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高校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途径

2016-05-14潘冬荣

法制与社会 2016年5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

摘 要 研究生社团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校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存在着育人目标不明确、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使得研究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未能较好地发挥出来。本文提出通过构建学习型社团作为实现高校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途径,以期为高校研究生社团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研究生社团 育人功能 学习型社团

作者简介:潘冬荣,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处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232-02

一、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的新视角——学习型组织理论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要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观念,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最开始被运用于企业组织的管理中,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学习型组织理论广泛运用于其他各部门组织,如学校、医院等及其管理部门。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探析研究社团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的必要性

1.学习型组织理论为研究生社团育人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研究生社团的管理中,能够创新研究生社团的管理理念,用全新的科学理论指导社团的建设,引导社团成员用正确的、科学的态度对待社团活动的开展,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进而在新的社团环境和社团氛围中成长成才。学习型组织理论能够为研究生社团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研究生社团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2.学习型组织理论为研究生社团育人提供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

学习型组织理论除了能在理论上为研究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之外,还能在实践当中引导社团的发展,它要求社团成员不断学习,实现自我的超越,从而提升社团成员个人的工作技能,社团成员在开展社团活动时,通过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维,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学习型组织理论能够为研究生社团提供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促进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良好发挥。

二、高校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及存在问题

高校研究生社团是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社团活动。首先,研究生社团发挥着德育功能,社团通过开展活动,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性,研究生社团发挥着德育的功能。其次,高校研究生社团具有智育功能。社团成员在社团工作中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个人的实践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水平,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研究生社团发挥着智育的功能。

研究生群体作为高校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因而,研究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出来,主要表现有:

(一)研究生社团育人目标不明确

研究生社团在开展社团活动时,难以区别与本科生社团,活动内容基本上与本科生社团活动趋于一致,社团活动与本科生社团活动区别不大,未能突出研究生群体的差异化和专业化特征,在目标的定位上使得研究生社团活动在规模、质量和社会效应等方面没有充分突出研究生群体的特征,研究生社团活动的目标定位模糊,再加上研究生群体之间在个人动机和观念方面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生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往往会因为学生观念的不同观念而难以形成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只注重活动数量,活动目标趋于空泛化,研究生社团育人目标定位不明确是影响高校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良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研究生社团育人缺乏实效性

高校研究生社团的主要对象是研究生,但是由于研究生大多数专注于专业内的学术科研,对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不高,这就直接造成社团活动难以覆盖到大多数的研究生同学,往往只是社团成员参与其中,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实际效果不明显,缺乏实效性。

三、影响高校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

研究生社团作为学生组织,虽有部分在职教师参与其中,但是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宏观指导,研究生社团日常活动的开展仍然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研究生同学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社团成员之间在学科上、个人能力素质方面的差异性,再加上社团制度建设的不足,使得研究生社团在育人功能的发挥方面受到影响。

(一)社团工作模式趋于固化,缺乏创造性

研究生群体的专业背景比较丰富,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聚到一起,思维模式也会不一样,有的社团干部为了便于达成共识开展工作,往往沿用上一届社团干部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研究生社团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工作模式固化,缺乏学习创新意识,在社团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创新性,研究生社团组织作为一个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在社团活动的开展上面缺乏明确的原则性和方向性,社团缺乏对外交流的平台,同校不同社团之间,以及校际社团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交流和学习,容易固步自封,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社团的有序健康发展,从而影响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社团成员的流动性较大

社团成员加入社团以共同的目标指向作为基础,或是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是出于社团的影响力,而研究生社团干部和社团成员的新老生交替,使得研究生社团内部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社团内部缺乏长期的活动规划,特别是在社团干部换届之后,社团的长远目标会因为干部与干部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被曲解,社团活动的目标往往与社团成员的预期目标产生偏差,从而使社团成员活动的开展在总体上缺乏延续性,特别是对社团品牌活动的继承性和创新性不够,一些活动质量较好,具有形成品牌活动的项目往往会因为核心骨干力量的变更而被中断,从影响了社团育人的功能的有效发挥,研究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缺乏延续性,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三)团工作与学校的育人工作脱节

