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2016-04-21吴影
吴影
摘 要: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志愿服务往往只体现为义务劳动,而当前的志愿服务则需要起到更多的作用,育人功能便是其中之一。大学生志愿者随着志愿服务工作的改变,其志愿服务所起到的作用也逐渐变得重要,对社会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实践育人功能,本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30
1.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1)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路径。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有一定的社会化作用。在大学阶段中,学生的人格与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成长速度极快。[1][2]在这个阶段中,大学生会面临如何从个人转变为社会角色的问题。与封闭式的课堂不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对象、标准都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服务能力会直接用于检验大学生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其良好的服务能力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在志愿服务中, 大学生是一个团体,其分工、合作、互助也是常见的现象,在困难当中,有序地开展志愿服务也是志愿者重要的能力之一。
(2)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有利成长条件。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会有巨大的空间供自我成长。具备计划性、组织性、目标性、自愿性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处于特殊的服务、空间环境当中,使其积极主动地将自身的行为规范模式、价值观、社会目标等转换为自身特定的人格特质与行为反应模式,使其自觉地将自身心理组织结构逐渐地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并针对社会环境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在整个过程中,大学生会进一步地完善自我条件,加强对自身的认识,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3)志愿服务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志愿服务不再是简单的自愿助人活动,而是有计划、有组织、具备社会性的利他活动。支撑志愿服务的包含志愿者所提供的专业技术能力、各方社会支撑、组织结构管理、社会舆论参与等内容,是社会志愿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的过程。对此,大学生自愿地参与到利他活动中,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助人,而是利用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健康进步的过程。
志愿服务普遍以自愿、互助为前提,包含开放的精神品质,为大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平台与机遇。在开展利他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育人、全员育人、活动育人的教育目标,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
2.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1)完善志愿服务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是否完善会直接决定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意义。志愿服务团体需要针对服务参与者的能力、成长空间、兴趣爱好并考虑服务对象、服务主题的实际情况规划设计并组织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着重关注系统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并在实际的服务中,组织科学化、组织化、管理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从源头上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与质量,从而尽可能地提升志愿服务的广度、深度与意义。
(2)完善志愿队伍建设。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对此,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建设中,必须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体现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大学生自主地组织、发起并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开创志愿服务项目。在活动当中,需要鼓励大学生“沉下心”“走出去”,将社会服务活动的观念转变为自觉行为观念。在队伍建设中,必须要充分体现志愿行为;在活动中,也必须要体现志愿观念,这一点尤为重要。
(3)充分体现服务文化建设功能。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可以从着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着手。好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可以通过多方面手段进行推广的,在推广过程中,其行为无形中会受到广泛认同。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树立志愿者榜样都有助于志愿服务团体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数字化网络传播媒体的优势也有利于品牌的建设,利用网络媒介,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特有的QQ群、微信、微博等。如此,在利于志愿者交流的同时,还可增强志愿者归属感与提升凝聚力,从而使志愿者团队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巍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的新路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
[2]余逸群.论青年志愿服务的时代要求[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