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文需“三赢”
2016-05-14王志芳
王志芳
作文历来在语文考试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那么,如何写好考试作文呢?现结合一篇考场作文来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难忘那动人的声音
“丁零零——丁零零——”下课铃总算响了,我飞快地跑出教室。
一节课前。
下课了,我口干舌燥。刚读了那么多遍课文嘛!我抄起水杯,来到饮水机旁接水。“咕咚咕咚”,没几下,一杯水就见底了。继续接,继续喝,再跟旁边的同学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三杯水下肚,还真有“谈笑间纯净水灰飞烟灭”的势头。
上课了。
前半节课,安然无恙,我照常上课。正专心听课中,忽觉小腹有胀胀的感觉。不好,要上厕所!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忍忍吧,一会儿就过去了!”我安慰自己。可是,这胀胀的感觉似乎越来越厉害了。我一会儿回头看看钟,一会儿又看看,好似吃了“转头丸”。人家说“左耳进右耳出”,我呢,对老师讲的东西是进也没进。
一会儿,老师似乎发现了我的异常。
“XXX,这道题该选什么?”
听到自己的名字,我立刻傻眼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选A。”我胡乱答了一个。
“什么?选A吗?”
“哦,选C。”我又乱答了一个。
“对了!上课要专心啊!”老师很客气地提醒我。
我心惊胆战地坐下,小腹胀得更厉害了。我想举手,可又马上否定了。现在举手?当着全班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说我要小便,我这面子往哪儿搁呢?让我情何以堪……
正当这时,“丁零零”的铃声响了。老班的一声“下课”就如一声令下,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厕所……一路伴随我的,是我的救命稻草——铃声,铃声!
铃声,我难忘的动人的铃声。
这是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的一篇考场作文。一位“伯乐”发现后,激动地当场朗读,与其他阅卷老师分享。其他老师听罢,交口称赞,一致建议打满分。几位特别感兴趣的老师凑上前去,还想一睹试卷“芳容”。谁知不看则已,一看连声叹息——这样精彩的作文,字却很糟糕。于是,这篇精彩作文只好与满分失之交臂。
一篇好的考场作文,要赢得阅卷者“芳心”,需要有“三赢”。
一、赢在选材——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这篇考试作文要求如下:请以“我难忘那动人的声音”为题,选择自己最难忘的声音写一篇文章,注意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表达方法,把内容写具体,把语句写通顺。
我批阅了九十来篇作文,发现选材大同小异,归结如下:生病时父母的嘘寒问暖,考砸后老师的安慰鼓励,傍晚时厨房的炒菜声,还有少数写了夏天轰隆的雷声。
这些题材多次出现,往往让阅卷者产生审美疲劳。要得高分,除非在表达上能独树一帜。否则,很难取胜。
回顾这篇满分作文,作者以校园生活中熟悉的铃声为切入口,写了憋尿的经过。这充满生活气息又洋溢着童真童趣的题材,犹如一股清风,迎面扑来,它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读来感同身受,自然欣赏有加。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憋尿的经历。只是,这本来难忘的经历、真切的体验,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会随着那场尿的“一泻千里”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生活,有意记忆,为头脑中的“素材库”储存丰富的材料。待到需要时,学生只需根据作文要求在头脑中输入关键词,稍稍一“百度”,对应的菜单一一呈现,从中拣选独特的,就不愁与别人“撞文”了。
二、赢在表达——做个阅读、说话的有心人
有了个性化的选材,还要有精彩的表达。
首先,语言要丰富而富有个性。这篇作文的语言,可谓古今合璧。所用成语很多,“口干舌燥”“安然无恙”等,包括“左耳进右耳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谈笑间纯净水灰飞烟灭”则巧妙改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相关名句。如果说成语、诗词富有古韵的话,那么“转头丸”“情何以堪”“老班”则充满时代气息。古今语言巧妙融合,显得灵动多姿。这丰富多彩的语言,还透着冷冷的幽默,淌着淡淡的童真,读来让人余味无穷。
其次,形式要多样且灵活巧妙。先看倒叙—— 一上来就写铃声响起,“我”冲出教室,这无疑为读者设置了悬念,胃口一下就被高高吊起。再看前后呼应——以铃声开头,再以铃声作结,凸显了主题,又使文章显得十分完整。另外,作者在行文时,自然段处理很有特色。两处时间交代、一段师生对话,都采用了单独成段的形式,其余自然段也比较短小。这样,让读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轻松的感觉。与冗长的大段相比,这种形式显然更受读者青睐。
试想,这场憋尿,若是作者的语言贫乏,表达形式呆板,那么还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吗?
当然,这丰富的语言,这灵活的形式,不是偶然的灵感闪现,而是平时的日积月累。平时有限的语文课,对浩如烟海的语言学习,只是杯水车薪。学习表达,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据这位考生的语文老师介绍,该考生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迷,平时博览群书,出口成章,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笔有千钧任翕张”。
有的老师会抱怨——有些孩子平时看的书不少,可写起作文来还是犯难。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些孩子的“读”,往往只停留在内容层面,没有去关注表达。也许长了点见识,开了点眼界,得了点快乐,但是丝毫也没有得到语言的滋养。怎样汲取语言的养分呢?这就需要细品了,教师要引导孩子关注一下语言的表达,在平时阅读中留个心眼,读到精彩处,再好好咀嚼咀嚼,看看妙在哪里——哪些语言有意思,哪些形式很独特,然后再好好读读,欣赏欣赏。就在这过程中,这些精彩的表达渐渐被吸纳进孩子的语言体系,成为言语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语言积淀、内化。品得越多,积得也越多,在作文时就能厚积薄发。
如果说阅读让语言输入的话,说话则是让语言输出。教师要善于倾听孩子平时的发言,指导孩子说规范话,说有条理的话,说有水准的话。引导孩子做个说话的有心人,对自己输出的语言要求高一点,渐渐地,说与写之间架起一座桥。说话能出口成章,那么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因此,还要做个说话的有心人。
三、赢在卷面——做个书写的有心人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已经成为作文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一俊遮百丑”,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卷面,至少能给阅卷者一个好心情。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假如有足够的成文与誊写的时间,对大部分孩子而言,不是难事。事实上,考试并不留给从容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考虑行文,还要兼顾速度,没有有素的训练,书写质量就很难保证,涂涂改改也在所难免。
那么,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练。
本来就写不好的,要下苦功夫,哪怕从基本笔画开始。平日里每次作业和练笔,都是练习的良好机会。把每次作业的书写视为练字,养成提笔即练字的意识,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本来能写好但写不快的,要查找问题根源——运笔方法不对还是用力不科学,对症下药,该改则改,有错必纠,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找到窍门了,书写速度也就提高了。
平时质量和速度有保证但一到考试就打折扣的,则很可能由心理紧张引起。怎样舒缓这考试的紧张心理?把平常练笔当作考试。每次练笔尽量不写草稿,在慎重构思后快速组织语言,边思边写,边写边关注书写的质量与速度。一直这样训练,渐渐养成良好习惯,到考试时,就把考试作文当练笔写,质量和速度也就有保证了。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对考试来说亦然。平时做个有心人,多关心周围生活,多阅读善表达,严要求多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相信经过平时扎扎实实的训练,在考场上,一定能够妙笔生花,挥洒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