于生活, 也必将应用于生活。以往有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投入了不少的精力, 但数学成绩始终不见起色,这就打击了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正因如此, 教师要认识到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认识二次函数的图像时,可以放出篮球比赛中姚明或林书豪投篮情景的投影,马上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如在教“统计初步”时,设计以下例子:伦敦奥运会即将举行,为了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一人代表国家参加射击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成绩如下表:

甲:9 9。5 8。5 7 9。8 6 7。2 10 10 6

乙:9 8。3 8。5 9 9。2 8 8 9。2 8。8 8

怎样比较两人的成绩高低,选谁参加比赛?李老师经过科学的数据处理,选出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此时思维活跃起来,对探求新知识兴趣昂然,师生很顺利地完成此节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五、运用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缜密性,灵活性

开放型习题是相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运用缺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缺少型开放题,按常规解法所给条件似乎不足,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便可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 在高中时期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对学生的成绩提升和学习更高级的数学课程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是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学生进行其他数学活动的前提。有效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快速地改进自身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高中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