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了!作文呢?

2016-05-14单光玲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作文课魔术习作

编者按

有体验,才有作文。体验,不仅仅有感官上,更重要的是心理和情感上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朋友选择了游戏或者活动作文。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这样直观的体验下,会更有话说,也会更有内容写。可是,活动的热闹并不能完全保证孩子们的习作篇篇精彩,个个与众不同。在这样的习作教学形式下,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呢?单光玲老师就体验下的习作教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对于活动作文有困惑,也有思考。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活动类习作教学,我们紧接着安排了陆翠红老师的这堂“魔术表演”习作课。这节课的重点是把过程写得通顺、有条理、生动形象,主要包括“词语百花园”——词语积累、“慢镜头回放”——写作顺序、“语言魔力球”—— 细节描写等几个环节。

把过程写好的前提是观察要仔细。魔术抓住人们好奇的心理特点,制造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假象,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可是,魔术之所以称为魔术,并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眼睛看就能看出门道的;魔术的首要原则即永远不说出魔术的秘密。所以,我们首先要说明一点,不要说这个魔术太简单、太常见,一点都不新颖,这只是一个障眼法,要明白陆老师的本意是把过程写好。

魔术表演的结果与想象中的不同,在学生们心中留下悬念,引出为什么会这样的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行动;有行动,就会寻得结果。从心理层面来说,陆老师选取“魔术表演”作为这堂课的形式载体,是非常恰当的。这堂课的节奏非常紧凑,学生的注意力也跟随着老师的引导,从把过程讲条理,到把过程写生动,层层递进。总之,这堂习作课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张东萍)

经常听到语文教师这样抱怨:“这节作文课,我精心设计了活动,孩子们玩得兴致很高,但一写作文就三言两语,而且一点也不生动具体,雷同现象还很严重!”是的,这样的事情几年前我也经历过。记得那次我经过精心准备,带着两个班的学生举行拔河比赛。孩子们拔河时,小脸通红,恨不得把吃奶的劲使出来,呐喊助威的同学也是热情高涨,有的甚至喊哑了嗓子。但回到教室,老师一声“把刚才活动的过程写成一篇作文”,孩子们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收上来的作文也和刚才的那位老师所讲的情形相差无几。我沉思良久,在日后的教学中苦苦寻找着答案……

一、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吗

几十年的教育改革,“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反观我的作文课,从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看,教师似乎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了吗?许多像我一样的教师心里还愤愤不平:“自己绞尽脑汁,精心组织活动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真是枉费心机。”

仔细剖析我们的作文课,课前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课上教师有没有围绕教学目标实施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通过这节课在作文方法上有哪些收获?以上这些问题,语文教师是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否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设?想一想我的这节“拔河”作文课,我只是组织学生参加了一次体验活动,学生没有通过这次活动学会一些写作方法,写作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因为教师没有针对此次活动进行适当的指导,而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放任自流,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学生当然会感到无从下笔,又怎会写出精彩的文章呢?即使活动搞得再多,学生玩得再快乐,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难以有较大的提升。

二、是否“眉毛”“胡子”一把抓

中国有句老话:“贪多嚼不烂。”而许多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担心学生“吃不饱”,于是每次作文课都要苦口婆心,恨不得把满腹的“作文宝典”传授给学生,更希望学生能如“武林大侠”一般一夜之间成为高手,写出和名家相媲美的作文。但是教师们有没有想过,作文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接受和吸收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悖于这一教育规律,达到的一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不要每次作文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在一个时间段有一个针对性的训练点。如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就怎么选材,怎么取作文题目,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用语言表现等等安排训练点。在不同的时间段,在具体的习作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有所递进,由易到难,并且不断复习巩固。作文教学也要“一个萝卜一个坑”。

三、是否唤醒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许多语文教师有这样的感悟:课前精心设计了体验活动,课上精心组织了体验活动,也进行了精心的指导,看到的却几十篇雷同的作文。其实,我觉得这是好现象,至少说明学生的作文有话写了。如何使学生的作文灵动而富有个性?关键是教师如何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个不必担心,上述提到的例子中,教师们早已成竹在胸。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的参与,并能把各种感受转化成语言文字,使学生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强烈写作欲望——我要写,我能写!正所谓“情动而辞发”。而表面上的热闹,是不能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的,这只能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至于“如何写”,才是绝大多数学生一筹莫展的问题。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倡导自由表达,学生才能易于表达,乐于习作。个性化的习作一定伴随着个性化的思维,语言的精致一定来自思维的深刻。每个学生都参加了同样的体验活动,所以在习作内容上大致相同,但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情感感受、内心体验等却不尽相同。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是否可以在命题、开篇、收尾、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等多方面引导学生揣摩和推敲呢?个性化的思维辐射到整个习作过程,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唤醒学生内心探究的潜能和欲望,又何愁没有佳作美文呢?

教师一定要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正所谓“以学定教”,我们既不要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原地“转圈圈”,也不要给学生造成“写作很高深”的错觉。作文教学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自然地倾吐情感的过程。我们期待着更多、更美的作文如涓涓细流从孩子们的笔尖缓缓地流淌而来……

猜你喜欢

作文课魔术习作
吸管悬浮
庞大的魔术联盟
习作展示
变废为宝的“魔术”
小小魔术盒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