研究生群体的个人自主意识比较强,研究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往往是出于社团核心干部的意志,有的社团成员缺乏责任意识,把开展或参与社团活动当作是社团干部的要求,被动的参与社团活动,没主动将开展社团活动同自身知识提升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缺乏系统思考,没有从自己的整个学习生涯看待参加社团活动。此外,有些社团组织也缺乏系统思考意识,一些社团活动的开展被认为是在贯彻社团制度或完成学校对社团的硬性管理要求,把社团活动的开展、日常事务的管理和社团常规工作当作是任务完成,缺乏将社团活动的开展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的意识,缺乏将社团活动的开展同学校的发展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的意识,不管是社团成员,甚至整个社团组织,都缺乏系统思考的思维,没有能很好地从学校的育人大环境以及个人学业生涯的发展来看待社团活动,研究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的实效性受到影响。

四、学习型社团——实现高校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新途径

(一)明确社团育人目标,建立研究生社团共同愿景

共同的愿景能为组织提供焦点和能量,形成组织凝聚力。研究生社团通过建立起社团的共同愿景(即共同目标,该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把社团成员的力量凝聚起来,以发展的目标来鼓舞和凝聚全体社员,促使社团成员朝着统一的目标和方向努力,研究生社团在成立之初就应明确社团的长远发展目标,包括社团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社团成员的发展目标明确下来,通过明确社团的育人目标,以社团的共同的愿景来引导社团成员的行动,在实现社团的整体目标的同时,促进社团干部和社团成员个人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加强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激发团体智慧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社团作为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应该保持不断的学习(包括学习政治理论、品德素质、工作技能、先进工作方式等方面)。研究生社团的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的学习,通过定期的团队学习,激发团队的集体智慧,同时,通过与其他的学生组织或者其他高校的优秀的学生组织的学习,发现本社团存在的不足,并借鉴经验,创新整个社团的工作模式,提升社团成员的工作动力。二是社团干部和社团成员的学习,通过社团成员定期交流心得,分享经验,为社团成员带去新的先进思想,提升社团成员个人的能力素质,形成凝聚力,从而提升整个组织的素质。通过团队学习和个人学习的结合,促进研究生社团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积极创新和转变观念,创新社团工作理念和模式

一个人的心智模式是一个人看待外界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如果拥有良好的心智模式,那么他看待问题的方式就是正确的,那也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反之就有可能会影响研究生社团的决策科学性。因此社团成员必须要改变心智模式,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应该积极改变固有的工作方式和理念,摒除旧的工作思维,积极创新工作理念。而且,研究生社团所举办的社团活动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应该是符合研究生群体特征的,区别于普通本科社团,更应该将社团活动与研究生学术研究和专业研究结合起来。研究生社团要积极改变心智模式,用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开展有专业性的、针对性的活动,在开展具有较高学术研究性质的社团活动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四)力争自我超越,促进社团育人的持续性

要促使研究生社团干部和社团成员力争自我超越,把个人的能力提升和社团的发展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激发研究生同学的创造创新能力,培养起敢于拼搏挑战的精神,促使其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来提升个人的工作技能,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其对新近成员“传、帮、带”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起育人的功能,保证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持续性。然而,自我超越不仅仅是社团干部和成员的个人的自我超越,更是整个社团组织的自我超越。研究生社团开展的活动应该和本科生社团开展的活动有所区别,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能引起广大研究生共鸣的特色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优质社团活动,从而真正发挥研究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提高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实效性。

(五)整合学校育人资源,促进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

研究生社团的育人属于整个学校育人的一部分,要把社团的育人功能的发挥放到学校的整体育人规划中,社团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学校的育人理念,做到目标清晰,不能脱离整个学校的育人来谈研究生社团的育人,要引导社团活动的开展与学校的发展方向一致,改变社团活动影响学生学习的传统观念,积极利用社团活动的开展,促进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学校在对研究生社团进行指导和管理时,应注重把研究生社团的育人纳入到整个学校育人的范围中,而不应该把研究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仅仅认为是课外活动,因此要为给社团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从学校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的思考,通过整合学校育人工作的资源促进研究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

注释:

[美]彼得·圣吉著.张成林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信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梁沪东.论高校学生社团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
挖掘音乐育人功能,搞好小学音乐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的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功能研究
以宿舍为阵地的“第三课堂”建设研究
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
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育人功能
小学阶段家庭学校携手育人策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